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深度剖析新时代网络文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辅相成发展之路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近年来,网络文艺进入高速发展期,其表现形式、内容、主题日益丰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创造性表现。

从《斗破苍穹》、《雪中悍刀行》、《盗墓笔记》、《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安十二时辰》、《琅琊榜》、《易知难》、《横竖撇点折》、《惊鸿》、《雾山五行》、《此画怎讲》、《青春守艺人》、《登场了敦煌》、《七夕奇妙游》、《登场了敦煌》、《七夕奇妙游》,一大批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各种影视平台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网络文学“走出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也在不断显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更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构筑“中国话语”、“中国叙述系统”的基本基石。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传播途径进行归纳和归纳,可为加强新时代下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现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中华5000年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为基础,并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探索和创新表现形式。

目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网络文学作品,没有一部仅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简单的拷贝和搬运,而更多的是探索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表达、科技赋能的文化景观,从而激发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要实现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发掘。网络文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摘抄那些被人们反复提及的具有较高识别度的文化要素,而要在选题上力求新颖,注意创造。

即使是那些为人所熟知的优秀传统文化类型,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实现创新表达。《了不起的匠人》通过20个亚洲工匠的真实生活,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花好月圆会》汇集了54名“UP主”,他们都是以创作国风音乐而闻名的,他们的演出涵盖了甲胄文化,古琴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等。

而网络文学,则是以仙侠、玄幻、穿越、盗墓、国风等为主要题材,以道家、儒家、法家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心,比如《修真四万年》这本以道教为主要理念的《飘渺之旅》,《武墓》这本以上古时代为蓝本的玄幻小说,《斗破苍穹》这本以东方神话为蓝本,《龙蛇演义》这本融合了各种传统观念和流派的武侠小说等。

网络文学创作要注意表达的年轻性。在网络环境下,观众的需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完成了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针对观众年龄偏小的特征,寻找青年人的共鸣,迎合青年人的上网需求,调动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比如《偶像练习生》、《国风美少年》在题材、嘉宾上都很年轻;《此画怎讲》以“二次元”的形式来“解读”古代绘画;《陈情令》、《延禧攻略》等,都有一种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特色。

网络文艺还将新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起来,对青年群体的参与方式进行了调整,增强了年轻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如《青春守艺人》、《舞千年》等节目,通过衍生视频和“UP主”的视频接力,与观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

在网络文学中,要有创造性地表达,就必须注意其表达方式的网络化。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电视剧、网络短视频、网络文艺节目、网络电视文艺节目、网络直播等都是网络文艺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平台和多种形式,实现了文学艺术的多元化。不同的内容形态、不同的平台,对网络文学在形式、内容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在各种媒体形态下,充分利用媒体技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与高质量。网络艺术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力量,利用三维、5 G、虚拟现实和 AR等新技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活色生香”、充满活力的数字形态。

如“云游敦煌”,将学术研究、美术创作和科技进步的成果结合起来,实现了敦煌壁画的数字展示;《陈情令》首张音乐唱片于影音网站;《鹤唳华亭》:“壮美的…还在我的境界,鹤唳华亭——数码艺术概念展览”;《长安十二时辰》通过“长安市集上元灯会”等活动,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以全面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

“文化植入”是一种被人们频繁提到的话题,似乎已成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植入”指的是将某种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文学和文学作品之中,它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诸如“文化碎片化”、“断章取义”、“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差。

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表现,并不能简单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当作装饰品来“文化贴牌”,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概念、词汇、场景等表面层次上,而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塑造与传播,关注整体创意、整体生产、整体价值体系的构建,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传播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的宣传。

近几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逐步打破了“文化植入”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模式,将重点放在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普遍认同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精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走上了“整体性”的传播之路。一方面,部分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重视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准确性的还原,对传统中国的形象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塑造与传播。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再现了盛唐时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人街道;《宸汐缘》借鉴了宋朝的背景;《陈情令》更接近魏晋。另外还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网络文学的方式加以表现。

再比如,《琅琊榜》这一部宣扬儒学思想的电视剧,《诛仙》这一部以道家文化为题材的电视剧,《佛本是道》这一部借鉴了《封神演义》的价值观,还有《雪中悍刀行》这一部受到了魏晋风流韵事影响的电视剧。新内容平台的兴起,新技术的更新,新产业链的扩展,二创短视频和虚拟体验场景等表达方式的扩展,都在改变着网络文学的传播生态。

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还应从传播平台、文化产业、受众消费和科技创新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的规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花千骨》等游戏,都在以各种形式出现,包括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和网络电影。

《长安十二时辰》与众多品牌联手,以长安十二时辰为题材,以饮料、化妆品、服装等为主要内容,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广泛宣传。

可以看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形塑与传播的同时,网络文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发展,关注着融合媒体产品的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IP在内容多元化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定位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要展现历史,又要体现时代的精神与现代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做的。

丁兆丹曾经说过,网络文学不能只是“文艺”或者“文化”的一个简单的派生形式,更要进一步发掘和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时代精神,让网络文学重新焕发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就是新时代给网络文学的任务和责任。【1】

网络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传承,也不应该仅仅是对传统美学要素的一种简单的堆积。当今的网络文学创作,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在吸收了传统美学要素的同时,也对新的艺术形态进行了融合和借鉴。

《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将英雄人物的个人奋斗与国家与民族的故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比如,《延禧攻略》在中外观众中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雪中悍刀行》以魏晋文化为基点,着力刻画人物的魏晋风范,却并非是单纯地以文学形式表现魏晋文化,而是以此为基点,进行对话和重构,这对于正确地处理网络文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网络文学对于弘扬主流审美观念,引领社会风尚,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网络文学要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发挥其价值引导的功能,并将其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仁爱、和谐等重要的价值观念进行积极的传播。

目前,受到广大观众青睐的网络文学作品,无不关注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精神内涵,力图传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由此实现了中国形象的塑造,并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其核心价值,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比如,《九州海上牧云记》给了外国观众一个更直接的机会去了解礼仪之邦中国;《琅琊榜》中所传达的“义利观”和《长歌行》中所表现的“少年英豪”,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更好的弘扬。网络文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塑造与传播,其根本目的是要立足于现实,要抓住时代的脉动,要观察时代的精神,要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

正如孟繁华所说:

“随着中国文艺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一味地追随西方文艺和批评的话语体系,中国文艺就不可能建立起自身的主体性。而且,这些建构于西方文艺创作基础上的文艺批评和理论,面对日益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现实,越来越失去批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时,网络文学应以创新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观众关注当下的社会文化热点,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实社会、彰显文化自信的世界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理论与中国文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文学的发展相辅相成。“气”、“韵”、“神”、“意境”、“象”等概念,在中国文学史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激活传统文艺批评资源, 注入现代意识和时代内涵,能够进一步焕发中国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和活力,重塑中国文艺批评的中华美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参见丁兆丹:《网络文艺激起传统文化长河新浪花》,《光明日报》2022 年 6 月 11 日第 09 版。

【2】参见杨越明:《故事策略价值传递文化认同——对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创新实践的思考》,《中国电视》2021 年第 10 期。

【3】参见孟繁华:《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光明日报》2021 年 8 月 6 日第 02 版。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