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为什么说国人都是炎黄子孙?了解炎帝和黄帝的生平你就全明白了!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炎帝和黄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在华夏人心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炎帝和黄帝视为中国的祖先。

如今,遍布全球的华人,也都把自己看作是“炎黄子孙”,而“炎黄子孙”所缔造出来的辉煌的“中华文化”,又被称为“炎黄文化”。炎黄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

一、炎黄二帝的密切关系

炎帝和黄帝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古老的典籍中都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

&34;

《国语-晋语》:

&34;

根据上面的记载,黄帝与炎帝为亲兄弟,两人为少典的儿子,少典与有娇氏的女儿结合,并有了黄帝与炎帝。黄帝住在姬水,炎帝住在姜水,他们都以各自居住的地方命名姓氏,故黄帝子孙改姓姬,炎帝子孙改姓姜。

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在史书上留下了很多,而在这些传说之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涿鹿之战与坂泉之战。

逐鹿大战

阪泉之战是黄帝对炎帝的战争,《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说: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黒絶疑枢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可见这场战争是很激烈的。经过多次激战,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兼并了炎帝的部落。”

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蚩尤为“九黎”之首,故“九黎”一词应为“部族”之名。相传蚩尤有八十一位兄弟,是一个相当大的部族。这场战斗非常惨烈,古籍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传说来形容这场战斗的惨烈。传说中,蚩尤制造迷雾,迷惑了黄帝的军队,后来黄帝发明了指南车,用来指引方向,后来,上天又派了一位仙女下凡来协助黄帝,结果,蚩尤被打败,黄帝杀死了蚩尤,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现在的河北省和北京的西边,都有关于涿鹿和坂泉的故事,比如北京延庆县的西边,有一个村子,叫做坂泉村。村庄旁边有一口泉水,名为“坂泉”;在这片区域,也有一座名为“坂山”的山峰。在坂山的山脚,有一块开阔的平原,相传这里就是上古时期的坂泉大战之地。黄帝和蚩尤的战斗故事,在河北省北边的涿鹿县也有。

有关黄帝的故事,除了以上所说的涿鹿之战外,最主要的一点是,黄帝及其部下,曾有过许多新的发明,如:水井,文字,衣服,弓鼓,算数,甲子钟,钟表,火食等等,据说都是出自黄帝及其部下之手。黄帝之妻嫘祖,亦有重大发明,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中,嫘祖就是养蚕业的发明者。

大家都知道,传说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但是传说和真正的历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帝的传说也是如此,而且流传了这么长时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很难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我们现在,在两千多年前,关于黄帝的传说,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司马迁就在他的《史记》中写道: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薦绅先生难言之。”

所谓“薦绅先生”,其实就是“缙绅先生”,一般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在那个时代,关于黄帝的传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关于黄帝的事情,大家也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

《大戴礼记-五帝德》里有一句话,是孔子与其弟子宰我的谈话:

“宰我问孔子:广昔者予闻 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说:

“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

很显然,在2000多年前,人们并不十分清楚他的真正情况.

“黄帝是华夏之祖”的说法,也是一种传说,而不是真正的历史,这是我们目前的观点,但是古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传说当成了历史,认为历史就是传说中的那样。不但上古时代,就连司马迁那个时代,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司马迁在撰写《五帝本纪》的时候,就留下了许多神话故事,而他也将那些神话故事当成了史实,编入了自己的作品。现在,我们自然不能再把传说当做历史看待了。

中国的历史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一点应当弄清楚。黄帝传说虽然只是一个神话,但根据神话中所描述的社会环境,黄帝生活在一个大约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时代,中国历史并非始于此。从考古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这片大地上,远在黄帝时期之前,已经有人居住过。

比如,世界著名的“北京人”在70-23万年前,蓝田人在北京人之前,在100万-60万年前,而元谋人在蓝田人之前,在170万年前。西候度文化是在山西省芮城县的西侯度村被发掘出来的,其历史可追溯到180万年前。这是目前中国大地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古人类化石,以及他们所留下的遗迹。

这就牵涉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史学的起点究竟是怎样的呢?对于这一点,应当说,从人类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那一刻,中国的历史也是由此而来。现在,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中国的陆地上,早在一百八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所以,中国的历史,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因此,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中国历史的开始,不是四五千年前,而是一百八十万年前。

二、神农氏和炎帝是同一人吗?

