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关于韩食的故事

我的舅舅家在雁北。主食以黍、粟、莜麦、小麦、玉茭为主;蔬菜以山药蛋、胡萝卜、茴子白、崧根(苤蓝)①、黄瓜、西番柿子、番瓜、西葫芦为主。数百年来,那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粗茶淡饭生活。

近日我突发奇想:他们的这种饮食习惯究竟持续多少年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他们的这种饮食习惯也就四五百年的时间。五百年再往上数,那时的生活状况与现在大不相同,因为现在许多习以为常的食物,那时根本就没有:

玉米,舅舅家叫玉茭。原产于南美洲,最早是印第安人种植的。大约在16世纪中期,也就是我国明朝时期,由传教士带入中国。大约从清康熙时开始,玉米进入山西,因其产量极高,逐渐成为餐桌上的主人,黍的种植面积不断被挤占。清道光六年的《太原县志》里即有种植玉米的记载;清光绪十八年的《长治县志》里也有“御麦,今潞属广植,每灶必需,以饼与粥糜同煮,谓之疙瘩”的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编的《怀仁县新志•物产》中也列有“玉蜀秫”,但位居谷、黍、稷、麦、豆之后。

马铃薯,舅舅家叫山药蛋。传入中国有多条渠道,大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马铃薯已在中国广泛传播。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

卷心菜,舅舅家叫茴子白。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不结球的野生甘蓝演进、驯化而来。13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结球甘蓝类型,16世纪传入中国;

苤蓝,即球茎甘蓝。内蒙古西部叫芋头,舅舅家叫崧根。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

胡萝卜的故乡在阿富汗。我国的胡萝卜,是l3世纪由伊朗引进的;

番瓜,又名南瓜、倭瓜。番瓜起源于中、南美洲。南瓜在中美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中国600年前开始种植;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后赵石勒称帝后,对于这个称呼特别的生气,就强制令汉族人称羯族人为王人,因此胡瓜也跟着改名为王瓜。再到隋朝时期,当时为了避隋炀帝,王瓜也就开始改名为黄瓜,一直流传至今。

黄瓜明明是绿颜色的,为什么不称作“绿瓜”呢?因为黄瓜成熟之后就是黄颜色的,后来人们发现没有成熟的黄瓜口感更好,才开始生吃;

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雁北农户至今仍把番茄叫做“西番柿子”;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大约在15世纪末期,被西班牙人传到欧洲。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名曰“番椒”;

烟草原产于美洲,16世纪时才传入中国;

我常常想:五百年前的先人,没有山药蛋、没有玉茭、没有葵花、没有茴子白、没有崧根(苤蓝)、没有胡萝卜、没有番瓜、没有西番柿子、没有辣椒、没有旱烟,他们是咋活的?多么单调而无奈!

山药蛋,不知道拯救了多少雁北人的性命。这种东西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生长,而且产量奇高。如果没有它,十年久旱的雁北,多数人度不过荒年。没有辣椒,雁北的菜哪有味道?没有烟草,这四百多年来,还有什么东西能给无聊的雁北人填补莫大的精神空虚?晚饭后的男人们坐在热炕头上靠啥消愁解闷?

根据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记载,中国古代的主食主要是黍(似小米而粘,现在的北方人用来蒸糕);稷(就是小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麦、菽(豆类);麻(麻籽可以吃,在古代粮食少,麻籽成为穷人的主要食物,富人却难以下咽)。还有稻和粱(稷的良种),属于精细粮,贫民是吃不到的。

在石磨出现以前,五谷在中国都是粒食的,即去壳后蒸煮食之。那时,老百姓居家的主要食物为: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类似于现在的炒米);稀粥、饡(zan,类似今天的盖浇饭)。

据《战国策》记述,“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藿”,豆叶。西汉黄门令史游在《急就篇》中称:“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由此可知,两千年前的平民百姓吃的是用大豆和谷物做成的豆饭,和用大豆叶(藿)做成的菜羹。

直至宋代,粒食还在在民间流行。宋代文豪苏东坡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宋·苏辙《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肉食不足,藜烝藿羹。”清·郑用锡《盂兰盆词十首》其三“寄语此间多菜色,饥驱难饱藿羹尘。”直到现在,西北有的地方还将大豆叶片腌制成咸菜食用。

