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深度剖析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与探索研究

文| 老余论史

编辑 | 老余论史

前言:

技术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5 G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人类社会正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整个社会的传播系统也在向智能数字网络社会转变。

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革和媒介业态的重构,使传播信息的生产系统从“人-智”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信息传播方式也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模糊不清—线性”,转变为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智能”。

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以及程序化创意、程序化购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媒体行业的核心经营模式也在从知识驱动向技术驱动的方向转变。[1]

在智能化时代,媒介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在2018年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提出“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性和全媒体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2]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大部分大学的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停留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上,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满足智能化时代对传媒发展的新需求;教学手段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培养模式变得僵化和狭隘,很难应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着课堂教学和媒体行业发展的实际相脱节、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等问题,迫切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和创新。

一、智能时代下媒体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方面,许多大学都在考虑到智慧时代的发展,加入了知识和技能的维度。本研究以本研究为基础,以“全链路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研究对象:

①以“科学、计算、资讯、媒体素养”为核心,以综合媒体为核心内容,探讨“综合媒体的发展趋势”。

②熟练掌握创意、设计、文案、采集、编辑、市场研究、算法、数据分析、计划、运作、管理、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技巧。

③对新闻、传播、社会、心理、统计、管理、经济、艺术、市场等多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④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专业与技术兼备;既要有视野、有格局、又要人文、数理交叉,这就造成了培养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但是,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周期内,更多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提前实习来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因此他们的学习时间持续被压缩,这就产生了内在的逻辑冲突。人才培养制度的变革若无“减”,怎会有“加”?

二、构建“产学协同”的新的综合性教学系统

在媒体教育体系中构建“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旨在改变传统的专业教育固化、狭隘和陈旧的弊端,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和整合媒体产业和教育资源,实现“以合为减”,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路径,降低学术和企业之间的协作过程。

其意义在于:一是将前沿信息、基础理论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实现媒体产、学、研三个环节的协同教育,建立“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三个环节的协同教育模式;第三,通过模块化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封闭,构建了一个开放式、有序的课程体系。

其主要方式有:构建师生、校外实习平台,实施“1+ N”协同教学模式,开展行业前沿系列讲座,与高水平媒体、企业联合开设创新短课程,模块化专业核心课程等。

1.实行“1+ N”教学模式,“派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

媒体学科的老师大多是学者,他们缺少第一线的应用经验。而且,与自幼在数字环境中长大的00后新生相比,大多数老师已经不能享受到他们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了。

为此,媒体教育要扩大与行业、行业的深度合作,把老师“派出去”,给老师以深入媒体第一线的机会,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从而使之成为新的教学理念。[3]

老师们不再局限于一板一眼地按照既定的标准来进行教学,而要真正深入到行业中去,了解智能化媒体行业的具体运行过程和市场对媒体人才需求的改变,从而积极地促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在“派出去”的时候,要主动“请进来”,就是邀请行业领导到学校,或者是老校友到学校,以一系列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行业的最新情况,以及他们的经验体会。

“请进来”是以往媒体教育中只有学术讲座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帮助年轻的媒体人更好地了解媒体的实际情况,进而更好地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旨在为高校传媒专业大四学生提供参考。

同时,应鼓励学术型老师与多个产业型老师协作开展专业课教学,形成以学术型老师为主导的“1+ N”模式,而产业型老师则负责课堂前沿知识的共享,从而促进学术型老师和产业型老师共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协同教育共同体”,从而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数字意识和产业前沿知识。

2.整合高质量的行业资源,打造“小学期特色短课堂”基于“1+ N”的教学模式

深圳大学传媒学院进一步整合学术、行业及国际高校的优质资源,以“小学期短课堂”的形式,以“实践、前沿、国际化”的方式,打造出一门具有创新意义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性的、前沿性的课程。

