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西安周代遗址

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发掘报吿

《考古学报》1959年02期 唐金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一、发掘经过及地层情况

遗址位于现西安市郊的西北部,东距玉祥门约1.5公里,北距汉代长安城故址约1公里余,南邻大也也(图一)。遗址在未发掘之前,地势略高于其周围的一般地面,中部是一个不规则的大土堆,其南北长180,东西宽约60余米,中部最高处约5—7来,当地的人们把它叫做"冢屹幡''(图版壹,1)。

这个遗址在1956年7月中旬,为陕西省文管会所发现。当发现时遗址上部的文化层和部分遗迹,已被建设施工中平整地面推毁约三分之二,露出了土坯和夯土墙。陕西省文箜随卽派工作组前往发掘。1957年3月中旬,交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硏究所西安硏究室继续进行发掘。前后参加发掘工作的同志有李涤陈、卫大信、张瑞基、冉宪复、唐金裕等同志,另有陕西省文管会田醒农、雒忠如、王玉淸三同志协助。整个工作自1956年7月27日开始,至1957年10月15日结束。共发掘面积6678平方米。

整个发掘工作是配合基建工程进行的。根据施工的急缓,先从保存较完整的中心建筑遗迹开始。由于上部文化堆积层和部分遗迹被破坏,东面一部分建筑物又被一条晚期的河渠所打破,因此对这部分的情况不太了解。建筑遗址里面,堆积着被大火焚烧过的建筑材料,如变成火红色的瓦片、土坯块、钮烧土、木炭渣,以及因火燄高度集中以致瓦片、土坯被烧燃的残渣和一些倒塌的残赃断垣。看去只见一片红色,火烧过的情景犹了然在目。堆积厚度0.2—1.8米。围墙、四门及配房、圜水沟等建筑遗迹,除了部分被鹿代砖瓦窖坑D和近代墓葬所破坏外,一般保存较好。牝门则在施工中遭到破坏。

围墙、四门及配房的文化堆积共分四层:第一层系耕土,厚0.15—0.3米;第二层为近代扰乱层,土质较紧密,色黄褐,内含少量素面瓦片和近代瓷片,厚0.5-0.62米;第三层系路土层,只在四门过道中发现,为遗址毁弃后经过人们在上面走踏而形成的,土质坚硬,色黑褐,厚4—8厘米;第四层为遗址的遗物堆积层,出土有红烧土,包含物有绳纹瓦片、瓦当、铁钉、木炭灰渣及残砖等,土层厚0.3—0.42米。

圜水沟的地层堆积可分三层:第一、二层与围墙、四门及配房相同;第三层为沟内堆积层,土质松软,色灰褐,接近沟底为黑色的淤土,包含物有长方砖、石板,已扰乱,仅两壁部分砌砖保持原状。

二、建筑形制

发掘结果,了解制固建筑遗址的规模宏大,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心建筑物;第二部分为围墙、四门及配房建筑;第三部分为圜水沟。它们的关系是:遗址的中心为中心建筑,在一个圆形夯土台上;中心建筑的四周是一个方形的院落,它的四角各建有曲尺形的配房,各配房的四面的中距又有东、西、南、牝四门的建筑,配房的外侧又有围墙与四门连接,整个构成一个方形建筑体,位于方形夯土台上;在围墙的四周又有一圆形的大圜水沟,在大园水沟的四边正对四门处又有长方形的小圜水沟。这就是整个建筑遗址的建筑平面布局情先(图二)。

