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昆虫竹节虫图片

提起日本伊豆市,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小说《伊豆的舞娘》。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1926年完成了这部短篇小说,并因此一举成名。 这部小说是如此的有名,以至于前后七次被搬上大银幕,国内比较熟悉的,应该是1974年由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出演的版本。

看看这两口子,真是神仙眷侣啊。与我同龄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有过这个感慨吧?

但是,今天我们不讲小说,不讲电影,也不会带你浏览伊豆的美丽风光。而是向大家介绍一个当地人,他就是以昆虫竹细工闻名的业余木作艺人——斋藤德幸。

看到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的作品了吧?这就是传说中的昆虫竹细工。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来看一下细节:

所谓的昆虫竹细工,就是以竹子为材料,通过选材、切割、拼合、粘接,从而产生惟妙惟肖的昆虫作品的过程。

传统上,无论是中国,还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各个国家,竹编工艺通常都是以器物为主,偶有物化的表达,也大多遵循着写意写境不写实的做法,少有具像化的作品。所以,这种所谓的昆虫竹细工,实际上并不算是传统竹细工的范畴,而只能算作一种披着竹细工外衣的现代创作。

不过,这不重要。没有传统技法作为根基,却仍然不能掩盖斋藤德幸对于昆虫竹细工这项工艺的开创性贡献。

那么,就让我带你认识一下斋藤德幸,以及他所创立的昆虫竹细工工艺。

斋藤德幸,1967年出生于静冈县伊豆半岛尖端附近的松崎镇,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在这个只有海和山的地方,所有男孩在放学后或在暑假期间去捕虫或去河边玩耍。虽然他不是最喜欢昆虫的那个,但是却很熟悉它们。

自中央工业大学建筑设备设计系毕业后,他入职东京的一家建筑公司从事机械设备设计工作。由于家庭原因,10年后他回乡在当地一家建筑设备公司从事设计教学。由于劳累过度,导致他身体每况日下,通过调整,他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于是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业余该玩些什么呢?

斋藤德幸是家传的竹细工手艺,据说其祖父与父亲都是从事竹细工编织工作。于是他看着家乡的竹林,心里就想,是不是应该用竹子做点文章?

这个路子熟悉吧?

从斋藤身上,再次验证了我以前提出过一个公式:家传 个人兴趣 艺术教育=优秀作品。

好了,关于这个人就介绍到这里,作为一个技术流的作者,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工艺细节上。

一、材料

斋藤德幸所用的竹子种类很杂,其中包括孟宗竹和真竹等竹种。我是北方人,对竹子不太了解,所以就查了一下。原来孟宗竹其实就是毛竹;而真竹,我们应该叫桂竹,在日本这是很常见的材料,练习剑道所用的竹剑据说就是真竹制成的。

实际上,毛竹太硬,并不适合雕刻,所以他使用最多的是真竹,即使细于1mm也不会断,所以用细竹枝制作的昆虫腿才能立得住。

不同质地的竹子被用来表现不同的昆虫,以及昆虫的不同部位。

二、构思和准备

首先,要想表现某种事物,你必须先要充分了解该事物。所以,与许多人一样,他在制作之前,通常是从查阅资料开始入手的。

然后,他会在纸上画出草图,将昆虫的形态分解成更容易表达的线条和部件。

然后再根据竹子不同部分的固有特性,来针对性的制作不同的部件。比如蝴蝶翅膀就适合用纤薄的竹皮来表达。

有时候,他也会参照实物创作——如果他手里有实物的话。

虽然在制作之初,斋藤德幸都会详细测量各部位的尺寸,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他更优先考虑的是昆虫的外观、特征,而不是最精准的比例,这样从视觉效果和细节特征上会给人更好的感受。

三、创作步骤

斋藤的昆虫竹细工都是按照1:1的比例制作完成的。他会将昆虫分为头、身、足、翼四个部分来分别制作,最后再将他们拼装起来。

自古以来,手工创作都是一种对心性的修炼过程。斋藤的昆虫竹细工更是如此。据说斋藤制作一件昆虫的平均时长为80个小时左右。由于单件作品过于耗时,导致至今为止,他的作品总数只有250件左右。

下面我们聊一些技术细节,我会帮大家分析一下昆虫竹细工各部件的制作方式,最后介绍一下斋藤制作昆虫竹细工时所使用的工具。

四、头部的表达方式

斋藤德幸在创作时,最先完成的就是昆虫的眼睛。因为对于任何一种动物来说,眼睛都是最传神的。眼睛像了,那么身体结构的部分就好做了。

所以,看斋藤的作品,有时候甚至能感受到这些昆虫所带有的情绪,这是最出神的地方。

对于眼睛制作,据说他最常用的材料是石头。但据我观察,部分作品中应该也使用了一些豆类和亚克力材料。

五、虫体的表达方式

对于虫体,更有点类似拼接积木,只不过这里的积木零件都需要逐个制作出来。我们以黄蜂例:

首先,取一根竹棍,将尖端处理成需要的形状。

切掉合适的大小,雕刻成预想的形状。猜猜看这是哪个部件?

