窝牛号

八佰电影最后为什么要撤离- 塑造了一段伪历史?弱国无外交的背景下,一群悲壮的英雄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八百撤档真正原因,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

最近电影《八佰》上映,初始票房成绩还不错,然而就在很多观众为之纷纷点赞之际,也有不少批评之声传出。

投资了好几亿,最终却拍出了这么一段伪历史,明明这只是历史上一场不怎么激烈的交战,却硬生生地拍出了一种日军主力攻坚的效果。

这段四行仓库保卫战在历史其实没么打,也没死几个人,电影与历史脱钩严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是从淞沪会战开始说起吧。

血磨坊——淞沪会战

1937年,当日寇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之时,国民政府最高作战会议之上,悄悄定下了攻击日本在上海的三千陆战队,从而把日本主力吸引到南方来的作战方针。

从中国的战争史来看,自古敌方从北向南打,南面的政权一般都很难抵抗,而此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就在南面。如果日军主力在吃掉东北之后,继续沿着平津线南下,从北向南进攻,吞下华北、华东的话,国民政府就只能向关中、四川逃跑了。

如果能在上海重创日军的话,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南方,或许可以从战略上扭转不利的局面。

因此,国府作战会议定下了进攻上海日军、吸引并痛击日军主力的行动,并由两个精锐德械师打头阵。

本以为万无一失,谁曾想,这边刚开完会,做记录的秘书就将作战计划透露给了日本方面,国军作战计划被提前剧透,也注定了淞沪会战后来的黯淡收场。

再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两个德械师上去,根本啃不动对方,日军援军倒是很快便到了。为了进攻上海,日本还专门制订了“十月攻势”,为此调动了全国一半海空力量,与中国军队鏖战。

随着出云号巡洋舰,加贺号航母的海上火力支援、空中压制,很快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便出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战况,战况激烈之时,一天打掉一个师也是很正常的。

川军的一个师上去,不到三个小时便全部打光。

东北军的六十七军,在金山阻击战之后,15000人只剩下不足400。

10月21日的进攻当中,六万广西“狼兵”一天之内全部被打残,被迫退出战场转入休整……

后来小诸葛”白崇禧就曾到上海视察,当他看完整个战局之后,回来就劝蒋委员长别在上海耗下去了,按照这个情况,上海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此时的蒋委员长却有他自己的想法。

弱国的无奈

当时,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将要在11月3日召开。对于国际援助,一直抱有极高、热忱希望的蒋介石对这次会议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不得不感慨,此时的中国确实有些像现在的叙利亚,没有实力,各大国在本国之内势力纵横,对于蒋介石来说,想要抵抗日寇,靠自己真的很难,而大国介入则至关重要。

因此,淞沪会战,打到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抵御外辱了,更多的是让外国人看一看的想法,以牺牲搏同情。

所以,从蒋介石的角度来看,淞沪会战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10月底到11月初,否则,提前撤退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看到人家日本已经占领了上海,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可能就默认这个结果了。

蒋介石希望中国军队能够挺住,然而,此时的国军已经失去了制空优势,在日本的飞机、大炮轰击之下,已经渐渐支撑不住。上海这个地方,繁华是繁华,但要地形没地形,要防御没防御,在重型武器的轰逼之下,很难防守。

到10月26日的时候,国军就已经守不住苏州河北面了。

但离国际会议,还差几天,摆在蒋介石面前的是要么守在原地,继续向里面填,但很可能大兵团整个被废;要么将主力撤到苏州河南岸,保全集团军。但这样一来,中国的抗战在国际会议上就可能成为了一个笑话。

最终,国府的智囊们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留下一支军队打游击,只要枪声不断,那么,我军还在上海抵抗日寇就是事实。

