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哭,给你买个皮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小蒲团儿,门口坐,瞅着门外大雨落。波螺儿波螺儿你别破,我叫你声好哥哥”……在青岛方言大赛自由发挥组众多作品中,门秀山老先生的音频作品别具一格,他用青岛话说了几段青岛老童谣。据门秀山老先生介绍,这些童谣都是他多年间走街串巷、翻阅资料搜集整理来的,共搜集了100多首,都很有青岛特色,用方言读出来就更有味道了。 老童谣像老照片 今年70岁的门秀山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位儿童文学作家,尤其专注于童谣领域,搜集和整理青岛老童谣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新童谣。“童谣即儿歌,是很多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类型,就像百灵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陪伴他们度过童年。”门秀山说。 据门秀山介绍,童谣流传于乡土之间,口耳相传,地方气息浓郁。在青岛有个人尽皆知的老童谣:“一二一,一二一,爸爸领我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上了学校考第一。”这首儿歌流传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青岛市区,“街里”指的是当时中山路一带,那时候商店太少,买东西要到中山路去。今昔对比,可见岛城变化巨大。“小大嫚,好大脚,扑丫扑丫上了坡。拾起麦子,蒸饽饽,看看大嫚吃多少。”这首童谣流传于即墨一带,表现出女孩们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自豪。“大嫚儿”是青岛人对“姑娘”的称呼,“扑丫扑丫”是拟声词,“上了坡”、“蒸饽饽”都是青岛方言里的说法。 童谣往往借助儿童的口吻,因此充满了天真童趣。旧青岛有首描述小孩子观雨的童谣:“小蒲团儿,门口儿坐,瞅着门外大雨落。波螺儿波螺儿你别破,我叫你声好哥哥。”据门秀山介绍,“小蒲团儿”是用玉米皮编制的坐垫,孩子们坐在门口观雨,“波螺儿”用来形容下雨时地面上泛起的水泡儿,“水泡不要破才好看啊,这是小孩子的单纯的希望,所以才说,你要是不破,我叫你声好哥哥,‘哥’在青岛话里读成‘guo’”。 也有些童谣记录了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门秀山曾遇到一位迁居台湾的青岛老乡,八十多岁时回青探亲,乡音未改,谈到乡土儿歌时,顺口便吟出当时一首广为传唱的儿歌:“日本话,不用学,再过三年用不着”,可见当时人们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之情。 “老童谣就像老照片,它们能反映历史,也能定格历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秀山说,“但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很多童谣渐渐流失了,非常可惜”。因此,门秀山把“抢救”青岛老童谣作为自己的重要事业,上山下乡,走街串巷,从当地老居民那里搜集,也从图书资料中搜集,针对不同版本用词用字的区别,再参照青岛话特点进行整理,现在已经搜集并整理了100多首。 参赛传播老童谣 在搜集和整理老童谣之余,门秀山还创作了一千多首“岛城新童谣”,将青岛特色融入其中。“风娃娃,笑哈哈,海面上画图画,不画鱼不画虾,画什么?雪浪花!”生长在海边的青岛人对这样的画面肯定都不会陌生吧。“儿童的歌谣,时代的声音”,在门秀山看来,童年时代的歌谣会让人终生难忘。温习老童谣,可以使人们回归从前的岁月,创作新童谣,则是对当下的一种记录。 童谣应该被搜集,更应该被传播。门秀山认为,搜集并传播青岛地区的乡土儿歌,是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对丰富青岛城市文化的内涵有重要意义。门秀山长年从事童谣的教学,搜集或原创作品曾多次被编入图书,退休之后经常去学校、社区讲座,也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老童谣。在他看来,参加这次方言大赛是对青岛老童谣很好的传播。 门秀山说,这些老童谣反映的青岛的风貌、青岛人民的生活,既然是乡土儿歌,是民间文化,“就是要土生土长、土里土气才对味,所以用青岛话来说才更有味道,参加方言大赛,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方言传唱老童谣,能唤起人们久远而亲切的童年记忆”。 门秀山搜集整理的青岛老童谣 王小二,去赶集, 买个萝卜当成梨。 咬一口,齁辣的, 回去换个带把的。 这首儿歌流传于上世纪50年代,教给儿童生活知识。萝卜和梨子,外形有相似之处,小孩子容易混淆。但是只要尝一口,就能分清了。梨子酸甜,萝卜味辣。“齁 ”字乡土味很浓,是“很”、“非常”等意思,换成别的字就不出味了。 肚子疼,找老熊。 老熊没在家,找三疤。 三疤在家里磨刀子, 吓得小孩好好的。 这首儿歌是大人哄孩子时吟唱的。上世纪50年代,每到黄昏,住在大杂院里的小孩子就凑在一起疯玩,回到家里,可能是因为戗风的缘故吧,直嚷肚子疼。妈妈一边用手给孩子揉肚子,一边唱这首儿歌。说也奇怪,不一会儿,肚子就不疼了。是妈妈给揉好的,还是让“三疤”给吓好的,谁也说不清楚。但“老熊”和“三疤”究竟是谁,未能考证出来。 二月二,炒豆粒。 豆粒香,买生姜。 生姜辣,买木耙。 木耙没有钩,买小牛。 小牛没有角,买大马。 大马驮着我, 咯哒咯哒上南山。 这首儿歌当年主要流传在莱西南部,运用连锁调形式,引导儿童认识二月二炒豆粒、生姜、木耙等一些事物的特点和作用。 来到小泥洼, 先学日本话: 吃饭叫米西, 骂人叫八嘎。 小泥洼,是青岛市团岛地区的一个地名。当时由日本人统治。这首老童谣,是一位六旬老人小时候听她父亲讲的,表现了那时日本人对青岛人民的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 扁嘴芽,红根根, 姥娘教俺引针针。 引不上,姥娘打俺两柱棒。 上南园,哭一场, 回来还是俺亲姥娘。 这首儿歌流传在即墨、崂山一带农村,通过老一辈教女孩子学手工活等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和苦涩的温馨。 剃头师傅手艺高, 不用剪子不用刀, 一把一把往下薅, 疼得老头直蹦高。 紫药水,蓝药膏, 擦脚布子头上包。 三年不长一根毛。 这首老童谣,用孩子们特有的调皮形式,表现当时的百姓理发时的生活情境。那时,都把男人理发叫剃头。平常百姓要理发,没有财力进大理发店,只能到小剃头铺去。有的家庭则买上一把理发推子,家长给孩子理发。或者,邻居家的大人们互相理发。小孩子经过铺子门前,有时恶作剧地会高声喊起这首童谣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