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小山村的快乐

山村小学,我的人生乐园

作者 | 冯恩昌

我临朐一中毕业后,经考试录取,被县教育局分配到当时的大关公社任教。先在刘家营教学半年后,1956年春调入小山村池子小学。这是一个百多户的小山村,位于一道山岭东坡,西来不到山顶看不见村落,西去出村就爬岭。村北靠着发源沂山的汶河,南靠山岭,村东有一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学校在村子最南面,座北朝南三间教室,两小间办公室,院子很大,西和南没有院墙,村里人出坡经过我的办公室门口。这学校的风光,十分优美,也很安静,是我心中理想的一处校园。

一个刚满20岁的青年,孤独一人专做三间屋的“小皇帝”,确实有点胆怯和寂寞。因学校在村稍,自己在学校睡觉有些害怕,家长们便找一个小青年,天黑了就来同我作伴。想不到来到小山村,就像进了春天的花丛,处处事事感到温馨。

一共教着不到30名学生,四个年级的复式班,山里的孩子忠诚老实,非常听话,把老师从心里当父母,又亲热又尊敬,有几个大学生近20岁了,对我这个小青年一口一个老师叫着,那么实在和亲切,有时我都感到脸红。他们遵纪守规,细心关怀老师,有的见我衣服破了,带回家去让母亲缝好,再送回来。他们对老师知冷知热,处处表现出高尚的品德。有的同事对我说:“你在小山村教学真好啊,摊上了一帮好孩子!”

学校离我家70多里路,父母最关心我的吃饭穿衣问题,开始我自己也有点担心,怕不适应吃不好。让我做梦也想不到,头几年由学生家长管饭,拿老师真正当客待。那时正逢生活困难时期,各家各户生活都有困难,山里农家好一点,他们对老师亲热有加,自己吃差给老师吃好,经常吃煎饼,有时吃水饺,晚上还有一两个菜喝点酒。村里有几个学生的爷爷,隔上半月二十天,带着烟酒菜茶,一桌酒席全带着,同我聚会吃饭。对我心理上有着莫大安慰,精神上极大鼓舞,对在小山村教学越来安心。

有一个时期,提倡老师生活自炊,我在办公室外间屋里,安起炉灶自己做饭,开始很犯愁。实践了一段,还成了一件乐事。学生家长们很关心我的生活,出坡下菜园走到学校,就留下一把青菜,也有放鸡蛋、馒头、煎饼的,自己不用怎么大做,就吃得很好。有时我上课回到办公室,不知谁端来一盆鸡黄面还冒着热气,等我快吃。也许山上的水果熟了,一盘红着嘴儿的鲜桃,朝我微笑,诱我品尝。1958年村里吃食堂,到吃饭时间我就去,专桌专菜专饭招待我,我要不去就给送到学校,村里过节杀头猪,都给我留一份。回顾起来,在山村小学待了几年,过了几年好日子,深感山区人们对老师的厚爱,敬仰和尊重,他们的高贵人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村小学,环境优雅,人气旺盛,是人生的理想乐园。虽然教学条件简陋,名气不大,可工作不累,日常生活悠闲,能够安谧舒适的发挥自己的文学爱好。我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爱好的奋斗目标,就是在这山村小学确立的。学写民歌、儿歌在此,向全国某些报刊打开通道在此,成为有些报刊骨干作者在此,实现诗人作家的美梦,在这里诞生。在这深山购来先辈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认真阅读,受到深刻启迪,下决心学习他的散曲小令风格,开始乡土诗的写作,弘扬他的乡情诗风,也在这里开始。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我抓紧备课完毕,便进入自己的写作天地,写了许许多多大跃进民歌和童谣儿歌,还写过不少新闻稿件。在山村教学这几年,我的成长岁月,朴实实惠的平常日子,辉煌了我的青年时代,为我攀登人生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深山的八年教学生涯,是我一直怀念的最美岁月,是青春萌发辉煌闪光的起点,是一生取得成就的桥梁,也是我晚年继续写作,青春不老的一盏明灯,它将鼓舞我永远奔腾不息!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恩昌,1937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