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济南石粉厂

我小的时候(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济南城里还被四周的城墙围着。那时的南门大街分为南门里和南门外,南门里是指从宽厚所街西头向南至南马道街。过了老南门桥向南,就算南门外了。出南门往东就是半边街,(现在黑虎泉上边那条街,因只有路南有住户而取名半边街),当年南门里舜井街有很多店铺:大烟馆,赌场,棺材铺,包子铺、锅饼铺、馄饨馆、甜沫铺、米粉铺等,宽厚所街住的都是高门深宅的大户有钱人家,有名的小王府,魏家大院,张家大院,南门外有“古鉴泉”,靠泉子的地方有家“北天合”酱园,向南路西有个“文陞园”大饭庄,再向南走出朝山街,就是南圩子门外。南门外护城河南岸都是混穷的老百姓,护城河东边有琵琶泉黑虎泉玛瑙泉白石泉,泉眼附近有很多泡豆芽的业户,南圩子门外有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掏粪的,有靠赶马车、抬山轿谋生计的劳苦大众,也有用粮食加工食品的小生意人,那里聚集了很多家做粉条的粉坊。老济南人时兴吃绿豆粉条,煮粉的大锅开水沸腾,忙碌的煮粉人,不停地搅动着大铁锅里的绿豆,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热气腾腾的豆腥味....空地上常常看到凉粉条的架子,两根交叉的木棍,横上一根竹竿,竹竿上挂满亮晶透明的细粉条,宛如水晶帘般规整。说起老济南的“油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油粉”的老济南特有的粥品。,即便是土生 土长的老济南中年人,也许只闻其名而没品尝过它的味道,在笔者旧居的南关流传着:“南关里穷人多,家家安着油粉锅。”“油粉”这种粥品旧时在济南南关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何等的重要地位。它在济南近半个世纪流逝的岁月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像笔者这样的世居济南的也是在五十余年前的童年时期家父在家做过才有幸喝过几次油粉。做绿豆粉条先把浸泡发涨的绿豆磨成糊子,掺水。沉淀在下去的淀粉用来做粉条,飘在上面发酵后混有豆渣的这些灰白色,带泡沫散发出一股酸豆腥味的就是生油粉。生油粉是做粉条的附带物,弃之可惜,真可谓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油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先用食用油把葱、姜煸煸锅,再把黄豆芽稍稍炒一下,然后倒入生油粉,用文火细熬。由于生油粉太稀,最好再加上一些小米以及一些赤豆、豇豆、花生米一起用文火慢慢熬,当油粉熬成稠稠的粥时,再加入一些炸豆腐丁、豆腐丝做配料,少时,再放入菠菜、食盐、味精。这样一锅油粉就熬成了。当香味扑鼻时,揭锅盖观之,汤黏豆米熟烂、彩色纷呈,呈藕合底色,配以黄红绿白彩色,既美观又美味。初次喝油粉,觉得油粉既酸又涩,还带点馊味,很不习惯。但如果多喝上几次就喝上瘾了,油粉酸溜溜的还带点馊味。老济南人对油粉宠爱有加,民间曾广泛 流传“油粉热三遍,酒席也不换”的佳话。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