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青花瓷以什么为原料

我国青花瓷器从唐而宋而元,从元而明清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青花瓷长盛不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制作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清朝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奉皇帝旨意,编写了《陶冶图说》,总结了青花瓷的生产过程和制作技艺,这套工艺包括青料加工技艺,绘画装饰技艺和坯胎施釉技艺,使当时及后代的陶瓷工匠们有了可据依照的蓝本。

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

根据《陶冶图说》,青花瓷的基本制作步骤分为胎土淘炼、制坯、绘画、施釉、烧制成等部骤,每个大步骤又有若干的小环节。

(一)胎土淘炼

青花瓷器的制胎瓷土主要选用与普通粘土不同的、以瓷石和高岭土为主的原料。瓷石是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含有若干高岭石、长石等岩石状的复合物。

高岭土是一种除高岭石外,还含有多量的石英和云母的制瓷原料,它产于江西景德镇市高岭村。一般说来,我国瓷器的发明,是与高岭土分不开的。高岭土含铁量低,可塑性弱,耐火度高。

瓷石和高岭土一般为露天矿。我国制瓷原料比较丰富,江西景德镇、湖南、福建、山东等地都盛产瓷石。

因采得的矿石为不规则块状瓷石或高岭土,因此,瓷土采好后,还需要将它们粉碎成未,古代陶瓷原料的粉碎是利用水碓的方法将其舂细。之后,再将粉碎舂细后的瓷石或高岭土倒入淘洗池中进行淘洗,经若干次杂质清除,最后瓷石或高岭土就成了极细的白色泥浆沉淀于池底。经过沉淀后,用日光或粘土模经过一段时间的去水练泥即成备用的成品泥。

这些成品泥化成砖状的泥块后,景德镇的艺人们称这种泥块为“不(dun)子”或“白不子”,然后就可直接上转轮拉坯进行制坯。清代瓷泥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所以烧出的青花瓷器物的胎质与宋元明时期的胎质有所差别。从大量的标本上观察,一般胎质细坚,呈白色,由于配方不同,德化西部有些窑址胎质呈灰黄色。胎质细密,坚硬,不易破裂。胎质的好坏与瓷泥及制作有很大的关系。

(二)制坯

青花瓷的制坯是指根据人们的各种需要,将瓷土制作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坯胎。如碗、盘、壶、杯、瓶、缸等各种器皿的坯体。制作瓷器生产所需要的坯胎,又有拉坯、利坯、挖足等工艺环节。

拉坯是制作瓷器坯胎成形的环节,一般采用粘土模轮制和手拉坯两种方法。

粘土模轮制就是将泥块放在转轮上,随着轮子的旋转和工匠的手势,做成各种各样器物。粘土模轮制速度快,产量高,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器坯匀称规整。手拉坯制作法速度较慢,一般适用于大件器型,如瓶、罐、壶、炉等,分上下两截拉坯,然后再用胎浆水相接。其它不对称器型的制作一般采用指压成型法,即用4个手指压粘土模后修整连接成型,适用于匙、方形盒等器物的生产。

利坯是对粗坯进行修整,使坯体表面光洁、厚薄均匀的环节。挖足是指挖成瓷器器皿坯件的底足,如碗底、瓶底的圈足等。

坯体制作好后,需要经过干燥使之定形。干燥的方法很多,如自然干燥法、烘干法等。干燥后的坯体便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骤的制作。

(三)绘画

青花瓷的绘画也称纹饰制作,是在干燥后的青花瓷成型坯器上,用青花料绘制各种花纹的装饰图案。

青花瓷的青花料是决定青花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基础。我国传统青花瓷的青花料主要有苏勃泥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珠明料和化学青料等几种。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这种青花料应为苏麻离青,意为一种蓝玻璃。

这种青料含有高铁低锰,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来,同时又因含铁高,在烧制过程中在青花上会出现黑斑点,平添了几分自然美,这也是永乐青花瓷器的一大特色。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黑暗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即混入石子青10%,用于填色,发色青亮;中青,即混入石子青40%,用于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选好青花料就该进行正式的青花瓷绘画装饰了,传统的装饰技艺有画面设计、过稿、勾线、分水等步骤。

画面设计可在纸上或坯体上进行,但必须与制品的器型、规格等通盘考虑。通常是设计者为了适应和突出造型特点的前提下,将已构图好的纹样组织,用淡黄蔑灰画到坯体上去,经反复修改后再用深黄蔑灰重勾描一遍。(“黄蔑灰”是一种用竹子去青皮燃烧,烧后的炭灰,用这种炭灰画在坯体上易擦掉,便于修改,它不影响施釉和烧成。)

