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深度剖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的民族化道路,以古今的注意事项为例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前言:

合唱艺术的历史由来已久,是以声乐艺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音乐元素都被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音乐气质和文化内涵,并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作用。

所以,合唱应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演员共同演唱,并用人声来表现音乐作品的音效。要想圆满成功,不但需要每位参加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更要具备较高的凝聚力及协作性。

一般认为,歌唱艺术起源于15世纪时期的欧洲,但是,就我们所知,歌唱并非完全是“舶来品”,在中国就有关于歌唱艺术的记录。但20世纪初期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却逐步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既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不管是创作动机,表现形式,还是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特点,都不同于欧洲时期的合唱艺术。因此,必须用“历史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视角,对中国合唱走出的这条具有“民族性”的路进行重新审视,才能为这条道路的发展寻找一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合唱艺术所走过的民族化历史道路

许多人都将合唱视为中国的“舶来品”,如同钢琴和小提琴,都是从西方进口的。事实上,在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上,合唱并不是“空档”,在中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歌唱艺术的“身影”也是屡见不鲜。“百兽率舞”、“奋五谷”等动作,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在《尚书》中有记载。

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们用石块敲打出韵律,穿上兽皮,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合唱团了。而在《诗经》之中,关于“商颂”与“周颂”的记载之中,商、周两代在祭祀之时,一般都会伴随着钟声,伴随着各种乐器,进行一场颂扬与祭祀的大戏。尽管它极有可能是一首歌,但与上古时代相比,它已经具有了更为标准的体例。

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才有了自己的歌舞团。那些在那时被认为已经接受了很好的合唱教育,并且具备了职业的音乐知识,在国家的重要仪式上,就开始了他们的演出活动。这一点,《汉书》《礼乐志》中有详尽的记录,也有“采诗夜颂”、“七十二童子齐唱,以示光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印国学者徐青所著的《春秋》一书的佐证。

我们回想起二千多年前,那一夜星光璀璨,七十多位少男少女,对着天空高歌的情景,不由得为先民的睿智与情感而生出无尽的遐思。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呈现出空前的发展势头,在音乐文化大繁荣的大环境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合唱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集体精神,崇尚“众人拾柴火高”的哲理,这让人们一直都对集体性文化的参与充满了激情,而合唱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集体音乐文化,它不但能在嘹亮的歌喉中展现出一股磅礴的时代气息,而且还能在一缕缕的精致声线中,流露出一股绵延不绝的文化情怀。

随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加,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国性特色的专业歌舞团,如:武警歌舞团,二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这些歌舞团都是中国歌舞团的最高演出水准。目前,在我国一些专门的音乐学院,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其他一些综合性的大学,仍有一批数量庞大的学生合唱团。

这些人不仅具有一定的职业水平,同时也有许多新颖的创作思想,反映出中国年轻一辈对于合唱的全新理解与领悟;而分散在社会上的各类群众业余合唱队伍也不容忽视,他们是最有激情的一支,许多院团经过多年的不懈追求,为合唱艺术在整个社会的普及起到了无可取代的基础作用。

在我们老百姓的舞台上,《祖国颂》连续不断地歌唱着,赞美着新中国;《阳关三叠》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回忆;《春之永恒》反映了当代的活力;在《大漠之夜》这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中,我们不自觉地看到,中国的歌唱艺术已经在这个民族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中国歌唱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二、理顺中国当代合唱艺术民族化发展中所遇的问题和困难

纵观中国歌唱家的民族发展史,可以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来概括。在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战争,到艰苦的建设和奋斗的过程中,歌唱艺术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存在之道,并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取得了今日的辉煌成就,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非常频繁的。怎样才能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合唱艺术传统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中国合唱艺术,使其具有中国特色,并能在今后继续走上中国化的道路。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合唱团发展状况的详细考察,发现当前中国合唱团发展中还面临着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单一化的创作思路与现代音乐中的多元化因素相互抵触;西方的歌唱艺术和宗教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歌唱思想,都是从古典时代的宗教歌唱艺术中产生的。

中国合唱艺术产生于战时,肩负着许多的社会责任、文化责任,所以它的发展总是与政治题材紧密相连。在抗日战争时期,歌谣被用来抚慰心灵,诉说痛苦,鼓舞士气,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而在太平盛世,大合唱就成了对时代的赞歌,对新生的赞歌。

