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地骨皮 中药

中药有故事-地骨皮

丛中的微笑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地骨皮。“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出自《雷公药性赋》)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提起地骨皮,部分朋友可能会表示陌生。但要是说起枸杞子,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知道。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来点当归。”当下流传的一首打油诗更是脍炙人口,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出自《2020中国药典一部》)

其实我们今天谈的地骨皮,就是枸杞根皮。本是同根生,尽管地骨皮不像枸杞子那样拥有极高的人气,但也有自己的传说。下面就讲一个慈禧太后与地骨皮的故事:

相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日突然胸闷,眼睛视力模糊,御医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太后年事已高,火气重,应服些凉药;有的认为,太后脉细、全身出冷汗,用热药为上;还有的说,太后脉微病人膏肓,无可救药。众说纷纭,难以定案。

适值此时,钱将军班师回朝,得到此事,即向御医们说起他母亲也曾患过类似的眼病,用枸杞根皮煎汤服清心明目的事。众御医听罢,一致推荐钱将军所献之方。试之,果然灵敏。之后,太后召见钱将军问“所献是何方?”钱将军暗自思考:在家乡,人们叫它枸杞根,“枸”与“狗”谐音,太后素来多疑,如此误会,必遭杀身之祸,何不另换一个名字,便禀道:“启禀老佛爷,此药名叫‘地骨皮’。”太后听罢:“好啊!把地骨皮都吃了,可以与天地同寿了!将军家住何方?”禀道,“浙江嘉善魏塘子镇”。之后,慈禧就赐此药名为“魏塘地骨皮”。瞬时间,京城药铺都挂出了“魏塘地骨皮”的牌子。从此,地骨皮便成了京城的一种名贵中药。

其实,地骨皮治慈禧太后胸闷眼睛视物模糊之症,也不是钱将军发明的,在我国古代医典中早有记述。如唐代医圣孙思邈《千金方》载:“虚劳客热∶枸杞根,为末。白汤调服。有痼疾人勿服。”

最后,我们再欣赏一首与地骨皮有关的古诗:

赋枸杞

[ 宋 ]蒲寿宬

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

辛盘空芼仙人杖,药斧惟寻地骨皮。

千岁未逢朱孺子,四时堪供陆天随。

霜晨忽讶春樱熟,閒摘殷红绕断篱。

注:

1.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後曾知梅州;《投後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参考文献:

[1] 邢湘臣. 慈禧与地骨皮的故事[J]. 东方药膳,2016(2):5.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