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济南章丘龙山文化

图文/于夫

平日里读书,每当看到“烽火台”三个字的时候,总会想起周幽王为了美人的一笑,点燃骊山烽火台与失掉天下的故事。眼前总会出现风雪边塞、茫茫草原和金戈铁马、疆场厮杀的画面。在画面的背后,也总会浮现出朦朦胧胧的或圆或方或土筑或砖石垒砌的烽火墩台了。我没有去过那些曾有过烽火台的地方,更没有见过实体的烽火台,画面只是书面知识在脑海中的反映而已。

有一次去济南章丘龙山,有人领我到了巨野河畔。在这里,有一座高高耸起的夯筑黄土墩台,上面长满了荆棘蒿草,还有许多树木悬挂在黄土壁上,蓊蓊郁郁,长势大有与泰山悬崖上的青松相媲美了。我们目测了一下,土墩椭圆形,高约11米,平均直径约23米,夯土层次清晰,每层约12厘米。墩台的北面,是西河文化遗址,东面是龙山文化遗址,位置恰好与这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民间,老一辈人给墩台传下来的名字叫“烟墩”。登上墩顶,在草莽覆盖下,有建筑的遗迹,还有一口枯井。不知是历史风雨的冲刷,还是它本来的历史面貌,井与墩壁有窍相通。传说在井中备置柴草和干燥的牛、羊、狼粪,紧急情况时点燃,“狼烟”便从井中升起来了……所以,村民们又把这口井叫“烟井”。

据史料记载,冷兵器时代,这儿是一条古道,是周王朝为了加强对东夷地区的统治而修筑的。当时辖治龙山这个地方的是一个叫“谭”的小国家。有一位谭国大夫还为这条周道写了一首叫《大东》的诗歌,被收录在诗经中,成为了济南地区最早的诗歌。诗中这样写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可见这条“国道”在当时的规模了。古时官方对信息的传递,正常靠驿站马递,在十万火急的时候,就是靠点燃烟墩了。也许,龙山的这座烟墩是伴随着周道的开辟而诞生的吧?

查阅资料,烽火台又称烽燧、烽墩、烟墩,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军事消息的高台。“烽”“火”则是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点火叫“燧”。历城县志记载(旧时龙山属历城县):自历城“东至章丘县界墩台七,曰八涧铺,曰王舍庄,曰韩仓,曰郭店,曰十里铺,曰龙山,曰平陵城……”实地考察,烟墩的间距基本是“十里一墩”。其它六墩皆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去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惟龙山墩经风冒雨,毅然耸立在这里!

再读唐代杜佑《通典·据守法》,书中对烽火台的记载最为详细:“上建圆屋覆之……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面,鼓一口,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被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卒,知文书、符牒、转牒。”

古老的龙山烽火台“建制”与“工作程序”也许如文中所述吧!?

我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举目四望,南面青山逶迤连绵,北面平原坦荡如砥,巨野河水在哗哗流淌,平陵故垣静卧在田野中。思绪如风,飘得很远,又很近,缥缈的历史烽烟,好像化成了一片片的文字,又清晰可读。就像我对烽火台的认识一样,现在,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画面,而是一个具象的实体耸立在古老灿烂的历史长河之中了。而且就在我的脚下。

这是一座传递历史信息的丰碑。那一层层的夯土,就是层层的书页,上面刻写着记录着属于那一段历史的古老文字。于是,我对脚下这座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黄土墩台肃然起敬了。

突然,口袋中的手机响了,是朋友打来的电话。通完电话,我握着手机,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种感觉,好像现代科技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古老遥远的烽火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某种意义的对接。在现代与历史的对接中,我感觉到脚下的这座墩台在渐渐升高,渐渐庞大,好像变成了一座高山。于是,我对龙山有这样一座烽火台,又产生了骄傲的情怀。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