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挂职扶贫副县长

脱贫攻坚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战役,要取得这场战役的彻底胜利,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重要指示,坚持当下扶贫和稳定脱贫并重,扎实做好绿色减贫这篇大文章。

据统计,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高度重合,全国9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和重点保护的地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指出,林业扶贫是实现生态和脱贫双赢的根本之策,在精准扶贫和巩固脱贫成果中大有作为。我们要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复制推广生态扶贫好做法,不断提高绿色减贫综合效益,推动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林业扶贫可有效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梁新建摄

科学调整林分结构

种下脱贫致富“常青树”

一棵树造就一个产业,一片林致富一方百姓。当前国家继续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充分考虑立地条件、市场需求、比较效益、扶持政策等因素科学选择树种,优化林分结构。比如浙江香榧、陕西苹果、江西赣南脐橙、广西容县沙田柚等树种,在当地均发挥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绿色减贫效益。

对“浑身都是宝”的树种要优先选择。比如杜仲素有“东方神树”“植物黄金”美称,其叶、花、果、皮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2016年国家林业局还专门为杜仲产业制定了发展规划,潜力很大。目前,四川通江、湖南慈利等地开始规模化种植杜仲,研究产业链建设问题。

油茶产业成为龙胜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产业。 龙胜县新闻中心供图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油需求量大,但食用油自给率低,木本油料树种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可以适地适树选择油茶、山桐子、油橄榄等油料树种。比如广西、江西等省区出台政策,对集中连片种植良种油茶大苗的,每亩给予1000—2000元的财政补助。

此外,对黄檀、楠木、红豆杉等珍贵树种,以及地方优势经济林树种也可作重点选择。比如浙江、江苏“蓄宝于山,藏富于民”,计划5年新栽植1亿株珍贵树种;贵州省罗甸县建立了3万余亩珍贵林木示范基地,创新开展单株活立木交易,帮助1789户林农增收,直接带动789户3100余人脱贫;陕西省苹果产量占到全国的1/3和全球的1/7,其中洛川县农民收入95%以上来自苹果产业。

全面加强森林经营

打造脱贫致富“示范林”

目前全国森林质量好的仅占19%,急需抚育的中幼龄林将近5500万公顷。世界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31立方米,而我国平均只有95立方米,其中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更低。2016年出台的《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要求推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一些地方大力开展森林经营示范试点,走出了一条“增绿”和“增收”、森林经营和生态扶贫双赢的路子。山西省交口县在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时,通过森林经营解决了每年3000多万棒食用菌原料问题,带动全县50%以上贫困人口增收。四川省会东县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县14个乡镇20个贫困村的2000余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安徽省阜阳市组织贫困户参与森林抚育劳动,带动贫困户1170户2327人年人均增收805元。从国外看,瑞典通过加强森林经营每年形成20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净增长,生物质能源消费超过石油消耗,成为欧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并赢得“森林之国”美誉。

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做法,树立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载体,以国家储备林项目为支撑,深入推进森林经营示范县建设,全力打造一批森林经营样板地和生态扶贫示范林。

大力发展立体种养

培育脱贫致富“香饽饽”

龙胜发展立体种养业,林下养殖凤鸡方兴未艾。 龙胜县新闻中心供图

要按照有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不砍树能致富”。

在林下种植方面,有林—药、林—菌、林—菜等套种模式可供选择。云南省巧家县2019年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林下种植赤松茸1000亩,为当地村集体创收2.5万元,7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50元,到基地务工每人每月还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重庆市江津区推广立体复合种植,比如在花椒树下套种蔬菜,每亩地每年增收1500-2000元。

在林下养殖方面,可选择林—肉、林—蜂等模式。四川省沐川县利用林地资源积极发展乌骨黑鸡产业,年出栏量保持在200万羽以上,产值1亿多元,带动1万多农户致富。广西贺州市林业局扶持昭平县樟木林镇古莲村建立中华蜜蜂养殖基地,采用“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贫困户以蜂箱入股,平均养殖12箱蜂,一年能赚1万多元。

积极推进康养旅游

挖掘脱贫致富“新亮点”

龙胜美景醉游人,发展森林康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王文娇摄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催生了森林康养旅游市场。2019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设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200处。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开展了国家级基地试点建设,比如四川省洪雅县设立森林康养发展资金1000万元,把分散的森林康养基地、有机食药材基地、生态工业基地串联成链,提升了“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乡愁让城市更向往”的森林康养魅力。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拥有许多景色秀美的山川河谷、保护完好的生态群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星罗棋布的古树名木,发展康养旅游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要依托这些资源推进建设一批森林探险、森林避暑、森林体育、森林养生、森林教育等康养旅游项目,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全面实施生态、旅游、扶贫一盘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和全域旅游,每年到当地欣赏和谐静美的森林景观、呼吸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享用健康安全的生态食品、感受内涵浓郁的乡村文化、体验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的游客呈两位数增长,全县45%的贫困人口享受到旅游红利。

不断做强生态工业

筑牢脱贫致富“压舱石”

广西龙胜依托好山好水发展菊花产业,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龙胜县新闻中心供图

林业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从二产林产工业看,贫困地区多以传统的竹木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发展生态工业对贫困地区十分重要,能盘活资源,带动贫困户就业,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还能调动一产种植积极性,为开展三产服务业提供支撑。

2019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林产品加工业升级。贫困地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优化管理,进一步把企业规模做大,把产品结构调优,把品牌档次提高,把产业链条拉长,切实提升竹木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立足本地情况,有条件的地方扶持建设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森林食品、林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实施地标特色明显的林业产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强公共品牌或自有品牌培育,开展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申报认定工作,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探索开展碳汇交易

开辟脱贫致富“蓄水池”

林业碳汇是一项不依靠砍伐林木、出售木材产品而获得经济效益的项目,为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丰富了精准扶贫举措。

开展林业碳汇扶贫,国家有政策支持。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探索面向贫困户的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模式。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要求将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优先购买贫困地区林业碳汇。

开展林业碳汇扶贫,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四川是我国首批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省,到2019年10月已开发碳汇项目17个,实现交易7400万元,11个贫困县3万多人受益,人均获得收益2414元。贵州2017年建立“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服务平台”,参与的贫困户每棵树每年能获得1-3元的收入。广东推进林业碳普惠项目,翁源县坝仔镇上洞村为此获得150多万元收入,村集体收入由4万元增加到46.7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300多元。

下一步,国家层面应加快推动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资源状况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与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无缝衔接的森林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地方层面应大胆创新,借鉴推广已有成功做法,全面推进林业碳汇精准扶贫工作,为老百姓开设一个“零存定取”的绿色银行账户。

(作者敖孔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处长,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负责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