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从毕克齐脑阁现状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大家仍需齐心协力传承文化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脑阁”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西南方的腊铺村,在300多年前形成的一门民族民间艺术,它是一门集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它的作用和作用,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发展,逐渐从祭祀活动演变为节庆活动,并在内蒙古及其周围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脑阁,不仅是一种节日庆典和传统音乐的结合,更是逐渐融入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民俗信仰。因此,对此种民间艺术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民族音乐的理论,而且还可以继续对人们美好生活的信仰。从历史上来看,“脑阁”的繁荣,是内蒙古及其周围少数民族音乐崛起的标志,“脑阁”对内蒙古民间音乐的影响,也是近几年来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焦点。

一、毕克齐脑阁的基本情况

脑阁是一种融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乐舞和游艺文化,其演出过程通常是一个编成完整的团体,一起演绎。内蒙古西边的“脑”字,表示“抬”和“举”;“阁”,指的是一种用来固定表演者身体的铁架,也就是年轻表演者站着的地方。早期,与北方边疆的画派相似,在中国南部,又叫“浮彩”。他们当中,抬着架子的叫做“色脚”,而立在架子上的小孩,叫做“色芯”。

一般,“色脚”由一个身强力壮的成人来抬,架子上站着1-3个8岁左右、体重不超过50公斤的小孩,充当“色芯”。在这种结合下,色脚会在音乐和节奏中有规律地扭动,架上的色芯,也会跟着摇晃,相互呼应,形成一台戏的表演。在色心的装扮和衣着的映衬下,就像是一出戏剧。当然,重要的是看脸,看脸的孩子,一般都会被选上,在村子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运气好,以后的日子都会过得很好,很幸福。

“脑戈画”起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西南部的腊铺村,毕克齐镇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有人在此定居。其中,以“走西口”农夫及他们的后代居多,他们的出现对内蒙古地区的人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隆庆年间,土默特部落的酋长阿拉坦汗,为促进土默特地区的农工商迅速发展,向长城内外的汉族发出了征召令,一时之间,大量的汉族涌入此地。伴随着移民的增加,很多传统的艺术和音乐也被带到了这里,在这里扎根,脑阁音乐,也就是秧歌,在毕克齐镇的西南部,土默特左旗的腊铺村扎根了下来。

腊铺村地处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西南部,位于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在明朝和清朝时期,这里曾是一个军事贸易的枢纽,与其他国家有过大量的货物和情报往来。如今,腊铺村被列入中国第二届传统村落名录,这与它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无关系。据说,腊铺村的名字是从“走西口”开始的,当时,有一位制作香烛的工匠,来自山西,因为他的手艺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来这里定居。于是,在这一区域内,便形成了一条又一条宽阔的街道,人们将这条街道称为“腊铺巷”,而“腊铺村”,也是因为此巷而得名。

腊铺村的主要街道有“观音巷”、“腊铺巷”和“四眼井胡同”。腊铺村地处平原地带,受大青山南面冲淤沉积的影响,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腊铺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起步较晚,对其内部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在2014年毕克齐镇正式建立了对其进行调研和申报组,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腊铺村传统村落的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腊铺村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发展。除了村子的保护之外,腊铺村的“脑阁”也在2008年通过了国务院的审批,被列为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994X-87)。

腊铺村的民间艺术博物馆,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展览馆,里面有关于“脑阁”的故事,包括它的起源、分类、制作方法、戏剧、化妆、服装、音乐等,通过实物和模型的方式,将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土默特志》上说,阿勒坦汗时代,土默特境内的汉族有五万多人(后来增加到了十万人),这些人以农耕为主,也有一些为蒙古贵族服务,清朝的时候,这些汉族以山西、陕西为主,以农耕为主,也有一些人以农耕为主,还有一些人以农耕为主。大约在康熙时期,汉族农民开始向边疆迁移,最初是“雁行”,也就是春天在边疆劳作,秋天丰收后返回故里,然后在边疆安家落户。

1736年,汉族大量迁入,至1742年,超过五十万的汉人迁入北方,自此以后,汉族的数量一直呈增长之势。从阿勒坦汗时代起,土默特就有大量的汉族移民到这里,一直到清代,汉族移民到这里,山西和陕西来的汉族农民,也把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休闲活动带到了这里。

此外,在土默川平原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民族融合优势,这种多元的民族文化,使蒙古族民间传说和山西民间传说同时存在,也显示出土默川平原地区,存在着一种游牧和农业两种文化共存共生的状况。由此可见,民族民乐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长期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涵化”的结果。任何一个民族民乐的形成,都不可能是同源的,都是各种文化的融合和互动。