关于炎帝的传闻,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他和神农到底不是同一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关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以为是两个人,有人以为就是一人。

“两人说”的支持者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从其活动的年代来看,神农要比黄帝更早一些,而黄帝更晚一些。

“一人说”的拥护者则提出,炎帝即神农氏,其姓名的全名,即为“炎帝神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直都有“两人说”和“一人说”并存的观点。

神农氏的功绩很多,其中以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发明了农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农业的诞生,是人们的生产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某个人的发明,但从神话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农业,最早是由神农氏发明的。

神农氏发明了农业,这一点在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比如《淮南子-修务训》中就说过: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蛛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 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垸髙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篇文章讲的是神农氏开创农业,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尝遍了各种草木,有些草木含有剧毒,所以才有了“神农氏尝草木,一天能遇到七十种剧毒”的说法。

《白虎通》第一卷中,也有关于神农氏开垦农耕的记载:

“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以土地为本,禽兽不足,于是神 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相,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这篇文章解释了,“神农氏”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发明了农业,教会了人们如何耕种,因此,人们称之为“神农氏”。

除了农业,神农氏还创造出了一种古老的农具——“衡香”,并写下了《本草》。《易•系辞》中说神农氏&34;,这是他在《周易》中被提到的一篇文章。《帝王世纪》中提到,神农氏写了四卷《本草》。

另外,还有关于神农发明琴的传闻,《世本》中有“神农作琴”的记载,《帝王世纪》中也有“神农氏作琴”的记载,《太平御览》卷566 《乐书》中的《礼记》说神农“作六十四卦”。《帝王世纪》中也提到过,神农氏“重八卦之教,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当然神农氏最大的成就,还是农学和医术,尤其是农学。

和神农氏比起来,炎帝的历史要短的多。根据历史记载,炎帝战败,黄帝吞并了炎帝一族,从那以后,关于炎帝本人的大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只有一些关于炎帝后人的只言片语。现在,人们在祭奠炎帝的时候,都以“神农”和“炎帝”为一人来命名,统称为“炎帝神农氏”。

炎帝和黄帝的传奇故事,必然会涉及到“神话”和“历史”的关联问题。两者之间,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这个问题应该分两种情况来处理,一种是不能将传说当成真的历史,这样会丧失历史的科学性,另一种是不能用历史的真实性来衡量传说,不然传说将不复存在。

我们应当容许“传奇”与“历史”并存,两者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应因其自身的特征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炎帝”和“黄帝”虽然只是一个神话,但是它对人们的生活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在为炎帝和黄帝举行大小不一的祭拜仪式。《史记•封禅书》中有云: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祭祀白帝、 青帝、黄帝、赤帝。这里的赤帝即炎帝”

在《秦本纪》中,有一篇关于秦国四位皇帝的文章:

“秦文公郊祭白帝,曰廊畤。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祠炎帝。”

所谓的四帝,指的不是白青黄赤,而是白青黄炎,显然是将赤帝写成了炎帝。《封禅书》中还说:

“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作下畤,祭炎帝。”

这个“畤”,就是祭祀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就是祭祀天地的地方,在“畤”上祭祀就可以看得出来,秦人在祭祀黄帝、炎帝肘,是将他们与白帝、青帝同样对待,都当作神灵来祭祀,从那个时候开始,唐宋明清,都有祭祀炎帝和黄帝的仪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单说炎帝的祭祀,现在,在陕西的宝丰,湖南的部县,湖北的随县,都有祭祀炎帝的寺庙,还有一些与炎帝相关的景点,每年都会举办。

一九九四年四月五日,陕西省黄陵县“清明”祭奠黄帝,当时,全世界都来参加祭奠的华人,包括台湾中原大学师生组成的一支祭奠队伍,在黄帝陵前齐唱《追思黄帝歌》,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水乳交融的不朽情谊。

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清明节”祭奠“黄帝”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共五千名代表和二万多名群众,齐聚黄帝陵,祭奠“人文始祖黄帝”。

在大会上,他们朗诵了一段悼词,说的是:

“华夏崛起,千载难逢,惟有海峡两岸,摒弃前嫌,一国两制,共同进退......博采众长,共创辉煌。”

他们在黄帝陵前,表示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笔者结语:

今天,我们介绍炎帝,黄帝,并举办炎黄二帝的祭祀仪式,就是要让炎黄子孙得到最大程度的团结,加强国家的凝聚力,争取早日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史记》

【2】《周易》

【3】《秦本纪》

【4】《括地志》

【5】《淮南子》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