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深圳福田必吃的美食

记忆中的年味,无论时间如何变迁,儿时年的味道,总是伴我一路成长。过年时候穿新衣、贴对联、团圆饭、走亲戚、压岁钱都历历在目。自始至终每一年期盼春节了,最期待的终究还是那些“年味小吃”。

萝卜粄

萝卜具有消痰化气的功用,味道清甜而价格低廉,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用萝卜丝和粘米粉做成的萝卜粄,是客家人年节特有的年糕之一。

艾 粄

客家人清明节必吃的是“艾粄”。艾是一种野草,艾草与糯米粉搓揉做成的就叫艾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是艾草最鲜嫩的时候。艾草长在田头溪边,叶子像菊花的叶子,味苦。采了它煮熟,用刀的背面剁烂后放到糖水里煮沸后与糯米粉搓成粉团,再弄成薄薄的圆圆的面皮,里面包了黄糖和花生末,做成三角锥形状,放在用蕉叶垫着的蒸笼里蒸熟,别有一番风味。

眉豆粄

作为客家人,不会不知道眉豆粄是何物吧?

眉豆为褐红色豆,成品有点像三明治,上下两层为糯米糕,中间为一层熟眉豆。上层白糯米上还撒一层芝麻和虾米。一蒸出来就是用像车轮子大小的一大块出来。要一块钱的就割一小刀,二块钱就割大点。

大笼粄(年糕)

北方人称“年糕”,客家人称“甜粄”,“大笼粄”是惠州民间对其的特称,是用大笼蒸煮之谓。

大笼粄被称作“年糕”,当然就是过年的专用食品了。由于过年多用它祭神、祭祖、祭灶君,所以被视作是过年的祭祀食品。大笼粄是过年的食品,民间习惯在蒸好的大笼粄上贴一张小红纸,以作祭品,或相送亲友。

沙糕粄

沙糕粄的制作讲求粘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搭配,一般为三成粘米粉七成糯米粉,行话称“三破七”。

沙糕粄在惠州以外的地方极为少见,属于惠州的特色传统小吃。惠州民间时有上市的沙糕粄,旧时卖者往往习惯将粄隔顶在头上沿街叫卖,为古城风情一景。民谣唱道:沙糕粄,卖死无转本,头拿顶到损,脚趾仔行到短。

糖 环

所谓糖环,顾名思义,是一种味道香甜、外形成圆环状的客家美食。

油角仔

在博罗过年,油角少不了。以前,离春节还有十天廿日,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开开油镬炸些煎堆油角,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米 橙

米橙,光看名字,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是一种在博罗代代相传的传统美食,也是客家旅游特产。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些米橙过年,俗称“打米橙”。除了作为拜神祭祀品,自己享用、招待客人以外,还作为上好礼品敬送亲朋好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很少人家还会自己制作这种传统的小吃。

煎 堆

客家人过年时传统的自制年货,取意“团圆、圆满”。外酥脆内绵软、香甜可口,客家人习惯佐以客家酿酒,特别是刚出锅的煎圆和酿酒的香气四溢很好的融合一起,甜度纯正;平时冷掉了还是很好吃,但建议蒸熟,这样会更香软柔韧有嚼劲。

打米饼

为什么叫打米饼,不叫做米饼,我想是因为米饼在最后成形后需要用木棍把米饼从模具中轻轻地敲出来吧。一个“打”字,把做米饼的过程形象地体现了出来,同时也蕴含着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之情。

打米饼要有饼模,饼模有各种造型,通常 是圆形的,饼模刻有各种字:如吉祥,如意,平 安,福等字模。

蛋 散

蛋散在博罗也是很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它用面粉、鸡蛋、黄糖等搅拌到一起,搓成面团,在一小面片中间用小刀割一下,再拿两头的面片穿过中间刀口处,就形成了一个小结、或一朵花的形状,再放到油锅里炸,松脆可口的蛋散就出炉了。蛋散是博罗人过年特色小吃里不可缺少的,好吃之余又寓意家庭和睦、融洽。

雪衣花生

雪衣花生,可能很多人已经很陌生了,发布君也是想了很久都记不起这个小吃叫什么名字。在我们博罗,这款小吃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白鸽shi。

离春节也不远了,今年过年回家一定要陪爸妈一起制作或品尝这些传统小吃,这是属于爸妈记忆中最美味的年味,也是爸妈传承给我们的舌尖上的回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