第二个部件也制作出来了。再细化后,就组装成这个样子:

六、翅膀的表现方法

翅膀主要利用竹子坚韧的外皮制作而成,这种外皮我们好像更习惯称之为竹青。

先用细薄的竹篾条围成翅膀的轮廓。这里应该是采用了烘烤弯曲,然后粘接而成。

最初我认为斋藤的烘弯是用烘烤的方式,但在网友“白了又黑的小红”的提示下,才发现原来用的是电烙铁:

然后,按照图案的曲线,细致的弯曲和粘接,这就是个水磨功夫了。除了需要一些美术功底以外,制作难度倒不算太大。

为了更好的表达昆虫的翅膀,斋藤会给制作完成的翅膀再蒙上一层竹纸,就是这种东西:

它实际是竹子的内膜,具有轻薄的质地和特殊的纤维纹路,能够完美的表现出昆虫翅膀的质感和形态,几乎每一个用户都要求斋藤使用它。但这东西非常难以掌控,用斋藤自己的话说,每一次使用它,手都会累得抽筋。

七、腿足的表现方法

斋藤在表现昆虫的腿足时,充分利用了细竹枝的柔韧性,以及竹枝关节处的自然形态。首先,他会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毛枝。

然后根据竹枝的自然形态,调整自己的构思,以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根据照片显示,他在制作腿足的过程,肯定采用了热弯工艺。其实这也不意外,竹子热弯毕竟是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对于足部的细节,更表面的淋漓尽致:

八、工具

这是斋藤德幸的工作室,这张图让我想起了红衣法师的一平米。

我们拉近镜头,仔细分析一下他使用的工具:

根据图片推测,斋藤德幸的昆虫竹细工所用的工具相对较简单,大致有如下内容:

这张图显示的工具有:小型的手工锯、可换头的刻刀、若干只手捻钻(可以不用频繁更换钻头)。

刻刀和水口钳。

更小的锯

斋藤德幸展示了一下他的手工锯,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种锯的精细度。

琢美的小手磨,他会用这种手磨做细致的表现:

国内更普遍的工具是牙机,我觉得,牙机更容易掌握一些。

这个东西最初让我摸不着头脑,看着像固定的手磨。上面讲过,在网友的提示下我才明白,这是一只电烙铁,专门用来烘弯用的。

可以看到已经弯曲好的竹片。凭心而论,这东西确实比火焰更容易掌控。

最后是重要的耗材:速干胶水,应该是502之类的东西。据他自己吐槽,黄色标签上显示是超快胶,但使用中发现比左边的快胶还要慢。由此可见,制作昆虫竹细工的一个要领就是一定要使用速干胶,越快越好。

九、完整的制作过程

斋藤德幸并没有特意演示过制作过程。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特意查阅了许多资料,找出制作步骤相对完整的一个,为大家展示一下,可能不够细致,还请大家见谅。

首先确定目标,比如这只小蝴蝶;

制作头部

躯干和腿足,五马分尸地放在那里。

粘接组合完成,可以看到背后预留的翅膀接口。

翅膀的制作,骨架制作没有过程图片。这里已经贴好竹纸,两只蝴蝶四只翅膀,我这数学还可以吧?

这是竹纸,很薄很不好玩。

点缀了一点颜色。可以看到边上的模型漆,这个好像是田宫的吧。

彻底完工。这是斋藤早期的作品,相对简单一些,但表现力已经相当突出了。

最后美化一下,然后修图发朋友圈!

十、补充说明及作品鉴赏

由于竹子的表现力有限,特别是色彩表达上的固有缺陷,斋藤德幸通常不会制作那些以色彩取胜的昆虫。比如彩蝶、金龟子等等。同时,由于竹子的厚度有限,也无法表达诸如大型甲虫这样的昆虫,鹿角甲虫就已经是制作的极限了。

斋藤德幸制作过的昆虫种类很多,有蜻蜓、蝴蝶、蛾子、蟋蟀、蝉、天牛等等。但他最喜欢制作豆娘,据说是因为豆娘交配时会围成一个心形,这会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螳螂是唯一一种可以表达强烈情绪的昆虫,当它挥舞起大刀,会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威严。

所有的作品都相当完整,平均每一件作品的零部件数量在300个以上,许多昆虫单单头部就有13个部件。这些部件绝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制作而成,个别作品作用石头或其它材料制作眼睛。

对材料的选择是手工艺制作者的一项必备的技能之一,比如选用弧度合适的竹片来制作昆虫的翅鞘。

或者采用某种特殊的竹子,比如长有碟形竹结的算盘竹,可以用来制作螳螂的头部。

或者用虎斑竹制作天牛。

对于一些带刺角的昆虫,最开始的时候,斋藤德幸是抗拒的,认为没必要表现得那么真实。但是许多粉丝都指出,他应该做得更精细一些,于是他听从了群众的呼声,采用合适的材料作出了合适的表现。

除了单件昆虫以外,斋藤德幸的许多作品都混合了两种以上的昆虫。比如捕食蝴蝶的螳螂:

在真巢穴外面忙碌的假胡蜂:

交配中的豆娘和蚂蚱:

在一些照片中显示,斋藤很享受这样的制作过程,他时常会将一些作品排列整齐,拍成照片分享给大家。

他也经常参加一些展会,出售作品,别问我价格,我也不知道:

最后,分享一些五马分尸图,以供技术流的玩家参考:

估计这家伙的要价不低,不然他手里就不会有这么多存货了。

你看,我都分析得这么细致了,你是不是有一种想亲手试做的冲动呢?

那就把扫帚拆了,把黄瓜架子扒了,开心的玩起来吧!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我是爱侃木头的老严,关注我,了解隐藏在木头背后的故事。

谢谢阅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