(―)中心建筑

中心建筑是在一个方形的土台正中部。土台南北长205,东西长206,高1.6米。土台的上部是夯±o中心建筑物的地基是一个圆形夯土台。夯土台的上部直径62,底径60米。地基高于院落地面30多厘米。其构造是,在所要建筑的地点及所需要的面积处,先掘一个圆坑,坑壁略成弧形,经硬实后,再在坑内塡土,夯筑成一个圆台基,再按照平面的布局挖出室内的空间,留出墙壁,再挖柱窝。从居住面至夯土底深为2.9米。中心建筑的平面似“亚"字形。方向正南北,南北通长42,东西42.4来。正中是个大方形的夯土台,南北长16.8,东西长17.4,残高1.5米。按其四周建筑的布置,夯土台原来很高,推测高台上面原有楼阁式的建筑。在土台的四角,各有方形的小夯土台两个,大小相同。这些小土台可能是帮助建筑物在转角地方角柱加固而筑成的,也可能上面原有小楼或亭阁的建筑。在大夯土台的四周有东、南、西、北四堂建筑(图三;图版壹,2)。北堂出抱厦四间,其他三堂毎面出抱厦八间,每边通长24米。在抱厦、厅堂以及廊屋转角处都用两个柱础(图版捌,2),如果两个转角相邻处则用四个(图版捌,1),其中只有一个转角是用一个大柱础的,但它的大小却相当于两个小柱础。这种在转角处使用两个柱础的作法,是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建筑上还不能解决转角的复杂结构。南北两堂柱础都用白石,石质细腻;东西两堂则用靑石,质粗而体积也较小。

1.北堂建筑分抱厦与厅堂两部分(图版贰,1)。

(1)抱厦

抱厦四间。间距3米。方砖铺地。方砖每边长32.5,厚4厘米。檐柱础方形,东西两头有二斜坡,通过二斜坡与东西两小屋相连。小屋间宽4.1米。斜坡与小屋作硃红色泥地面。斜坡5度,宽1.5米。坡与砖面及与小屋相邻处各有一道小槽,宽12-20,深18—20厘米,里面有烧过的木炭灰烬,系当时的门槛或木板墙的下坎。西头小屋西边有门一道,宽1.1米,门外有一条斜坡路通往外面。路与门同宽(图版柒,6),上有路土,证明曾被人通行过。

抱厦与厅堂之间有土坯墙一堵,墙宽0.42,残高0.4—1.2米。向外倒塌。墙内砌柱。柱础有长方和正方两种。长方形柱础长60—70,宽45—60厘米;正方形柱础每边长36厘米。此外,还有一种柱础,一端方形一端圆形的,通长1米(图版叁,1),石质有白石和靑石两种。部分柱础上面留有烧毁的木炭烬,成圆状,直径55厘米。在砌柱的土坯墙断面上留有半圆形凹痕,可见木柱的一半嵌入土坯墙中。从平面结构来看,门是在二柱间再加二边柱,此边柱起抱框的作用,可以按照门的宽窄调整柱与边柱间的距离。

(2)厅堂

厅堂中列柱两行,分为三间,间距;5米。圆柱础直径60厘来,表面制作光滑,经火烧后已剥落(图版柒,3)。厅堂的两头各有门一道,与东西两小屋互通。小屋间宽3.2米,可能是作储藏室之用或楼梯间(图版柒,2)。地表面都作红色泥面,打磨光平,经大火焚烧后部分变成砖灰色,未烧到的部分,尙保持原来色度,极为鲜艷。后墙是夹墙,用三层土坯垒砌而成,宽l.l*o夹墙紧邻夯土台,丁头外露,中层顺砌(图版槩,4)。土坯长44,宽22,厚10.5厘米。厅堂每间之中,又加一柱。柱砌夹墙内,柱洞方形,是先砌好了墙,然后在所要安立柱子的地方掘出柱洞(图版贰,2)。东西两屋,通过廊屋可进入东西两堂的厅堂北头的小屋。廊屋宽1.2来,作曲尺形,前壁系土坯墙,后壁则利用小夯土台为壁(图版柒,5)。

