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深度剖析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道,以福州鼓楼区为例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给炎黄子孙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涵盖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以及传统技艺、医药、历法、传统礼仪、节庆民俗、传统体育等门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以来,国家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指出: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才能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国家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有42项被列为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居全球首位。因此,对非遗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和难点。文章结合福州市鼓楼区的实际情况,对其保护和传承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福州市鼓楼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状况

福州文化的发祥地,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一批灿烂的文化珍品,目前已形成了“闽剧”、“花灯”、“湘店拳”、“闽派古琴”等9大类别60个非遗项目(包括:国家级1个,省级15个,市级17个,区级27个)。

近几年来,鼓楼区政府深入贯彻国家有关“非遗传承”的重要讲话,加大力度,提高水平,在更大的范围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用优秀的文化基因,讲述福州文化,讲鼓楼的故事。

1.加强“硬实力”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着眼点。

鼓楼区现有国家级和区级的非遗传承基地16个,共有8个。通过对非遗基地、非遗传习所的选择,以及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传习”等方式,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常态。与此同时,以非遗传承基地为依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并在全区31所中小学组织了一系列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真正把非遗文化传递给广大青少年,拓宽非遗传承基础。

2.以“传帮带”为重点,加强非遗传传承人的培养。

鼓楼区在认真抓好区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审核的同时,积极对接省、市开展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选择,不断扩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数量,提升其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非遗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鼓楼区现有非遗传承人53位,包括:国家级1位,省级16位,市级13位(其中一位为两个项目传承人)、区级23位(其中一位为两个项目传承人)。

3.扩大对非遗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公众对非遗的关注。

鼓楼区以“海峡民俗文化节”、“世界文化遗产日”、“新年音乐会”为平台,以“非遗进公园”、“进古厝”、“走进剧院、走进“我们的节日”等为主要活动,每日开放非遗互动体验大厅,积极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与创新,以非遗现场直播、“非遗盛宴”演出、非遗进校园、非遗走进社区、“古厝+非遗+旅游”为主题,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使非遗走入生活,与时代同步,使优秀非遗在潜移默化中有机地融入到当代生活中。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当前,鼓楼区对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面临着资金、人才、市场“三缺”的窘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1.缺乏足够的投资,造成的困境是“杯水车薪”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经费状况下,传承人很难得到有效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非遗的普查、挖掘、整理、评价、保护和利用。

当前,区级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主要依靠的是区级财政资金的支持,不过每年区级的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只有十万元,这十万元不仅要用于非遗互动体验厅的日常维护,还要用于对与非遗项目有关的传承活动、展示推广以及对国家、省、市、区级传承人和非遗基地的经费补助,因此,这部分工作就显得非常紧张,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限制了非遗活动的开展和推广。

与此同时,由于缺少成熟的市场主体和专业的市场化机制,以及当前大部分非遗项目很难形成专业化的市场和产业集群,很少有社会化、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投入,“输血”功能不强,“造血”能力也有很大的缺陷,导致了“入不敷出”,“想做的多,能做的少”。

由于缺乏资金支撑,一些传承项目出现了“断档”现象,传统的非遗展示与展演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无法正常开展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2.“青黄不接”,传承者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非遗传承仍然沿用中国传统的“父传子、师徒传”的教育方式,这一方式在非遗传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特点,导致了大量的书籍和图片流传,造成了“老的没有教好,小的没有学好”的尴尬局面,尤其是随着老的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传承关系越来越容易被打破,导致一些绝活、技艺乃至非遗项目濒临灭绝,乃至消失。

同时,由于某些传统非遗技术是经过多年的锤炼才得以流传下来的,而其知名度低、工作强度大、收入低等现实原因,对年轻一代传承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考验。一方面,在目前的非遗传承人群体中,有一些年轻的传承人会感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成就感不够,获得的利益也不够大,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会更加不愿意进入这份工作。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今的年轻一代,他们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不足,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不足,对他们的认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旨在为我国非遗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3.“曲高和寡”的困境,在开发上的创新受到限制。

一方面,大部分的非遗品都还停留在手工制作的阶段,尽管它们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原汁原味,但是因为质量控制不稳定,效率低下,价格昂贵,使得它们的受众市场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租金、人工、原材料等费用的不断上涨,也制约着工艺的创新和传承。

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近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民间节庆活动的气氛明显低落,伴随其而生的习俗、技艺乃至戏曲等也逐渐趋于“小众”,或只存在于老一代福州人的回忆之中,这使得我国非遗保护的创新性研究面临着“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困境。

因为非遗保护很少使用高科技,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数字化技术更多地被用于对非遗进行记录和保存,很少有传承人把高科技运用到非遗的宣传和推广中,而在非遗项目的传承中,数字技术也很少见,这就造成了数字技术在其本身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要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好,关键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展现出当代价值,培育时代新风,凝聚民族精神,主要要做好三项工作。

1.推动非遗产制的市场化,培育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高销量和高利润的背后,必须有一支出色的、善于把握市场需要的行销队伍。

非遗市场化指的就是一个专业的营销团队,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和推理,在带动和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还会将市场需求及受众偏好等重要信息,反馈给非遗产品的创作者及生产者,让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开展的活动等,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因此,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热销品,甚至是一个爆款,而这通常就是非遗传承者的局限性。

如果能够走上市场化的道路,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说,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投入产出相对较低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尤其是对于年轻一辈的传承人来说,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中。

例如,以“通利”肉燕、“永和”鱼丸等为例,应积极指导企业将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电商平台、网络营销、跨界联名(肯德基X通利)等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丰收”。

2.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提升文化遗产的发展潜力。

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就必须使其成为一个品牌。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树立品牌意识,强化精品意识,以保护和传承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的优势,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非遗。

例如,非遗项目“佛跳墙”(国家一级),与“聚春园”、“和谐苑”等著名餐饮品牌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并通过《安家》的“安利”,在全国掀起了一波消费热潮,成功由地方特色美食走向了国内外广泛的市场,对非遗项目中“通利肉燕”(省级)、“永和鱼丸”(省)、“鼎鼎肉松”(省级)、“木金肉丸”(市)等非遗项目的手工艺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同时,为使非遗“活起来”,我们可以突破传统题材,大胆融入现代美学理念与设计技巧,并将非遗与影视、娱乐、时尚服饰、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在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共鸣和情绪的前提下,建立一个不限于本地的非遗品牌。

3.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NFT是一把可以帮助传统文化发挥出持久生命力的关键,它可以让文化跨越时间和空间,以一种新的文化创新形态,以一种年轻人喜欢的体验方式,在文化新生代中促进了更具创造性的发展和转化。非遗化和 NFT相结合并非非遗实现数字化的唯一方式,但在现阶段,非遗化和 NFT技术的融合无疑是最好的,其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缩短路径”。

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数字藏品一方面拉近了传承人、创作者和收藏者之间的距离,传承人、创作者只需要专心于自己的作品就可以了,而收藏者也可以省略掉许多实地走访的过程,只需要通过平台来选择收藏就可以了。

笔者结语:

中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它不仅要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我们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用心用情去保护,去传承,去利用,去发掘它的丰富内涵,让它在这个时代散发出更多的光芒。

参考文献:

《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