“小学期精品课”的开设,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专业课教学的固化、狭隘和陈旧的弊端。对工业企业来说,走进大学,开展“小学期专题性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工业需求,培养、筛选出最优秀的媒体人才;同时,国际、行业教师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很难保证一个学期的固定授课时长,因此不得不放弃在学校上课,而“创新短课”的形式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对学术界来说,“小学期特色“短课”能够弥补理论性和实践性之间的脱节,有利于“以产带学,以学助产”的“双融合、双提高、双促进”模式,构建跨院校、跨专业、跨行业、跨国家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创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通过“学分+证书”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了学分后,能够得到行业或国际大学的认可,增强其竞争能力。

3.“课程套餐”:学科主干课程教学模块化集成

媒体教育以单一课程为核心,以单一授课老师为支点,以封闭的方式进行教学,缺少了体系内的开放性和协同性,易造成教材知识点的重复,不同课程间在内容边界、难度和衔接关系等方面缺少整体的协同性,造成学生作业重复繁杂,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为此,要重视各专业主干课程间的衔接,探讨课程教学模块的集成,使教学内容体系由混乱无序向协调有序发展。[5]按照“以合为减”的原则,把教学内容打包成“课程套餐”,例如,可以把《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三门课进行“学术研究方法”的组合,使学生能够一次性、全方位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又如广告学的主干课程,在《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三门课程之间进行有机结合,使课程设置更具“有机”性。

教师可以利用分工协作教学、统一考试等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有系统的指导,从而提升了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针对性,并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而“课程套餐”则能使各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激活,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和融会贯通的思维。

三、构建“通专融合”的新型自主性学习格局

在智能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中,还应持续尝试对传统教学模式以专业为核心的标准化约束进行突破,探索将通识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强调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自主选择能动性,构建多元、自主学习方式,进而将学生自身发展潜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激发。

1.精简传统的技术科目,强化普通的知识

近几年,媒体行业需求的改变,已促使媒体教育把重点放在“硬性技巧”(HardSkills)上。但是,随着新技术、新思维的迅速发展,H5方兴未艾,短视频时代来临,虚拟新闻兴起,人才培训往往因为刚刚形成的体系,而无法满足新的行业需要,大学的人才培训,老师自身的新技能、新的实践经验,都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智慧型节目创作技术的逐渐实施,将会降低媒体对专业人员的技术要求。

根据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一份全球性调查,到2030年,百分之三十的“工作”将会被自动化所取代。所以,高校应该在减少传统的技能类课程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一些与智能时代媒介技术相匹配的课程,最重要的是应该把对于技能的培养交给学生来完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取向,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和慕课(MOOC)资源,实现自学的成本低、效率高。专业技能教育,是将特定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更好的融入社会,但通识教育,却是让他们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甚至拥有独立的个性,让他们能够不断的学习,从而能够快速的适应科技的变化。[6]

而后者则关系到一位媒体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如果媒体教育只是一时的技术变化,很容易走入“技术中心论”的歧途,造成人才知识结构不成体系,思维缺乏想像力与创造力,人文素养根基不牢。在传媒教育中,应该从注重技术的训练,向加强通识教育转变,加强对媒体的观念和价值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学习,拥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多学科思维赋予专业学习能力。

在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下,媒体教育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而不应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边界,从而改变过去只注重媒体课程培训的局限与狭隘。降低对选课的限制,降低对必修课程数量的强制性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主选修权,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中进行自主探究、发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技术和媒体形式的飞速发展给媒体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媒教育应该对行业发展的变革动态以及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有深刻的认识,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为方针,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途径,积极探索建立传媒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自主学习新方式、人才培养新机制,并随着智能时代的发展,适时地对其进行更新和优化。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这些举措并不意味着传媒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结束,仍然在探讨和思考与智能时代更大程度上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马二伟 .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核心业态的变革与重塑 [J]. 现代传播,2016(11)

[2] 石磊 . 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从 1.0 到 2.0[J]. 青年记者,2019(1)

[3] 杨琳,李明德,王含阳,李萌 . 新闻传播学师生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教与学”互动关系的视角 [J]. 新闻知识,2020(2)

[4] 周茂君,罗雁飞 . 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本科核心课程的变化与问题 ——基于 21 位院长访谈的研究 [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 72(4)

[5] 孙慧,程柯 .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学习资源设计 [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4)

[6] 任孟山 . 媒介技术变革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谈起 [J]. 青年记者,2020(28)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