墙的结构,分土坯墙与夯土墙两种。土坯牍又分单鉴夹墙两种。在夹墙下部中间出现烧毁的木炭灰烬,里面原有木板的设置,是为维护夯土台的坚固或作隔潮湿用的。墙皮分三次构成,先用麦指泥打底,分两次抹成,厚4—4.5厘米;再抹一层谷売细泥,厚1厘米;然后在表面刷白灰,薄似蛋売。脏脚部画一道紫色边,宽4厘米。夯土墙是利用小土台壁作的,基部宽于墙面3.5厘来。墙皮里面印有高粱秆编扎的排架痕迹(图版拾,3、4),里面有烧毁的灰烬。由于板筑土壁的墙面光滑,不易搪采墙皮泥,因而用棕绳编扎高梁杆殊架,拿铁钉钉在夯土墙上,每个铁钉之间的距离是上下40,左右24厘米。编扎排架,为了防止渥坏,而使用较粗的棕绳。这样在土墙上施一层高粱秆排架,使抹泥易粘,坚耐性较强,且有防潮湿的作用。墙面刷淡色红灰。墙皮厚度和层次与土坯墙皮结构一样。

(3)地基结构

地面为红色细泥,高于砖地面20厘米。表面作得光滑;之下是一层细泥,厚0.1—0.2厘米;细泥之下又是谷壳细泥,厚2—2.5厘米;底层是草泥土,分两次拣成,厚2-2.5厘米。草泥之下用六层土坯平垒砌成,共厚76厘米。在第四层土坯下铺木炭烬,厚0.5厘米;第五层土坯下铺草蘑,已朽成灰,但痕迹尙存;第六层土坯下又铺木茨一层。在夹墙脚下部木炭块较大,厚2—4厘米,再下垫细砂一层,厚35—60厘米。细砂之下是夯土,厚1.5—1.7米(图三,B剖面)。夯土坚硬,系用小圆鲤平夯,芬印直径5—6厘米。夯土每层厚7.7—10厘米。接近自然土的夯土层里夹杂有细砂。

铺地砖的地层,为地砖之下有一层塡土,厚3—4厘米,系铺砖时所垫的。其下有六层土坯,共厚65厘米。土坯之下又是夯土。土坯墙不另设墙基,直接从地基的夯土上垒砌而成。每一个柱础都有基脚,比础石大一倍,较一般夯土坚硬。因建筑物塌毁的压力过大,致部分地面塌陷,形成高低不平。

2.南堂建筑(图版叁,1)

(1)抱厦

南堂抱厦与牝堂抱厦略有不同。依檐柱础计算,布局应为八间,间距为3.1米。方砖铺地。南堂厢房(敞厅)西北角置有空心砖两块(已残),其位置相当于北堂西头小屋门外的斜•坡路处。空心砖长1.25,宽0.36,厚0.19米。抱厦与厅堂之间有土坯墙一•堵,宽42厘米,有门三道通入厅堂与小屋,门宽1-3米。

(2)厅堂

分四间,二明二暗,各有门相通。中部两明间,间距3.4米,两边暗间各宽2.75米。东西两头各有小屋一间,宽3.65米。中间为1.6米宽的夯土墙与两暗间相隔,墙与夯土台相邻处有1。厘来宽的小槽一道,内有烧毁的木烬,是为维护土台坚固或隔潮设置的木板。

(3)地基结构

它与北堂略有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泥地面下部土坯各层中没有铺木炭和草荐,在第六层土坯下垫有一层木炭,厚1—2厘米,木炭下垫细沙,厚25—35厘米,其下是夯土。

3.西堂建筑(图版叁,2)

(1)抱厦

八间,间距3.1米。方碑铺地。在南头内侧置空心砖一块(残),东西顺放。抱厦与厅堂之间也有土坯墙一堵。墙内砌柱,柱础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全系靑石作成。有三道门通入厅堂。门宽1.3米。凡有门处都有烧毁的木烬痕迹。门槛有一道小槽,宽为15厘米。

(2)厅堂

堂内列柱一行,分为五间。柱础圆形,直径40厘米。红色湿地面高于抱厦砖面15厘米。正中三间,间距5来。南北两头小屋各宽3.3米。北头小屋有墙一堵与正中三间相隔,有门一道通入。厅堂再向内有六间小暗室,由三道门入。门宽0.9—1来。南头两间有墙一堵与北四间相隔,可能是楼梯分位,由这里上楼正是从西南入的分位。暗室后面也是三层土坯夹墙,与夯土台相邻。厅堂南北两头的小屋,各通过廊屋。廊屋宽1来,与南北两堂西头小屋相连接。

