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汉武帝钩弋夫人故事什么意思

汉武帝一生宠爱女人无数,而在汉武帝晚年又临幸一位奇女子,并且为汉武帝产下一皇子,并且被立为太子,继皇帝位,他就是汉昭帝刘弗陵,他的生母就是那个被后人叹息的年轻貌美的钩弋夫人,那么汉武帝在选立年仅7岁的刘弗陵为太子时,为什么要狠心杀掉生母钩弋夫人呢?“去母存子”真的是汉武帝害怕“子弱母壮,必乱天下”吗?

钩弋夫人的传奇故事

在汉武帝晚年巡游途中,路过河间地,听说此地有一奇女子,天生手掌不能伸开,一直拳着,汉武帝就非常好奇,让人把女子叫来,女子年轻貌美,非常漂亮,汉武帝就亲自去掰女子的手掌,轻轻一掰,女子拳着的手就被打开了,汉武帝感觉很神奇,便把女子带回宫,并让她住在钩弋宫中,并且非常宠幸他,女子姓赵氏,也称赵婕妤,也被称为“拳夫人”,因住在钩弋宫,又称“钩弋夫人”

亲生儿子被立为太子,是福还是祸?

钩弋夫人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在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怀孕十四个月产下一子,号称“钩弋子”,武帝认为古时帝尧就是因母怀孕十四个月而生下来的,大为高兴,于是把所生之门,称为“尧母门”,在钩弋子刘弗陵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汉武帝常常惊叹小儿子刘弗陵形体堪比一般人长得高大,聪明,并且说长得像自己,对刘弗陵更是喜爱至极,因为此时太子刘据已经自杀,太子之位就空缺了,所以在汉武帝临终前立钩弋子刘弗陵为太子,时年仅七岁,并为幼主选了四位辅佐大臣。

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汉书•外戚传》

在儿子被立为太子后,钩弋夫人的命运会怎样呢?古曰“母以子贵”,年轻貌美的钩弋夫人会升级为位高权重的皇太后吗?咱们看下正史的记载。

汉书的记载是,钩弋夫人跟着汉武帝到了甘泉宫,因为钩弋夫人犯了错误,责备了她,就抑郁而死,之后才立了钩弋子刘弗陵为太子。

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后上疾病,乃立钩弋子为皇太子。-《汉书•外戚传》

史记的记载是,汉武帝晚年居甘泉宫,画了一副“周公背成王的画”,大臣们都知道皇帝这是要立幼子刘弗陵为继承者人了,随后汉武帝严厉责备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哭着叩头请罪也无济于事,汉武帝还是无情得处死了钩弋夫人。之后就立了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是为汉昭帝。

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数日,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史记•外戚世家》

通过史记、汉书的对比,虽然细节记载不相同,但是在选了幼子刘弗陵为继承人时,钩弋夫人确是被汉武帝处死了,年轻貌美的钩弋夫人并没有实现“母凭子贵”,不仅如此,还搭上了自己的生命,不禁让人感到惋惜,那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什么“去母存子”?真的是为了防止“子弱母壮,必乱天下”吗?

我认为汉武帝会为了自己的大汉江山的延续,不惜杀掉一位女人,不管这女人是自己的妃子还是太子的生母。因为汉武帝一生做事非常谨慎,汉武帝爱江山胜过爱美人。从两点分析:

一,汉武帝的亲身经历。要知道汉武帝的皇帝之位经过曲折的过程,作为皇十子的汉武帝本无缘皇位,之所以能当太子,是在几个女人的宫闱之争胜出的,汉武帝太懂得女人在后宫当政的重要和危害了。所以本能反应让汉武帝对女人即宠爱又防范。

二,汉武帝从自身年龄考虑,汉武帝遇到钩弋夫人的时候已经是晚年,60多岁了,而钩弋夫人才十多岁,在立刘弗陵为继承人时,刘弗陵年8岁,这样算下来,钩弋夫人最多不到30岁,正是貌美如花的年纪,自己死后,升级为皇太后的钩弋夫人怎么会一直守寡,他想到了秦王赢政的生母赵姬的乱伦之事,必定心有余悸,愤怒不已,汉武帝认为子弱母壮,女主必定要临朝干政,外戚得势,朝中乱作一团,他又想到了吕后干政之事,大汉江山差点不保,不禁感慨万千,汉武帝为了大汉江山,既然立了幼子,就必定会废了生母,不惜处死钩弋夫人。

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史记•外戚世家》

总结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54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征北战,戎马一生,让汉时期的中国版图达到了顶峰,汉武帝的功劳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汉武帝晚年糊涂犯错杀了太子,仍然能下罪己昭进行悔过,在另选继承人问题上更表现出谨慎态度,为了保全大汉江山,为了避免吕后之祸的重演,事后可以看出汉武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去母寸子”这种残酷的做法,保障了汉帝国的正常运行,但是汉武帝这种冷酷绝情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我认为汉武帝爱美人,更爱江山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