二、脑阁的表演形式

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如演出的场合,演出的形式,乃至演奏者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来继承与发展音乐。脑阁的表演,不管是在道具上,还是在舞蹈形式上,都是建立在极高的难度之上,并且要靠表演者的合作,才能展现出一幅活灵活现的民间游艺场景。特别是它特有的音乐,就算是现在,外出参加比赛或表演,也要事先进行录音,这种特殊的节奏,除了脑阁队的专业伴奏员之外,很少有人能够将其演奏出来。

“脑阁”的演出形式有多种,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适用于各种节日、婚礼等,但具体的时间则要看演出的随机程度。最开始的时候,是用来祭祀的,用来驱除瘟疫和瘟疫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渐渐为人们所喜欢,在过年过节时,它又被改造成了街头的一种休闲娱乐形式。每到正月十五和二月二,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村民们都会早早地起床,聚集在街上,看着这一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节庆的气氛,也奠定了这一幕的合法地位。

每当这个时候,戏班子里的演员,也就是“色脚”和“色心”,都会在腊铺村集合,领取属于自己的戏服。色芯也要站在一边,完成繁复的化妆步骤,作为一个年轻的色芯,这个年纪是最活跃的,因此,在等待演出的时候,能承受繁复的化妆步骤,就成了一名色芯必须具备的素质。

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关于“脑阁”为绥远城内一名富户过生日而演出的记录,以增加节日气氛图片存在。关于毕克齐“脑阁”的起源,除了受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种民俗传说。1910年,内蒙古西部农业区土默川平原毕克齐镇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不仅没有得到控制,还迅速蔓延,很多农民因此丧命。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毕克齐镇的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聚集在了一起,商量着如何通过这种仪式,来驱除瘟疫、驱除疾病。

这个办法一出,大家就按照流传已久的秧歌,想出了一个驱赶瘟疫的办法,那就是准备一张桌子,去掉四条腿,让一个孩子站在桌子上,然后找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把桌子和孩子抬起来,然后再配上几个鼓手,让他们学着秧歌的样子,这样就可以驱赶瘟疫了。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竟然玩出了一出好久没有玩过的好戏,他们都很喜欢这场驱邪的舞蹈,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了欢乐的氛围中,瘟疫很快就被消灭了,村民们也都很喜欢这出戏。从此以后,无论什么节日,什么喜事,人们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庆祝,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的“祭祖”。

据说,在毕克齐省,年轻的男女在结婚之前,如果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曾经是自己的红颜知己,那么就会觉得自己的另一半很靠谱,这样的话,结婚的时候就会顺风顺水。

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之后,脑阁已经成为了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项目,每一次盛大的庆典,都会有一场脑阁的演出,而这场演出,也从最初的祭祀,演变成了过年等节日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这场演出的热爱,这场演出也就成了一种传统的民俗娱乐项目。演奏方式,是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脑阁的表演形式,包括道具、伴奏乐器、舞蹈及表演文本等几个方面,同时,表演形式也是表现表演难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首先就是工具了。脑阁所用的道具,看起来很简单,一般只需要一个架子就可以了。不过,一套好的戏台,却是能影响到一套好戏台的,在不同的戏台上,戏台也是有区别的。经过实地考察,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在舞台上使用的架子,分别为:单人吊架、双人吊架、三人吊架。单人吊架,也就是由腰子和吊架两个部分组成,相对来说,它的构成要简单得多,就是把色芯(儿童扮演者)的吊架底部的一个圆锥,然后把一个圆锥放进一个圆锥里,然后一个人站在一个圆锥上,把绳子系在他的腰上,同时,他又把他腰上的绳子系紧,这种结构就叫做单人吊架。邢宜方)

而双人装饰品架,就是一个腰子,两个同样大小的小架子。在演出时,用两个演员站在台子上,顾名思义,加入了一部分装饰品,以体现节目的细节。另外,对色脚的要求也提高了,因为人数的增多,对色脚的承受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考验。脑阁的特色是音乐的舞蹈性和戏剧的剧情性,因此在伴奏乐器上,锣、鼓、镲等打击乐的伴奏乐器,就成了主角。

除了角色、道具和伴奏,最能体现节日气氛、热闹非凡、声势浩大的阵仗,这是一个舞蹈的阵型。因为有很多人,所以一般都是在人数限制在16-24人之间,人数不限。正常的走位,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按节拍进行,基本跳舞队形分为如下4种:

1.横向排列:在演出之初,为的是让观众有一个最佳的观感,也是让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所演出的剧目数目和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一般的演员,都是整齐的站成一条直线。当鼓声渐强时,队伍做有节奏的舞蹈动作,这是开始。

2.十字阵形:随着表演的进行,鼓声和伴奏也变得更加激烈,“十字阵形”也从一开始的横向排列,变成了“十字阵形”,两边的演员,都会往中间移动,而中间的演员,则会在前面和后面移动,形成十字阵形,这种阵形的变化,会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演员,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3.蛇阵:在中、后两个舞台上,演员们将由原来的直线阵型,变成了一条蛇,作为舞蹈阵型,进入舞台。