(3)地基结构

西堂地基较南北两堂结构简单。在红色泥面下,系用八层土坯垒砌成,共厚0.8—0.85米。第六层土坯下铺荐一层。砖地面下有六层土坯,厚0.6—0.68厘米,在第四层土坯下铺藤一层,与泥地面第六层土坯下铺芯成平行。土坯下为夯土,厚1.55-1.85米(图三,A剖面)。其他,如墙与墙皮的结构,与北堂相同。

4.东堂建筑

东堂被应代河渠所打破。河渠宽15.2,深4.7米。渠内出壁钱两个。厅堂和南北两堂东部建筑都被破坏,仅存抱厦2米多宽。从淸理出残存砖面及檐柱础观察,东堂抱厦八间的建筑形式全部与西堂同。

(二)围墙、四门、配房

1.围墙

大围墙位于中心建筑外围。四边等长,每边长235米。围墙四边距中心建筑各96米。墙为夯土作成,残高15—30厘米,上宽1,基宽1.8,基深1.2米。墙内砌柱,柱础作方形。墙脚内外各有40厘米宽的防水坡(图版玖,5),亦夯土作成。坡下用砖砌出滴水沟,距墙0.5,沟宽0.2米。从残存现象观察,围墙顶部似有板瓦覆盖。

2.四门

在每边围墙的正中部各有一门。每门距中心建筑81.5米。除北门在工程施工中遭到破坏外,东、南、西三座大门都作了发掘(图四;图版肆,1、2)。东西两门保存较好。门洞地面低于中心建筑物的抱厦砖面1.5米。南门被破坏较大,只淸理出门洞及部分夯土台和石子路(图版伍,2)。

这三门的大小结构,形式都相同,因而推想北门的建筑结构也应一样。建筑情况是每座大门中央有一门洞,长12.5,宽4.5米(图版伍,1)。在门洞中央安门板的地方有木质门槛,已烧毁,槽内有木炭灰;槽宽40,深32厘米,长与门洞宽等。两端有门框柱,把门洞分成内外两部分。四角和中部两边共有柱础六个,础形为上圆下方。门洞两旁各有夯土台(参阅图版伍,1),夯土台残高22厘来,中间有夯土墙一堵,与门槛成直行,墙宽1米,把夯土台分成内外两部分,外台面积为7.65X 5.45,内台为7.65X5.5来。四边有墙。靠围墙的两边是夯土墙,宽。.9米。余两边为土坯瞩,宽0.2米。土坯与土台之间有一道小槽,宽8厘米,内有木灰,为原有木板设置。土台四边有柱。柱砌墙内,柱础有•长方形与正方形两种:长方形柱础长35,宽30厘米;正方形柱础每边长35厘米。每个土台内外各分三间,间距2.7米。四边下面为方砖铺地,门洞两边铺砖,宽1.2米,外门洞外边也铺碑,宽1.6米。内门洞与土台下面铺碑两行,中间有一条龟背形的石子路,宽80,高于砖面3厘米,石子路的两边砌有竖砖一行,用以护住石子。石子路分四段,与门洞对称的两段成曲尺形,向斜坡路方向拐去。在四段石子路之间,间铺有三段砖铺地,靠边的一排砖面有回纹,纹饰面向下铺(图版拾,Do正中一段铺砖面与门洞对直,宽2.5米,两边两节宽2.1米而与斜坡路相对。坡路上铺有小凸方格纹砖(图版拾,2),砖为正方形,每边长34,厚4.5厘米。路两边砌有贤砖作沿。距两斜坡路的两头3.2米远,各有空心砖台阶一块,已残成碎片。从复原的空心砖看,其长为1.44,宽0.81,厚0.24米。斜坡表面铺细沙一层,厚3—3.5厘米,原为铺砖时所垫。坡面宽4.8米,坡度为17度(图版伍,3)。

