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与寿命有相关吗?那要怎么走路呢?走路的步幅与速度是关键,该怎么计算适合自己的走路步幅与速度?又怎么激励自己出门走路?
听说“走得快的人很长寿”
有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是关于“步行速度和生存率”的。这份报告整理了1986到2000年整15年之间,以3万4,485名65岁以上高龄者(平均73.5岁)为对象的调查结果。
根据作者史蒂芬妮·史杜登斯基(Stephanie Studenski)博士等研究团队表示,在这段期间过世的人数有1万7,528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该结果显示了整体生存率和步行速度的关系,在统计上来看,步行速度和生存率的确有明确的关系,步行速度比较快的人显然比较长寿。这一份报告也刊载在世界四大顶级杂志之一《美国医学会》(JAMA)上,可信度很高。
由此可见,快速走路的确很吸引人。所以,没有走路习惯的人,请想着,只要开始走路,就已坐上长寿的列车。之后再慢慢增加步数,若也养成外出的习惯就好了。比起在室内,外出走路比较有压力,情绪也比较不安定。
如果能轻松外出,也就表示站立和步行的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准了。若能稳定步行,接着再拉开步幅。步幅拉开后,步行速度自然会变快。没问题的,只要持续下去,步行速度一定会变快。
走路步幅够大吗?
教你计算与调整
步幅一般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步幅=身高× 0.45
依此公式,身高170公分的人步幅约76公分,身高160公分的人步幅是72公分。
首先在地板上,用胶带贴出记号步幅的印子,实际走走看该步幅。以平常跨大步走的感觉,确认是不是勉强跨出步伐,然后再来做调整,大部分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出跨大步走的感觉如何。
若是轻松跨步走就不用担心。为了能够快步走,请试着用这个步幅再稍微加快速度即可。手机里应该都有节拍器的APP,可以设定得稍微快一点,试着挑战设定一分钟走80至85步的速度。
如果觉得太快也不要勉强,可以设定一个自己觉得“有点快呢”的速度就好。你本来就有自己的步行速度,只要设定稍微快一点就好。
将脚像圆规一样向前伸出,从最宽处尝试像要把圆规收起来一样,收缩大腿内侧的肌肉。步幅变小的人,表示大腿内侧的肌力可能比较弱。一般来看,不太会只有大腿内侧的肌力下降,有可能下肢肌肉的整体肌力都在衰退。
虽然要拉开步幅,其实也只是平均而已,配合拉开步幅来走,就是很好的肌力训练。习惯之后,1公分也好,试着拉开步幅看看。若能跨大步走就是属于健走、运动的范畴了。快走有延年益寿的效果。快走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容易燃烧体脂肪。
步幅大、速度快 至少选一个来努力
据说斑马线一般都是以一秒走一米的速度在调整红绿灯。
我们物理治疗师通常在患者出院前,都会以一个人穿越斑马线、10秒走完10米的目标来设计疗程。
步幅的大小、步行速度的快慢,都只要“比之前状况好”就好。即使是小幅度增加步幅,也都有提高肌肉活动的效果。
另外,稍微走快一点,也能提高心跳数,但是很快会感到疲累。若目的是要走得长远,就不需要快走。外出就是能够走得长远,再加上能和同行的朋友或家人,用相同的速度一起走也很开心。可以配合不同状况来调整改变。
请参照下图,这是步幅和步行速度的关系纵横轴线表。
右上的“步幅大速度快”,是“动作量”最大的。所谓“动作量”,就是消耗的能量。左下则是对比的两极“步幅小速度慢”,是“动作量”最小的。
重点是左上和右下的“动作量”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步幅大速度慢”和“步幅小速度快”是相同的运动。因此,要不就是拉开步幅,不然就是加快速度,可以配合自己的状况选择方法。实际上,这对肌肉及心肺功能来说会有些微不同的影响,不过先不要想得那么复杂。
如果可以改变,首先试着改变步幅吧。如果你的步幅比较小,那么请试着练习将步幅拉到正常的范围。前面也说过,只要拉开步幅,接下来速度也会变快。稍稍拉开步幅、加快速度最理想,这样就能接近图中右上的部分了。
找一条“日常路线”
想到爬坡就不爱出门?为自己找一条平坦的日常路线。如果走路不开心就无法持续。我家附近有很多坡路,骑脚踏车去车站时很轻松,回来的时候就很辛苦。若是稍微绕点路也是有平坦的路,如果时间不赶,我就会走平路回家。不想外出的人,会不会也是因为去车站的路程有坡度起伏?
不少人则是将过马路视为瓶颈。前面也说过,斑马线是以一米一秒、10米10秒的速度来调整红绿灯。如果担心不能顺利通过,就会影响外出的意愿。
还有,斑马线上有2公分左右的高度差,这是为了让视障者知道这是斑马线的设计,但是有很多人却很怕因此跌倒。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避开上下坡路及斑马线,找出一条平坦的“日常路线”。就像遛狗一样,总是走相同的路线就好。
搭配音乐、计算步数
增加走路乐趣
我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公园,走一圈大概是一公里,很容易计算。也许不适合不喜欢在公园里走一样路线的人,不过就像刚刚说的,走一圈就是一公里,很适合期望能实际感受到成果的人。
边听音乐边走,不经间就令人忘记了时间,一首曲子大概是4至5分钟。听着喜欢的音乐,边听边随着哼唱,若听个5首就是25分钟。
比方说,步幅60公分,若每分钟能走30步,25分钟就差不多走一公里。走个一小时,即便是悠闲地慢慢走,也能走约2公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或是想仔细聆听新的专辑,配合着走路,就能顺其自然又开心优雅的完成。
计算步数也能成为激励。使用智能手机的计步功能时,手机会自动计算,非常方便。当然也可以使用一般的万步计。请好好计算自己走了多少步,就能以此为乐。
探索邻里陌生街道累积步行时间
只要不再懒得走路,就可以试着步行去附近“还没去过的地方”。之前也说过,逐步增加步行距离是最理想的。不要勉强,慢慢拉长距离就成功了!
即使是自己住了非常久、以为非常熟悉的城市,很可能还有很多没去过的街道。也许可以找到从来不知道的咖啡厅,来一场开心的午茶时间。慢慢地走一个小时,未来就能远离卧床不起,而且如果你超过了75岁,那就居于平均之上了。
除此之外,若再加上来回公园、平常生活中的走动,应该也早早就能超过65岁以上的平均值了。这么一来,根本就不用在意到底走了多少步了。
转自:FIFTY PLUS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