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浅析汉代黄淮平原的经济地位,以其农业发展原因为例

文 |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黄淮平原作为中国古代最早被开发的一片农业区,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黄淮平原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时期,以农业为主导,而川农业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最好的体现。按照司马迁的经济区域划分,黄淮平原应归入“关东经济区”,该地区在两汉时期,其富裕程度可与“关中经济区”媲美,也是“关中”地区的重要漕粮输出地区。

本文分析了汉朝黄淮平原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在汉朝,虽然也有战争、天灾等不利因素,但总的来说,汉朝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长久以来的一统天下,再加上国家重视农业的方针,以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汉朝黄淮平原的农业发展很快。[1]

所谓“黄淮”,即黄河南面,淮水北面,即今天河南,山东二省和江苏,安徽两个省份的淮水北面。[2]

·【农业发展的地域条件】·

一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因此,农业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就是一个生物的再生产过程,而生物的生产又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所以,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影响。黄淮平原在秦汉时期的自然环境与现在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却比现在要好很多。

第一,从地势上看,黄淮平原地处海河平原的南部,是黄河、淮河的发源地,东边是海洋,西边是豫西山区,主要是伏牛山,南边是桐柏山,大别山,淮水,与汉水、长江相连。

从《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的记载来看,黄河和淮河在秦汉时代并未汇合,黄河在渤海和淮河在黄海之间,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先秦时代“菏水河”的开通,以及春秋时代“天堑”的开通,使得“黄淮”的联系更加紧密,对黄淮平原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该地区除了西边、东边的山丘区以外,其他地区均为平地,属于华北大平原,地势平缓,适合发展农业。

黄淮平原水资源充裕,主要有三大湖带:豫西山麓冲积扇面与洪渠以西天然大堤相交,由北向南形成一片湖洼区,后经过人为开凿,形成了“胡城陂”“白雁陂”“蔡泽陂”“南陂”“护陂”等十多座陂塘。

在豫东和鲁西南平原上,分布着一片以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泽,巨野泽,空桐泽,梧桐陂等为代表的多个湖泊。在淮北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在汝淮、涡淮等河段,支流较多,河流与河床交错,构成了一系列的湖泊。

其中大部分河湖具有良好的水利、航运功能,对黄河及各分支的径流、农业灌溉、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等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第二,就土壤而言,它是陆地植物生存的基础,也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和交换的重要场所。土壤结构,肥力,深度,化学成份,酸性条件,都会对作物的生长和种植产生影响。《尚书·禹贡》将全国的土壤分为十个等级,并将其土地肥力分为九个等级,具体如下:

黄淮平原由九州中的青兖徐豫四州组成,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地区的土壤属于二等、三等、四等,比壅州的黄土要差一些,但是除去沿海的盐碱地,这里的土壤还是很肥沃的,《禹贡》中说:

豫州(河南)是一片沃土,大部分都是石灰性淤泥,这些淤泥都是黄河上的二次淤泥,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可以用来种植庄稼。

此外,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农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速率受光、温、雨等因素的影响。光照时数、光照强度等对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及分布有重要影响。

根据竺可桢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气候要比现在暖和得多”、“秦、前汉(公元前221-公元23)的气候仍然是暖和的”、“从东汉到公元初期,我们国家的气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冷”、“从西汉到东汉,我们国家进入了近5000年来的第二次暖和。

邹逸麟的观点是:“在汉中、汉末之间,从公元前二世纪中到公元二世纪末,我们的东方再一次进入了一个暖和时期。”根据这段时间的资料,我们还可以推断出那个时候的天气情况,《汜胜之书》中说,西安的土地在立春之后就已经融化,到了四月十日,就可以种植了,比现在早了大约五天。

《逸周书·时训解》所载的72个季节,与现在的春季和秋季相比,它们都比现在温暖。《史记·货殖列传》中有“陈夏之地,万顷于漆;齐鲁之地,千顷于桑;渭川之地,万顷于竹。”

可见,该地区的经济作物,在今天已有相当程度的北方地区。从两汉时期到东汉后期,从农学典籍《四民月令》中所记录的物候可以看出,洛阳时期的气温大致与现在的气温一致。

在两汉时期,黄淮平原的气候是温和而潮湿的,再加上其地势较低,处于三四十度的纬度范围内,这里阳光充足,温度也比较高,这对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汉时期黄淮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相对优势,具有很好的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发展农业所需的物质条件】·