地基结构:门洞地面系红色泥面,表层用谷売细泥抹平,厚1.5厘米,下为草泥土,厚3厘来,再下为30-35厘米厚的夯土,质量较差,不甚坚硬。斜坡表面铺沙一层,沙下有塡土一层,厚15厘米,再下为夯土,厚1—1.2厘米(图四,A、B)。在西门斜坡表面上只铺一层细沙,厚5—8厘米,沙下为自然土。这是因为原来的地势西部高东部低,因祈东门的斜坡至中心建筑的院内都有厚薄不等的夯土,质量不高,没有斜坡部分夯打坚实。

3、配房

围墙里的四隅有曲尺形配房,距墙远3.85米(图五;图版陆,1;图版捌,4)。毎排配房距大门44米。配房前面无墙,是为敞厅,每边长47米,后边有夯土墙,长52,墙宽0.6米。从檐柱排列观察,每边10间,间距4.7来,房的两端各有夯土墙一堵。房内泥地面与门洞地面结构相同,只是草泥土略薄一些。前檐柱外铺砖两行,中间为石子路一条,宽72厘米,砖与石子路面在敞厅尽头成曲尺形,与房宽度等齐(图版陆,2;图版捌,3)。转角处的石子路与铺地砖结构非常精致(图版捌,5)。斜坡脚下部与铺地砖相邻处砌有边沿竖砖,坡面有乱砖堆积,砖下有沙一层,此乱砖原为铺在坡上面的,遗址被毁后砖被挖掉了。出土完整的砖,长66.6,宽33.8,厚4.5厘米。砖的两端钻有小圆孔,孔上有铁锈,其用意或许是因为坡面的坡度较大,舗砖不易稳固,所以才在砖上使用铁钉接连。坡宽2.4米,坡的斜度为12度。坡为夯土作成,厚1.2米。配房内的柱础,只用一般有平面的河光石代替,未曾加工。出土瓦当也比大门的瓦当要小些。足见不同位置的建筑物所用的材料是有区别的。

在配房斜坡上的东南角院内,淸理出箧代水井一座,井口深0.4,井口至底5.8米,井作圆形,直径1.38米。井内上部塡土为灰褐色,厚1.1米,其下为黄褐色土,底部为一种黄泥夹沙的淤土。里面出土有灰色陶罐、残筒瓦,筒瓦与遗址内出土的一样。井底部系用陶制圆形井圈二个重叠砌成,每个圈直径1.2,高0.34,厚0.04米,表面有绳纹,里面有豆点纹(图版玖,4)。

(三)圜水沟

在围墙的外面有圜水沟。沟相距东西两门56.5,南门54,北门43来。沟为圆形,其直径东西368,南北349米。水沟与四个门相对处又各围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水沟,北边的小水沟与一条宽21,深3.8米的由西向东的河渠相通,圜水沟的流水出入于该河渠。其余三个小水沟与大圜水沟相通。东西两小水沟长90,距大圜水沟27米,南北小水沟长72米o地表面至沟的口部深1.5,沟口至底深1.8,沟的两土壁宽1.8—2米。沟用长方砖垒砌,从残存的砖面看,是最下部分为三层顺砌,丁头外露,以上各层顺砌,不露丁头。砖素面,长37.5,宽18,厚9.2厘米。砌砖两壁构成沟的内宽为92厘米。在四个大门相对的小水沟内的乱砖上,乱堆置着石板。石板为靑石作成,甚粗糙,长1.08,宽0.63,厚0.12厘米,一边有裁口缝,缝的边宽2.5厘米。根据出土位置推测,石板原系盖在水沟上面的(图版玖,1—3)

三、出土遗物

遗址发掘出土的遗物,除大量的绳纹瓦片外,其他遗物较少,计有瓦、铜、铁三类。

瓦类

分板瓦筒瓦两种。板瓦表面有斜绳纹,里素面,厚1.7—2.3,宽49厘米。筒瓦表面有直绳纹,纹印细而深,里面有粗布纹,长51—56,宽16.5—18.5,厚1.5—2.1厘米。瓦的大小厚薄均不一样。瓦当出土38个,圆形,素面,直径18.7—19.5,厚2.8—3厘米。大瓦当出于大门内,小瓦当出于配房。中心建筑内只出一块残云纹瓦当(图六,6),和残陶盆口沿数片,上面有回纹(图六,5)。