不得不说,这种阿Q想法,实在是弱国的无奈,没办法,谁让咱没人家枪炮强呢?最后,蒋介石也同意了这个想法。

很快,孙元良接到了让88师分散游击,化整为零,坚持抵抗到最后的命令。

孙元良接到这个命令,头都大了。

飞将军——孙元良

孙元良,黄埔一期生,作为蒋介石的亲信,曾经因为在北伐时因为南昌之战逃跑,差点儿被蒋介石处决,后来被人戏称为“飞将军”。

作为“飞将军”,孙元良对巷战到底、到最后可能会杀身成仁的结果,真的很难接受。于是他就跑到战区长官祝顾同那里,使劲忽悠,说自己师里面新兵多,战力不强,留下一个师跟留下一个精锐团的效果其实也是一样的。

祝顾同估计当时也没领会委员长的意思,在孙元良的忽悠之下,也就同意了。而孙元良回去之后,点了点人头,却只留下了一个营,大概四百人的兵力,而且这里面百分之八十的还都是刚上阵不久的新兵。

领兵的人是谢晋元,孙元良之所以留下他,是因为这个谢晋元,之前是蔡廷锴十九路军的,隶属别系军阀,不是国军嫡系,后来才被调编入了88师。对于孙元良来说,自己跟谢晋元又不熟,他不是自己人,留下他来,死活自己都不太关心。

就这样,谢晋元带着这么一支军队,在大军撤离之际,最终留了下来,成为了淞沪会战的逆行者。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后来的结果,他们在这里写下四百封遗书,其实就是认为,此番留守,再难生还,这群人都是抱着必死的信念留在四行仓库的。

而对于谢晋元来说,领着一群新兵进入四行仓库进行留守,不得不说,确实有点儿坑,但这就是人生。

四天四夜

对于四行仓库里面的国军,日军方面当时其实没怎么重视,毕竟大部队都去追击国军主力去了。

因此真正参与四行仓库内进攻的日军,不过几百人外加一、两辆小坦克。

同时日本人也没有出动重武器来攻击留守在四行仓库的国军,因为紧挨苏州河的四行仓库,其河对岸就是英国租界。

此时的日本和英国还没有彻底翻脸,如果出动飞机、重炮的话,一旦炸毁该地区密布的煤气管道,很可能会在英租界引起大爆炸,届时在国际上不好收场。

就这样,双方在四行仓库附近进行了四天四夜的鏖战,日军虽有坦克、平射炮,但国军依托四行仓库巨大建筑防御,双方互有伤亡,却始终没有改变攻防状况,四行仓库上方依然悬挂中国的旗帜。

10月30日深夜,坚守闸北的谢晋元部接到可以撤离的命令,率部撤退到了租界一边,自此四行仓库保卫战结束。

后来,根据谢晋元上报的战况,说是此役己方阵亡9人,打死日军150到200人,但日军自己书上记载的是伤了40个,死了一个。

至少坚持到十一月了,那么最后国际会议结果呢?看看如今的叙利亚就知道了,弱国哪里有外交呀!

11月3日国际联盟召开的会议上,虽然中国提出了希望针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制裁要求,但与会国家,只有苏联代表团支持了中国的要求,而英、美、法等国却对日本继续采取妥协和姑息,拒绝讨论中国的正义要求,仅就“日中冲突”交换了彼此的意见。

蒋委员长的寄托大国介入的希望,最终落空,四行仓库的四天四夜努力,付诸流水。

四行仓库精神不死

四行仓库,从政治角度来看,是一场为了拖时间而进行的孤注一掷,加上地理位置特殊,日军投入兵力有限,也使得双方战况并没有电影上那样激烈。

这也成为了一些人反对、抵触的原因,有些人还说管虎是沉浸在自己的虚构世界之中,凭借想象拍出了这部《八佰》。

那么,到底死多少人,这场仗才算是有意义呢?《八佰》从商业化影视出发,用相对艺术、夸张的手法演绎着那段历史,让我们看到这个被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让那段记忆从时空的碎片中重新聚合,虽然模糊,夸张,但这也就够了。

单从战绩来看,四行仓库算不上什么重要战役,但那些抱着必死决心,走入四行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们没战死沙场,不代表,他们不是英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八佰电影最后为什么要撤离-《八佰》塑造了一段伪历史?弱国无外交的背景下,一群悲壮的英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