在农业发展方面,汉朝修建水利、铁器、耕作用具等,为黄淮地区的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就水利而言,魏国在春秋战国时所建的“鸿渠”,到了汉代,还能发挥很大的灌溉作用,因此,齐鲁梁楚两国的水利环境也很好。

此外,黄淮平原上河流、湖泊众多,对农业的发展也是有利的。武帝时期兴修的水利,除了关中以外,还有“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水,汶水从泰山下流,每一条都以运河灌溉,每一条都有上万亩之多。”[5]这表明,在汝南郡和东海郡,引淮灌溉农田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据《后汉书·邓晨传》所载,光武帝年间,邓晨委任许扬为都水使,“扬因势而起塘四百多里,经几年而成。民不聊生,旱年好。”陂塘修复,新开垦出几千亩良田,“兴洪绍陂,良田千亩,尔等之地,鱼米丰美,流经他州。”

《后汉书·张禹列传》中还说,张禹在徐县的北界,有一个叫浦阳的地方,周围都是肥沃的土地,但是荒芜得很。禹为水门人,以水为渠,以水为渠,以水为渠,使稻田百亩。以后每年可耕种一千多亩,供百姓食用。”

有了这些水渠,不仅可以防止耕地遭受旱淹,还可以用于灌溉,而且还可以洗去部分地区的盐分,把荒芜的土地变为肥沃的良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区的开发,并促使了农业区的发展与繁荣。

在此期间,在农人所用的农具上,铁制的农具占了主导地位。首先,他对铁在农事上的地位有了很深的了解,《盐铁论·禁耕篇》指出:

“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则仇雠灭, 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则五谷熟。”

其次,冶炼技术的进步,冶炼工业的发展,为生产方便的农业用具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在《汉书·地理志》中,汉武帝时期,四十七个州都有铁官的记录;在《后汉书·郡国志》中,三十五个州都有“有铁”。[6]

在西汉,黄淮有19个地方,在东汉,10个地方,这只是官方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私人的,比如“齐铁官印”,“齐铁官长”,“临淄铁相”等等。从考古发现来看,汉代的黄淮平原上,也有大量的铁器。

在河南,有专门的铁匠和工匠,负责铸造各种农业工具,洛阳还发现了许多汉代的铁器,这些都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牟就有一块汉代的犁墙,从泗洪、滕州和睢宁三处出土的汉画材料来看,那时就已经有了一块很大的铁犁,而且还配有一块很好的犁墙。

尤其是采用了犁墙,不仅有利于精耕,而且有利于碎土整平,也是耕地技术发展的一种体现。还有一些铁器,如铲,耙,耙,镰,锄,锉这些工具,在江苏的徐州,以及山东的莱芜,枣庄都有发现。

此外,在睢宁双沟汉墓《农耕图》中,还出现了一幅农民正持一把长柄铁锄在地里拔草的画面,这也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一幅长柄锄头。黄淮平原冶金工业的发达,必将极大地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到了汉代,黄淮平原上的耕作更为普遍。牛耕的发展与犁具的发展是同步的,黄淮平原出土了许多铁犁,同时,许多考古学材料也表明,牛耕于两汉时期已经在黄淮平原广泛应用。

泗洪重岗出土的一幅《牛耕图》,前面有一人牵着一头牛,后面有一人扶着一把犁头,这就是赵过发明的“耦耕”。睢宁双沟出土的一幅汉代耕牛图,图中,一个农民手持犁头,鞭打着一头牛,牛拉着犁在地上,虽然这是一种二牛抬杠式的犁头,但与西汉时期的“耦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把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去掉了一个人,在犁头上装上了一支犁头,用来调整犁头的深度。

可见在两汉时期,黄淮平原已有了较大规模的耕种,耕种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随着耕作技术的普及,农民的劳作也随之减少,这对于提高农业产量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稳定,科技进步,加上相关部门也对黄淮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这些都给黄淮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外在条件。

因此,在治理黄淮平原时,我们要学习古人的智慧,运用现代科技,加大治水力度,对碱、沙、薄地进行治理,改善局部微生态,提高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的资源,推动黄淮平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这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2]张泽咸.汉晋唐时农业[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8.

[3]胡戟.史学名篇[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4.

[4]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4.

[5](汉)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8:58.

[6]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4.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