4.方阵:最后一个走到台上的方阵,是最整齐的,也是最有秩序的,这是对台上嘉宾的尊敬,也是对整个节目的一种最好的态度。方阵的排列,既是演出的结尾,又有在剧情结尾处圆满结束的意味。

除了演出的高难度和精细操控外,脑阁的剧本也很吸引眼球,小至普通生活题材,大至英雄史诗,皆可在脑阁的演出中演绎,并通过这种艺术表现,将人生的感悟和经验,传递给后人。

演出的文字即演出的节目内容,有句话叫“一人脑即一人戏”,一人一人的衣着打扮都可代表一出戏。在戏剧剧目的选取上,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这些剧目大部分都来自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脑阁剧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题材也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包括爱情题材、爱国题材、民族题材、历史题材等。

毕克齐镇腊铺村共有24台“脑阁”,能演24台“脑阁”戏。包括《盗灵芝》、《龙凤配》、《凤仪亭》、《打金枝》、《昭君出塞》、《齐王拉马》、《杨门女将》、《穆桂英与杨宗保》、《仙女散花》、《牛郎织女》、《寇准背靴》、《天仙配》、《下河东》、《白蛇传》、《孙悟空闹天宫》、《打樱桃》、《玉堂春》、《红楼梦》、《宝莲灯》、《蝴蝶杯》、《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族儿女》、《还珠格格》……其实,腊铺村上演了比这还要多得多的戏剧。

《盗灵芝》是以《白蛇传》为原型的一部经典的言情小说。这是一个关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她在端午的时候,喝下了一杯陈年的烈酒,醉意上涌,露出了她的真身,待酒力发生作用后,醉酒的白娘子,现出原形,看到美女变白蛇的许仙,瞬间被吓到昏死过去,酒劲过后的白娘子十分着急,为救夫君,便去昆仑山盗取灵芝,整个过程,十分艰辛,最终白娘子拿到了救命的灵芝草。

尽管回程途中,被一对白鹤仙子万般阻挠,但是白娘子还是在南极仙翁的帮助下,舍命带回灵芝草,救下了许仙。以这一神话,歌颂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爱”,也就是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寄托。

三、脑阁的继承保护

传承与保护是非遗业工作的核心,必须以原始的方式进行,才能确保文化基因的纯净延续。继承,既有继承,也有继承,所以要把两者都调动起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和资源的支撑,而如今,脑阁表演现存的传承人,大都已过花甲之年,这种现象,不免让人感到忧虑,这是一种“传承人”的断层。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不想继承这项技术,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和资金的投入。而今,能维持这么高的声望,离不开民间庆典的需要。

当我们步入现代化社会之后,它是否能够延续下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珍视它的历史和文化,并高声呼吁它的继承和保护。音乐所能表现出来的威力,是建立在对艺术本身的了解和表现之上,而要走向国际舞台,最根本的就是技巧,尤其是传统的技巧。脑阁能存在到现在,靠的就是一代代传承者的执着和付出,传承技术不一定要靠财富和名声,而要靠自己的本心。

对腊铺村来说,从祭拜驱邪到庆祝,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脑阁”的技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能够成为当地民间美术的代表,也不是什么巧合。技术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很多人都不是半吊子,而是三代以上的人。

樊祖荫先生,一位著名的音乐理论学者,曾经说过:

“传承人是文化的携带者,在继承工作中,在继承工作中,在场地、人员、经费上,都要积极地为传承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激发被传承人的学习热情,没有一个愿意学习的被传承人,就无法完成传承工作,所以,我们在鼓励和启发他们的文化意识的时候,还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到他们的经济和就业问题。”

虽然因为经费的原因,“脑阁”的演出,无法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物质上的帮助,但是,他们一直都在为这个家族的精神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对于大部分的村民来说,“脑阁”的演出,也是对他们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当“脑阁”出现在大街上的时候,每一出戏,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讲述过去的事情,讲述未来的人生,再加上精彩的剧情,让人对未来的憧憬,让“脑阁”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意义。

结语: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一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真的很需要我们的信仰与责任感。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寻找真知,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既要做好调查者,守护者,也要做好传承与发展。一首好的音乐和文化,能够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带来美好的心情和感情,同时也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衷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为传统的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的音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南天,马明.内蒙古沿黄地区东部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毕克齐镇腊铺村为例。

【2】张岩,李楠.内蒙古传统古民居建筑调查与文化保护—以呼和浩特土默特右旗毕克齐镇腊铺村李喇嘛故居为例。

【3】赵书峰.传统的发明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建—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身份认同变迁问题的思考。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