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袁爷爷在稻田拉小提琴

01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桌上的碗空了,人们的胃暖了。大城市里,车如流水马如龙;小乡村中,鹅湖山下稻粱肥。

很好,今天也是和平的一天。

神农氏满意的点了点头,变回了星星。

那颗星星的爱好是做梦,那颗星星的名字是——袁隆平。

02

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看到袁隆平院士逝世,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会特别难过?

我想那是因为啊,我们每个人跟袁先生,都有过一面之缘。

吹拂过稻浪的风,曾途径于我们窗外,记载过他的文字,曾被我们细心阅读,而拥有过他的美好人间,正是我们活着的当下。

也许,我们没能一睹他的尊容,但我们熟悉他的名字,知道他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他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一部分,变成历史,自然悲从中来。

不过,我们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比如袁先生,他特别爱做梦。

在许多年前,《解放周末》的记者曾采访过袁先生,还问了他一个当下最时髦的问题。

——您幸福吗?

袁先生说:我当然幸福!

接着袁先生,给记者讲起了他的梦。

在他的梦里,水稻像高粱那般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稻谷像一串串饱满的葡萄,粒粒有花生那么大。

他说,这个梦我做过两次呢。然后便笑了。

当时很多人也跟着笑了,不过后来,他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因为袁先生梦里的水稻,大概是《山海经》中的木禾。

——昆仑之虚,高万仞,上有木禾,高五寻,大五围。

种一颗就可以吃饱肚子的木禾,是我们老祖宗做了上下五千年的美梦,同时也是我们以农耕为魂的华夏人民,最浪漫又苦涩的幻想。

而如今这个梦,通过袁先生终其一生的不懈努力,已然实现了大半。

虽然他没有培育出高五寻的木禾,但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挨饿了。

03

神农有梦,名为木禾

袁隆平先生出生于1930年的北平,也就是如今的北京。但在那个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哪怕是一座城市,也无法独善其身。

一年后,也就是1931年。许多人的命运,就在这一年发生了转变。当然袁隆平也不例外。

他跟家人足足在外奔波了五年,才终于安顿下来。

那时的天空中,是没有太阳的,那时的河里,是没有鱼的,甚至那时路边的树,都没有皮。

而那时有什么呢?有一架架刻着红白旗的钢铁巨兽,四处逃窜的难民,以及满地的饿殍。

可以说袁隆平的童年,就是在一路颠沛流离和风雨飘摇中度过的。

因为见过太多苦难,所以他比谁都更向往光明,年幼的他曾发誓,他一定要改变眼前的一切!

即使那时候的他,还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做,但也许名为木禾的种子,在那时,就已经悄然埋进了他的心底。

袁隆平出身于书香世家,爷爷曾做过举人,父亲是大学生还当过官,母亲则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起名该很有讲究,但说来有趣,袁隆平的乳名,竟是父母随意起的二毛,到后来,才改成如今的袁隆平。寓意“国家昌隆,天下太平”。

只不过那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孩子在未来,真的做到了人如其名,以一己之力,成就了祖国的昌隆和太平。

1936年,袁隆平开始念书。

当时他就读于汉口最好的小学,有一次,学校组织郊游,老师带着学生们,去了一个如世外桃源的园艺场。也就是那里,袁隆平做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美梦。

在梦里,眼前的园艺场和卓别林的默片《摩登时代》重合。饿了,伸手取下累累硕果,渴了。黑白相间的奶牛随处可见。

他只是这样想着,便觉得幸福,原来农艺,是这么让人幸福的东西!

悄无声息地,木禾的种子,发了芽。

1937年,卢沟桥事变。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袁父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愈发强烈,紧接着毅然决然的投身于革命。他是丈夫,是父亲,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人。

于是袁隆平和母亲再次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但他从来没有怨过,恨过。即使那时的袁隆平才只有七岁,可他也深知:没有国,哪来的家?

这段经历,在2012年,袁隆平的一封信里有过回忆:

侵略者的肆虐和同胞们的苦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可想而知,那段时光,在当时给予了袁隆平多么大的冲击。

山河动荡中,木禾的种子,生了根。

04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很快,时间来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袁隆平也即将扬帆起航,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上大学。但在走之前,他跟家里闹得很不愉快。

“哎呀,你会后悔的,学农很苦,学医或者理工不好吗?”

