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什么是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什么是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媒介》什么是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的相关问题,小编就来给你解答一下,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什么是手足口病

第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第二、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比较多样,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来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的间接传播。所以婴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种:

1.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而病毒附着在玩具或手上,没有及时清洁,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2.托儿所、幼儿园或是公共场所,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感染病毒。

3.接触到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或是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5. 外面的流浪狗或者一些家里养的宠物,身上会有一些病毒,幼儿不小心接触到的话,因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

6. 生水、生冷食物也容易携带病毒,家长没注意做好监督工作,让小孩子喝生水或是吃生冷食物或者吃生的食物,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7. 不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差,常带有手足口病毒,小孩子抵抗力弱也容易感染。

第三、感染手足口病怎么办?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以防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蒙脱石散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同时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正常情况,手足口病一般在一周内就会痊愈。痊愈后,爸爸妈妈们要多注意小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卫生习惯,让小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才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

手足口病  是否手足口病,关键是看当地有无流行的情况和接触史,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加上皮疹,诊断基本成立,皮疹表现为不痛、不痒、以口腔黏膜、手、臀、足的皮肤为分布特点;血象在出疹期也可能高、也可能低,没有特异性,应该先观察咽部的有无疱疹和咽部充血的程度;麻疹疫苗接种一般不会立即出现皮疹,如果没有发热,对麻疹、对麻疹疫苗过敏的诊断都不典型;下面是卫生部最近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一起学习一下,会对大家有帮助的: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答: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答: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2010.6.24

参考资料:卫生部资料2010.06.24

手足口病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和以出现在手足部位为主的皮疹,目前我国已将其列入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此病一般过程轻微,仅需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的最后2-3天就开始有传染性,发病后的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亦可通过接触病人的泡疹液而感染。  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疱疹破溃时有大量病毒溢出;病毒还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医疗机构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本病的传播。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小于5岁、特别是小于3岁多见。体弱、受寒、患有其他疾病等都是高危因素。  五. 手足口病有什么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医院内感染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六、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7天,多数人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少数人在发病初期可以表现为轻度的上感症状。大多数人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37-39℃或以上)、咽痛、拒食(由于口腔溃疡疼痛造成),少数病人可以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手足口病皮疹病变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皮疹的特点是刚开始是斑丘疹,很快变成疱疹,疹型呈园型或椭圆型,直径3-7个毫米左右,疱疹的周围有一圈红晕,疱内有少量浑浊液体。除手足部位外,还可在臀部、大腿的根部、四肢出现少量皮疹。皮疹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常会在一周之内消退。同一患者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不一定同时出现皮疹。  七.手足口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个别病例会出现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合并症,因此在病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如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就诊和加强治疗。出现以下情况是发生合并的信号,应引起应警惕:高热不退(如,39度以上持续2-3天)、精神不振(打蔫)面色苍白、抽搐等。  八.手足口病预防原则主要有哪些?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在生活中,外出回来后和饭前便后都要认真仔细的洗手。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2、儿童的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托幼机构及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集体单位要做好每日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疑似病人,杜绝带病入园入学的现象;餐具要做到餐次消毒,每日对玩具、用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卫生间的消毒更是特别重要,必须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卫生;保育员或卫生员每次接触便器后要认真消毒双手,否则不能接触其他物品。通过通风或消毒的方法保持房间内空气的清新。教育指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作到有效洗手。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要做好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⑴、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消毒双手;⑵、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进行消毒后再使用;⑶、医疗机构应实行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疾病流行期间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⑷、收治手足口病患者的房间不应再收治其他病人,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⑸、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九、预防传染病常用的消毒药和消毒方法  手足口病病原体的特点是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病原体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所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病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消毒: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300-500MG/L有效氯成分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优氯净、84消毒液等)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作用3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不能用水洗的物品可放在阳光下暴晒也有很好的作用。  厕所或其他污染的地面、墙面:用每升500-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洗。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是对空气消毒最好的方法。通风不良的房间要使用药物或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药物进行空气消毒宜用过氧乙酸,用0.5%浓度喷雾,或用2%浓度熏蒸。用过氧乙酸作空气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除消毒工作的操作者外,其他人应离开消毒的房间,关闭门窗,作用30分种后打开门窗,进行充分通风后人才可进入环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媒介》什么是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