尽管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由于其体裁的单一性、同化性,限制了其与国乐的结合。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西方歌唱艺术在创造上的流变,主要表现为:圣歌、安魂曲等;在一般的合唱中,包括卡农音乐,歌剧,民歌等。

具有艺术特色的有: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将合唱效果发挥到了极限;富有时代感的音乐有以爵士、摇滚、黑人圣歌为基础的新合唱曲。如此丰富的创作思路,显示了创作者的广泛的观察力,同时也可见他对大合唱作品在宽广的乐场中的自如运用。

二是虚伪的功利主义,忘记了艺术的本质。在我国古代,歌唱艺术的兴盛并不完全依赖于政府文化部门的强行宣传,它更多地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一种艺术气质而受到人民的喜爱。今天,在中国,大合唱不但是一种被乐迷们视为一种艺术的瑰宝,也被各级政府和企业用来进行文化理念和精神建设的一种方式。

这种本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把合唱艺术过于形式化、工具化的方法,利用合唱来进行虚化的宣传,造成了一种夸张的夸耀,甚至发展成了一种有名无实或为了名利而进行的形式化比赛。这无疑是对歌唱艺术的一种侮辱,也是对歌唱艺术的一种无情的践踏,是对前人文化成果的的不尊重。

也许,在目前国内对合唱艺术的各种夸夸其谈的背后,真的有很大的隐患。为了让合唱以一种高雅艺术的姿态回归到发展的正轨,为了让已经在探索中走出的民族化发展之路可以继往开来,我们有责任对其所产生的问题负责,并进行深入的反思。

当前的时代背景给合唱艺术的民族发展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怎样对待,常常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错觉。这是因为目前有不少人固执地认为,以流行音乐为主导的现代音乐发展,已经损害了合唱这种高雅艺术的发展生态,挤压了合唱的演出与传播空间,从而导致了目前的诸多困境。

这种解释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细细一想,又觉得难以成立。举个例子,欧洲既是流行音乐的发祥地,现在欧洲的流行音乐并不比中国的流行差多少,但是欧洲的大剧院依然会有大量的经典作品,即使是一些著名的大剧院,也会有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演出,而这些都不会让人觉得流行音乐与传统艺术之间有什么区别。

而在西方,则是将流行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让自己的歌声变得更加动听,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一些电影,比如《放牛班的春天》,《修女也疯狂》,《开心哆来咪》,《完美音调》等等。

而中国的合唱艺术,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与冲突时,是不是更有底气,更有弹性?在中国的民族发展过程中,通俗音乐呈现出一种“中国风”的倾向,它是一种积极地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的迹象;同时,“新民乐”、“新民歌”的产生,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取经”现代音乐的结果。

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合唱艺术也应该积极地寻求变化。一方面,需要吸收当代音乐文化的精华,以补充传统的歌唱艺术风格,使之与时代同步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中国人的音乐语言中,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次,立足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传统,用中国音乐的审美价值,为我国的合唱创作出新的篇章。

目前,“跨界”一词正成为音乐界的热门词汇,这种概念也为我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一种表现方式,合唱必须向听众传达音乐,让听众从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学满足,而听众最大的“满足”就是对音乐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的理解和理解。这种美学经验,在我们演奏西方的合唱作品时,是很难让国人得到的。

在文化方面,听众难以“跨越”异域的文化,难以穿越时间的界限,直接体会到创作人的创作意图,以及想要传递的文化意蕴。所以,中国合唱应该为中国人的美学情结而服务,并在中国音乐与文化的精髓上寻求创新与突破。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音乐素材,具有多个民族、多个地区的音乐特征,但在歌唱艺术中却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

例如:在中国南部,壮族,侗族,羌族,苗族,毛南族,布依族,佤族,“哭嫁歌”,“拦路歌”,“祭祀歌”等多声部唱法源远流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类似于西方和声织体的“轮唱织体”、“模仿织体”、“固定低音织体”、“对位织体”等多种形式。

我们的合唱创作应该对这些原始的民族合唱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弥补其在自主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

结语:

歌唱艺术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音乐美,其所形成的声音与震撼效果,无论在哪个国度、哪个语言背景下,都具有同等的效果,为中国歌唱艺术的民族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在过去的历史上,中国歌唱家凭借着高超的音乐造诣,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大量的中国民歌,实现了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造的过程。身为现代歌唱家,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沉下心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在歌唱家的创作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2】明言.20世纪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

【3】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1).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