袁父和袁母苦口婆心地劝说。

“不,当然不好。”

袁隆平无声地回答。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他始终忘不了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园艺场。于是他用行动证明决心,果断投身学农。

可等进了校园之后,他傻眼了。学农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

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累累硕果,躺着摘不到葡萄,渴了也看不见奶牛。

这里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当空,上半身被晒得汗流浃背,稻田刺骨,小腿被泥水泡到没了知觉。

父母诚不欺他,学农,是真的很苦,可他不后悔。

记忆中的钢铁巨兽仿佛还在头顶,流离失所的同胞,干涸的河流,被扒光的树皮,这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不停敲打着他的内心。

想到这里,再苦也值了。

田间垄内,木禾的种子,有了叶。

但命运啊,总是坎坷。

袁隆平曾在中学时与游泳健将擦肩而过,又在1951年差点参加空军,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木禾有俩次险些夭折。

不过真正的苦难,还要数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

那时的袁隆平跟所有青年一样,满腔热血,壮志凌云,在毕业分配书上,他大笔一挥,写下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豪言壮语。

湖南省农业厅如他所愿,果真给他找了个最偏最远最艰苦的地方——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而这一呆,就是整整十六年。

在湘西的日子,袁隆平时常感慨,他好像离梦想很近,又好像离梦想很远。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他似乎是有点,迷路了。

在这里,他先被安排教俄语,又被安排研究红薯,可这两样工作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于是他做嫁接实验,他在河里游泳,他在田野里,日复一日拉着小提琴聊表衷肠,他也曾爱过一个姓王的女孩子,但结果,是无疾而终。

05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就这样一晃,时间来到了1960年,大饥荒在全国爆发,袁隆平再一次经历人间地狱。

他眼看着同胞饿死,大地荒芜,他不敢睡觉,夜里呜呜的风声,总让他想起失去孩子的母亲,没了妻子的丈夫。

迷雾散去,昏沉已久的木禾醒了,袁隆平想起了他曾做过的梦,也明确了以后的路。

——他要让全中国人民吃饱,他要研究杂交水稻!

但这并不容易,早在1926年,哈佛大学教科书便言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并很快成为国际“公论”

那时的人们看向袁隆平的目光,不像在仰望神祗,而是在看一个笑话,他们说他无知,还“好心”建议他回去重修一下遗传学。

对此袁隆平没说任何话,他正忙着呢。

他正忙着深深的弯下腰,如大海捞针一般,在田间地里,寻找一株雄性不育株。他找了整整三年,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机缘巧合下,他竟找到了一生的挚爱。

1964年,那年34岁的袁隆平经人介绍,与26岁的邓哲结了婚,他们虽是先婚后爱,但并不妨碍他们相知相守,相伴一生。

对此一些人很不理解,在他们眼里,袁隆平就是个空想家,学术不精,为人散漫,还爱做着名为杂交水稻的怪梦。

而面对流言蜚语,邓哲只是笑笑,她相信她的先生,并且无条件的支持他。

袁隆平为此深受感动,同年七月,双喜临门。苦求多年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终于现了身!随后经过一年披星戴月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水稻杂交的可行性。

1966年,一篇震动学术界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横空出世,可就在大家以为日子终于要好起来的时候,异变突生。

1968年5月,就在水稻即将成熟的时候,有人蓄意破坏了袁隆平的试验田,700多株秧苗毁于一旦,这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无异于灭顶之灾!

袁隆平痛心疾首,险些流下热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几天后,5株残存的秧苗几经辗转,回到了他的手上。

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毕竟杂交水稻这条路,太难了啊,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怎么可能一蹴而就?

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袁隆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议,他日以继夜地做了三千多次杂交组合实验,效果却始终不理想。

无数人劝他放弃,可他不信命,他不信泱泱中华要被一粒小小的粮食绊住,于是他静下心来,仔细思索。

也许,可以用野生稻试试?

1970年,海南。

踏过万里河山,终于在天涯海角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株——野败。

1972年,国家将杂交水稻划入重点攻克项目。

1973年,亩产超过500斤的南优1号诞生。

也正是在这一晚,袁隆平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水稻像高粱那般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稻谷像一串串饱满的葡萄,粒粒有花生那么大。他在稻禾下乘凉,耳边有风声来过,有笑声来过,还有颂唱祖国的欢歌不断回响。

第二天他醒了,直奔实验室,他要把这个梦,变成事实!

06

他将一生奉献给这片土地,如今他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让我们记住以下这些数字:

1973年水稻产量500公斤/亩。

2000年700公斤/亩。

2004年800公斤/亩。

2011年926.6公斤/亩。

2013年988.1公斤/亩。

2017年1149.02公斤/亩。

2020年1530.76公斤/亩。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1949年,全中国的粮食总产量,才仅仅4868万吨!

也正是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让袁隆平在面对记者时,毅然决然的说出了那句。

“不可能了!”

是啊,华夏儿女们再也不用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了,但我们有了新的哀愁啊。

如日月星辰陪伴我们的人,却无法如日月星辰一般,西沉又东升,他们去了,就是永远的去了。

2021年5月22日,这天晚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哭着入睡的。

但我猜,我们做了同一个梦。

那是一个有着泥土清香的梦境,在梦里有一个温和的声音,他念着诗篇:

妈妈 我来看您了

你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

妈妈 我陪您说说话

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

在我心里发芽

风吹起稻浪

稻芒划过手掌

稻草在场上堆成垛

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

水田泛出一片橙黄

于是我们顺着声音望过去,在天与海之间,是一株高五寻,大五围的木禾。那木禾的穗比串串葡萄饱满,粒粒比花生还大。

在它的根部,席地而坐一位老者。

那老者如孩童一般笑着,他举起手中金黄的穗,递给他的妈妈。

您看,稻芒!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