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pdgfra)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pdgf,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

本文目录1、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2、什么是外生性胃间质瘤3、胃间质瘤如何治疗4、肺癌治疗靶向药物有哪些?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

最佳回答    近日一患者,男性,33岁,因“腹部疼痛”就诊于我院,发现盆腔低回声包块,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为一步诊治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肝活检,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本例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

    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我引用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共识,供大家学习。这一疾病目前研究与c-kit和PDGFRA基因的突变有关,已经有明确药物可以治疗,所以这位患者也是非常幸运的。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一、GIST的定义

GIST是一类特殊的,通常CD117免疫表型阳性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学上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基因蛋白产物CD117,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驱动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二、发病率与临床特征   

    依据美国的统计资料,GIST占胃恶性肿瘤的 2.2%,小肠恶性肿瘤的13.9%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0.1%  。美国对每年临床上确诊为GIST新病例从原来估计为300~500例/年已修正为可能达5000~6000例/年  。依据Miettinen资料,过去诊断为胃、小肠和结直肠的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平滑肌母细胞瘤)实际上绝大多数为GIST。    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或肿瘤略多见于男性,55~6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40岁以下少见。整个消化道均可发生GIST,最常见于胃(60%~70%),以下依次为小肠(20%~30%),结直肠和食管 。偶尔,也可发生于腹腔软组织(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 。诊断EGIST时,肿瘤可邻近胃和肠,但必须能完全分开。肿瘤位于网膜和肠系膜者多于腹膜后者。如果肿瘤小,通常无症状。常在体检、X线、胃镜检查或在其它手术时偶尔发现。肿瘤大,可出现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与部位有关。位于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难;位于胃者可有不适、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位于肠道者可有腹痛、腹块、梗阻、便血或穿孔等。恶性肿瘤可有体重减轻、发热、偶尔腹腔播散和肝转移症状。 

三、生物学行为   

    GIST的生物学行为从形态学良性、富于细胞、潜在恶性到低、中和高度恶性形成一个连续谱。按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中间性(局部侵袭性)、中间性(偶有转移性)和恶性四类  。

四、影像学表现

(一)X线

  1、瘤体自胃肠道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见充盈缺损,轮廓较规则,周围粘膜受压推移,部分出现粘膜破坏、溃疡形成。

  2、肿瘤发生于消化道外者,消化道管壁呈外压性改变,邻近结构受压推移,发生于小肠可见肠间距增宽。

(二)CT表现

  1、消化道壁局部增厚及软组织块影,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见坏死、囊变或钙化,表现为高、等、低混杂密度影。

  2、增强扫描肿块多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发生溃疡或穿孔、强化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恶性的指标)

3、CT分型:腔内型、腔内外型、腔外型

(三)超声表现

无特异性超声表现,呈现实性低回声或囊实混合包块。多借助于超声引导下包块活检得到病理诊断。

五、鉴别诊断

恶性GIST

肿块,外缘较规则,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晰,囊变、坏死、出血。胃壁增厚较局限,常无淋巴结转移。

胃癌

胃壁增厚,不规则,肾门淋巴结肿大,侵犯胃周脂肪,僵硬。

胃淋巴瘤

胃壁明显增厚,胃周淋巴结或肾门下淋巴结肿大,多无明显外侵,有一定扩张度。

胃神经鞘瘤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均质,无或轻度强化

六、治疗   

    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避免肿瘤破裂所造成的医源性播散,确保切缘阴性,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远不如四肢软组织肉瘤。全身联合化疗的疗效一般。    特异性靶向治疗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c-kit基因突变引起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是GIST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步骤。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小分子药物:STI-571(Glivec,ima-tinib)能阻滞GIST中与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和PDGFR相关的酶活性,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停止和凋亡  。   

七、推荐需要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治疗的GIST患者检测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的状况,这有助于临床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研究表明,在c-kit基因突变的患者中,以第11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最佳。新近研究发现,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发生继发耐药的GIST患者存在c-kit或PDGFRA基因的二次突变。

                                     

什么是外生性胃间质瘤

最佳回答胃肠道的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其恶性程度目前较经典的是根据肿瘤大小以及有丝分裂指数(MI)来评估.如肿瘤直径<2cm,MI<5/50高倍视野则认为是良性的.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一种独立的肿瘤,临床并非十分罕见。对GIST的组织发生、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依据,以及分子靶向药物Imatinib治疗进展做一简要叙述,对临床肿瘤学工作者会有一定帮助。定义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琢(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OG-1表达阳性。

胃间质瘤如何治疗

最佳回答胃间质瘤的治疗方式是根据情况而定的,早期胃间质瘤患者一般采取手术切除。然而由于早期胃间质瘤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即为晚期。此时手术效果不好,多采用靶向药治疗。

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一线靶向药伊马替尼,在晚期胃间质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棘手的是伊马替尼会出现耐药问题。数据表明,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患者在治疗不到6个月时就对伊马替尼产生原发性耐药。后续二线使用舒尼替尼和三线使用瑞戈非尼后也依然会出现耐药。

(胃间质瘤)

那么耐药后胃间质瘤的治疗如何进行,一款新药瑞派替尼给出了答案。瑞派替尼不同于以往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瑞派替尼采用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直接占据开关口袋,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活化环形成各种稳定的化学结构,等于给KIT和PDGFRA的激活上了两把锁,从而可以抑-制KIT和PDGFRA的多种突变,克服多重耐药。

(瑞派替尼)

瑞派替尼的INVICTUSIII期临床研究显示,接受瑞派替尼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中位总生存期(OS)为15.1个月,而安慰剂组为6.6个月,显示出令人惊喜的生存获益,且患者对于瑞派替尼耐受良好。

(2021CSCO年会)

关于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案,目前瑞派替尼已经被2021版《CSCO 胃间质瘤诊疗指南》等多个权威指南推荐作为胃间质瘤唯-一四线治疗方案,CSCO指南还将瑞派替尼纳入了二线治疗推荐用药,未来可期。瑞派替尼已经于2021年3月在国内批准上市,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内患者都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肺癌治疗靶向药物有哪些?

最佳回答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约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

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肺腺癌

肺腺癌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是EGFR、ALK、cMET、ROS1、HER2、KRAS等,也是目前靶向药物最多的癌种。亚裔非吸烟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概率高达50%,可选用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ALK突变可以选用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等。

2、肺鳞癌

常见的基因突变有FGFR1、STK11、SOX、PIK3CA、DDR2、PDGFRA、MDM2等,鳞状细胞癌的靶向药物都处在临床阶段,最近获准的是PD-1免疫点抑制剂,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但是价格昂贵。

3、大细胞肺癌

大细胞肺癌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靶向药物。

二、小细胞肺癌(SCLC)

小细胞肺癌的特点: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5%,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措施有限,目前没有获准的靶向药物,最开始对化疗和放疗有较好的应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pdgfra)胃肠道间质瘤超声诊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