铜类

五铢钱5枚;中心建筑西堂出3枚(图六,1,2),西门门洞岀土2枚(图六,3、4)。郭直径2.6,方孔径1,边厚0.15厘米。

铜鑛3枚;西门出土2枚,北门东边配房出士1枚。表作三稜形,三边有刃,前锋稍圆曲,挺附圆形铁杆,鑛长3.7,杆长24.3厘米。

铁类

铁钉各建筑内都有出土。形状分两种:一种为圆杆,钉头圆盖,通长38,杆径0.15厘来;另一种为方棹弯头,通长15,杆径0.8—1厘米,这种钉只在中心建筑内出土。

铁刀1把。残长15,刀背厚0.3厘米,一边有刃。

四、结语

这一遗址的发掘,由于建筑的木构部分早经烧毁,它的楝架结构无法详细得知,仅就中心建筑的残墙断垣、柱础、围墙、四门、配房与圜水沟等的布局位置,对全部建筑体系复原了较完整的平面结构。从全部遗址中出土的绳纹板瓦、筒瓦片、瓦当、空心砖、几何纹花碑、五錬铜钱等遗物观察,都是属于婴边时期的。大门结构也与西安西郊曹家堡汉代建筑遗址的相似。

西汉最高统治者在长安城南郊有过不少建筑,我们所发掘的这一座到底是甚么建筑,这是大家所关心的。我们从建筑形制和建造地点作考察,初步判断它可能是"辟废"。理由如次:

从建筑形制看:

"(元始)四年三订安选公(王圣)奏立明堂辟廨。应劭曰: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明堂上圜下方,八窓四达,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八窓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重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旬,七十二牖法七十二候(要冻实戛作“雨"),辟础者,象璧,圜之以水,象教化流行。

又驻蔡邕明堂户令范:

“事之疝蓦成取其宗祀之貌,则曰淸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崇则曰太室;取其鄕明,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大学;取其四面周水圜如璧,则曰牒摩。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

我们所发掘的中心建筑部分,它的全貌,尙有待专家硏究、复原。但确认为这是一座垦仪礼性的建筑,则无疑问。至于论述古代各种仪礼性建筑之形制者,诸书互异,皆不可全信。垒认为所谓各色各样的仪礼建筑,无非是“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王国维也认为:“明堂者,古宫室之通制也。‘'(麒势埜卷三臾営压唯野)似较可信。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只在中心建筑部分去做推破呉希一点巍痴濡姜赢的,卽自奏汉以降,凡提及“辟废“建制者,无不谓其''四面周水,圜如璧“,这和我们发掘的大围墙之外的圜水沟的形状,恰相符合。

再从发现的地点来看,按M灵图:

"汉辟鹿在长安西北七里;"

按奠兴系指唐长安城而言。意思是说"箧辟屣在唐壁县廨之西北七里处",揆之本遗址的赢,颇合。又按水经注卷八渭水条:

"(渭水)东合昆明故渠……又东迳是蕤南,东迳陆南,旧引水为辟糜处,在县兴路门东南七里。

北魏的长安县鼎路门,卽汉长安城的安门。安度今犹残存,证之亦合。圜水沟的引水

1)杂忠如:西安西郊发现汉代建筑遗址考古通讯1957年第6期,图版玖,2°渠可能就是墅故渠。

又按唐韦述两唤耕鬼:

“普宁坊,漏藏通开远门,坊西街有莲太学余址,其地本长安故城南安门之外焉。次东汉辟摩,汉元始四年所立。

普宁坊在唐朱雀街西第五街卽唐城西城内第一街的牝起第二坊。而本遗址的东面约1100余米处(现在的任家口与潘家庄之间,参见图_),正是唐休祥坊东南隅万善尼寺处D唐城西城基又恰恰压在本遗址的中心建筑西堂之上气这样,本遗址的东半部适在萱宁坊之内。证之醪缨所载,亦颇符合。

以上所述,尙有待于进一步硏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