古人最初是怎样把谷物脱粒做饭的呢?《诗经生民》中说:“舂之揄之,簸之揉之,释之叟叟,蒸之浮浮。”这里告诉我们,谷物脱粒和做饭是一个繁复的集体劳动过程:有的人用木杵在地上掘出的臼里捣着谷物,有的人用木瓢把舂好的谷粒舀出来,有的人用双手搓揉着谷粒使糠皮脱下,有的人在簸糠皮、稗子,待谷物加工好后,就去淘米,淘米声嗖嗖响,接着下锅蒸煮,热气升腾,这样才能实现粒食。直到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各种粉食才应运而生。由粒食改为面食,是我们民族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

在中国,最初所有的面食统称为饼,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据今人考证,所谓汤饼,其实是一种手撕的面片。晋人束皙曾在《饼赋》里描写过做汤饼的情形:“火成汤涌,猛气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拊搏。面弥离与指端,手萦回而交错。纷纷汲汲,星分雹落”你看厨师高绾袖子,面和劲道,待到水热汤沸之时,指端轻扬,洁白细腻的面片就纷纷落入水中。

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古人用精美的文字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汤饼”的制作过程。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的索饼也与汤饼近似。到了晋朝,汤饼就有了细条状的了,称之为“不托”:“面条魏作汤饼,晋作不托”(明末·张岱《夜航船》)。《齐民要术》即记载了面条的“水引馎饦法”:

“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面条在唐代依然称为“不托”,到了宋代,始见面条的称呼。面条与案板、杖、刀之类工具同时并用有关。因面条不需要用手去“托”着撕了,始有“不托”之称谓。

其实,就连小麦也起源於西亚。据专家考证,小麦可能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时间当在距今5000年左右。后又进入甘肃、青海等地。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4000多年的包括小麦在内的五种作物种子。

然而,唐初以前,北方地区的小麦和粟(小米)相比,仍然处在次要的地位。在《齐民要术》中,大麦、小麦被排在了谷(稷、粟)、黍、穄、梁、秫、大豆、小豆、大麻之后,位置仅先於北土不太适宜的水稻。唐初实行的赋税政策中规定国家税收的主要徵收对像是粟,只有“乡土无粟,听纳杂种充”,而小麦则属於“杂种(稼)”之列。到了唐中后期,小麦的地位才上升到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常常想,农作物不一定靠某一个人特地去传播。如果是合适的农作物,民间就会自发地传播开来。相反,如果某种农作物产量不高、口感不佳,硬性推广也不会被农民接受。像玉米和马铃薯这类作物,既抗旱、抗灾又高产,适宜于山地面积广与人口过剩的地区种植。如果没有玉米和马铃薯这两种食物,上亿的人会度不过荒年。

后记:

古语有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西周祖先们的餐饮,可能颠覆你的想象。

《诗经》中记录了西周时期人们的饮食,那时中原居民的生活远胜于雁北的蛮荒之地。西周时期食材有什么?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豳风·七月》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诗经·大雅·公刘》

按《诗经》中《豳风》《桧风》《小雅》《大雅》《周颂》诸篇对西周食材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六类:

谷物类:粟、稻、稷、黍、豆(荏菽)、大麦、小麦等;

肉类:猪(豕)、野猪(豵豜)、鹿、牛、鳖、鱼类(鲿、鲨、鲤)和羊等;

油料作物类:麻籽(苴);

蔬菜类:苦苣菜(芑菜)、白蒿(蘩)、播娘蒿(莪)、瓜、竹笋、香蒲、芹菜、葫芦菜(瓠叶)、豆叶(菽叶)、大巢菜(薇)、杞叶、莱叶、羊蹄叶、堇菜等;

水果类:野葡萄(蘡薁)、大枣、葫芦(瓠)、李子、梅、苌楚(猕猴桃)等;

干果类:栗子、冬葵子等。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食吃用。 古人一般不吃猪肉,吃猪肉的习惯是源于北宋文人苏东坡,苏东坡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并戏作《食猪肉诗》,这样才让猪肉的名声逐渐好转。苏轼的诗是这样的:“黄州好猪肉,低贱入粪土。富贵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吃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才有人开始吃了猪肉。

所以,中国古人以素食为主,吃肉的基本上都是富贵人家,穷人家是不多见的。

注①:“菘根”“苤蓝”等是球茎甘蓝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使用的地方名称,迄今仍在各地广泛使用。早期传入中国的球茎甘蓝茎部膨大不显著,明清时期起有球茎膨大品种栽培。中国北方是栽培、驯化、选育球茎甘蓝品种的重要地区。

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即有“菘根萝卜菹法”。清·朱彝尊《送徐中允假还昆山》诗之五“烂熳厨烟煮野蔬,菘根秋末韭春初。”可见菘根在我国年深日久。(作者 韩丽明)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