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栀子粿 潮汕

即便算不上吃货,我也很愿意谈一谈吃,以及与吃有关的习俗。谁叫我是一个饿了会难受,饱了会撑着的凡夫俗子呢。我想人类再怎么进化,也还得吃饭吧。有需求就有欲望,有欲望它就是个活生生的话题啊。

一位同事说,她更愿把钱花在食物上而不是衣服上。这是典型吃货们的价值倾向。中国人很重视吃,各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怎能少了吃的?这五一刚过,在广州的人都在叫着热,说夏天到了,同时又总有人提起“端午过,收棉被”的古训。说的是端午节后才不会有不时而来的降温。五一假日没玩够的人又在得陇望蜀地看着端午节了,因为又有一个小长假嘛。

潮汕端午节的食俗除了大江南北都有的粽子外,还有独特的栀粿。这栀子的花啊,就是不少文艺青年挂在嘴边的栀子花,白色的花,非常纯洁,非常芳香。栀粿就是它的果实黄栀子做的。

潮汕有一句俗话“时节做时粿”。小时候可谓是真正的遵循这个古训,就如寒食清明时节到田间山里摘鼠曲草做鼠曲粿一样,端午节前母亲也要在山里摘野生的黄栀子果做栀粿。现在很多人只是在中药铺买。或者掺以其它材料,或者干脆用其它材料代替。

小时候每年都做,每年都吃。但不知为何印象中我却没有目睹这个做的过程。大致就是,把黄栀子捣烂浸泡,滤出汁液掺入到糯米浆中,再倒入炊帕,在蒸笼上蒸熟。

蒸出来栀粿金黄晶莹,柔润。非常有质感。吃的时候用纱线切割出薄片,蘸着糖吃。喜吃的人认为它带有青草香,苦中带甜,凉喉解渴。小时候我却认为它中药味太浓了,那时很怕吃中药,因此并不喜欢吃。看来栀粿的味道也是人各不同啊。但吃栀粿并不只是图好吃,是有功能上的作用的。《潮汕百草良方》记录:栀子,味苦、性寒、无毒、根味淡。内服清热利湿、利尿、除烦、凉血止血、散瘀。端午时节天气正式进入盛夏,蚊蝇滋生,食物易变质。吃栀粿可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有助消化,预防胃肠疾病。

看来栀粿应该只是先人总结出来的一种应时食疗食物,在历史的演变中,固定下来成为潮汕端午节的固定食俗。

食疗应是最高层级的健康之道吧,保持健康于饮食之中。今年的端午节,哪怕身处他乡也要吃栀粿,为了健康也为了念旧和传统,况且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怕吃苦了。

特产特说

❶用纱线切栀粿是一种很美的动作,似雁过无痕,却已是楚河汉界。美味只是美食的一部分,艺术化的过程更添了美食的情趣和内涵。

❷与潮汕有极深渊源的福建莆田地区有一种金粿,做法、形状、吃法都类似,但金粿不含黄栀子,吃的时节也不同,金粿是在中元节(农历七月半)。不知两者是否有着同样的起源。也可能是潮汕的先民居于潮汕的地理气候自己总结出来的食疗方法。总之,栀粿是潮汕地区独有的应节食俗。

文/吴宏业

图片来自网络

------------------

每天与您分享一篇味蕾与心灵的美文,墨香中品味各方美食,漫谈中品读人间百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yishiyisi(长按复制) 遇见更多未知的特产!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