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包拯的待遇

继续讲广东人民的老朋友包拯的官职,期待看包拯千万年薪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一下。

包拯26年的职业生涯,相对来讲是十分丰富的:

他此前在天长县、端州,以及后来在庐州、池州、开封担任知州,即地方行政官员,可以称之为守官,他在京城任监察御史,以及后来任御史中丞,知谏院,可以称之为台谏官;他在大宋"路"一级的平台上任职,担任各路的转运使,负责税赋与漕运等工作,可以称之为监司官;他最后连续的,是他在三司使干的差遣,主要管理财务工作,可以称之为三司官。

包拯仕途从1037年任天长知县开始,到1062年去世,合计26年,据统计累计升官的次数有25次,差不多年年升官。

包拯的监司官:河北路、京东路、陕西转运使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包拯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应该混不开才对,但在北宋时,包拯却积累了莫大的名声,讲官运亨通都不足描述他26年有25次升迁的经历。

包拯为人过于严谨:一般来讲,包拯为人很严肃,他的脸色并不黑,但全天不苟言笑,当时有句话,"包公笑,黄河清",估计是讲他他成天黑着脸,后来演绎成黑脸包公了。包拯有政治洁癖: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廉洁自不必说,即使是由于推荐的一个小官犯了错误,也主动要求承担连带惩罚;包拯在工作期间频繁动摇他人的私利:他在从事台谏官以及转运、财务工作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被他弹劾下台的大官,约30人,一年得七余个,其中不乏朝中大员,连皇亲国戚都不在话下。

包拯的台谏官:累计六年左右,弹劾约30个朝廷官员

包拯这样的性格与做法,如果生活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是在汉武帝时期,估计会象司马迁一样,被割掉小弟弟,司马迁当时仗义为李陵直言,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哀叹道:"哀莫大于心死,辱莫过于宫刑"。

如果包拯生活在明朝,估计他的屁股会被太监打得稀烂,最后死在锦衣卫的大牢里而无人知晓;

如果包拯生活在清朝,对了,他不可能生活在清朝,清朝没有象包拯这样的文官,清朝只有奴才。

包拯的守官生涯:在开封府也就二年不到的时间

包拯能在朝堂中如鱼得水,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他碰到了一个好皇帝:宋仁宋。中国历朝,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象仁宗一样宽厚,宁愿委屈自己,也会让大臣发表意见。宋朝从赵大开始,便立了三个好的规矩:

"天下什么最大?道理最大!"

"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仁宋去世后,从宋朝到辽国,各国皇族与百姓都悲痛不已。

大宋仁义治国,对包拯的宽容度极高

其次,包拯得罪人都是在工作中,公事不带入私事:他在做监察御史时,负责考察各州县的官员;他在做转运使时,核对赋税;他在做御史中丞时,弹劾不臣之事,这些都是属于份内的工作。

这个就要对比一下苏轼了,苏轼也发表意见,但首先是途径不对,自己名气大,诗文传得广,直接就将对国家大政方针不满意的地方,写在诗里发表,还冷嘲热讽,这就十分不严肃了。包拯的弹劾都是在公文当中,不带个人色彩,这点与苏轼有本质的区别。

然后,包拯如果弹劾一个人,一定是弹劾到有结果。他弹劾张尧佐时,一连七弹,同时发动台谏官集体作战,还会为皇帝找下台阶的办法,这是大智慧。

苏轼不行,苏轼只管提意见,皇帝不采纳了,他就来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走人避开。这样做事有头无尾,看着是潇洒,但其实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益处。

最后,包拯对自己要求也很高。先对自己高标准,要求别人的时候也能理直气壮,人家也服气。

三司使主官,号称"计相",地位很重要,包拯先把三司使张方平弹劾下台了。过不久,又把继任三司使宋庠也给弹劾下台了。仁宗一看,找不到合适人了,就对包拯说"要不爱聊试一下三司使"?包拯一直也干这个,原来要答应的,结果欧阳修讽刺包拯:"你把两任三司使赶走了,原来是要给自己留位置啊"。可把包拯给气坏了,不上任了。后来仁宗请了几次,过了好久,包拯才上任。可见,包拯心里容不得自己有一点瑕疵。

包公相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