过稿,就是将画面设计转移到纸上操作,便于重复绘制。具体做法就是用棉纸或生宣纸覆在已勾描好的坯体上,用手指在纸背面磨擦纹样便清楚地印在纸上,再用浓黄蔑灰把纸上的纹样复勾一遍,待干后将图贴在坯体上用手指轻轻摩擦,纹样便清楚地印到了坯体上。

还有一种过稿方法是将腊纸用针笔按图案轮廓刺出小孔,形成点状花纹,再贴在坯体上,用纱布包黄蔑灰或红粉在腊纸上轻轻抹一遍,粉灰就从小孔中落到坯体上,形成了许多小点所连接的纹样,腊纸除破损外,可以连续使用。

勾线,就是用青花料在坯体上勾勒装饰纹样的形象。制作者需要根据设计者的意图用浓淡合适的青花料对纹样进行勾勒成画,勾线用笔要自然、流畅、刚劲有力,画工要有运笔的技艺,线条要流畅连贯,粗线要厚薄一致。

分水,则是根据画面的需要按“头浓、正浓、二浓、正轻、影轻”等5种色阶浓淡变化的不同,在勾好线条的坯面,以泼墨式的笔法,进行青花料的染色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修养,分水的技法高低的不同,有的是先分水后勾线,如此不受纹样轮廓的束缚,使画面活泼、自然、通常它多适用于写意法青花艺术瓷的运用。

渲染填色的分水需要有很高的技艺。不仅要掌握料性,还要掌握不同的技法,有平涂分水法、深浅分水法、接色法、罩色法和拓色法等。分水操作时的运笔技艺很重要,要根据坯体的厚薄,分水笔含料水的多少来掌握运笔的力度和快慢,操作时要运笔自如,一气呵成。

(四)施釉

青花瓷的施釉就是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这是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施釉后制成的瓷器表面光洁滑腻,色彩缤纷艳丽,更具观赏价值。

传统青花瓷使用的釉料有白釉和青釉,以及两者相兼的青白釉。

白釉可以提高瓷胎的白度,但对青花的发色有一定的影响。青釉,也称灰釉,是用粮箕柴烧的一种传统釉。

我国传统青花瓷大多是使用两者相兼的青白釉,也叫石灰碱釉,它是以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为助溶剂的釉料,其特点是高温黏度大,不易流动,釉色透明度好,可使青花显得更加莹润,瓷胎会隐隐泛出青绿色达到白如玉的效果。

我国瓷器制作中的施釉技术是十分精湛的。传统施釉的方法主要有“浸釉、吹釉、拓釉和荡釉”等四种不同的方法。

浸釉,即蘸釉,就是以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借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吸附在器体表面。

吹釉,就是以竹筒一节,一端蒙上细纱布,蘸釉浆后,持向器坯的适当处,于另一端用口吹之,釉沫即附于器物表面,如此反复多次,坯体就可得到厚度均匀的釉层。

拓釉,也称涂釉,是用毛笔或刷子蘸釉浆涂于画好的器胎之表面。

荡釉是把釉浆注入器物体内,将器物上下左右摇动,使釉浆均匀地涂于器物内表,然后再倒出多余的釉浆。

制釉和施釉的工艺技术是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的重要方面,它的质量好坏直接标志着青花瓷表面的鉴赏效果。

(五)烧制

青花瓷的烧制是整个青花瓷器制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指完成上述工序后,将器胎摆放在窑炉内,经1300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

由于时代的发展,烧制燃料的进步,陶瓷烧成逐步由柴窑转变为煤窑,再转为重油、煤气、液化气等,使得烧成率飞速提高,并使一些以前名贵的产品变为一般。但如果烧成后气温控制不当便会造成欠烧、窑黄、料意、闷色等缺陷,所以陶瓷作为火烧的产品,哪一步骤掌握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为此,控制和驾驭火候是瓷器烧成的关键。而且,烧制瓷器对瓷器的装烧方法和炉窑的形式结构,都有很高的要求。

我国瓷器生产常见的装烧方法有覆烧、仰烧、叠烧等。炉窑形式则有龙窑、阶梯窑、馒头窑、蛋形窑等。

其中,覆烧就是将碗盘等器皿反扣着焙烧,尽管此出现“芒口”的缺点,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所以得到普遍的推广。覆烧法始烧于北宋定窖,直至元代还很盛行。

仰烧又称正烧,与覆烧相对。坯件口向上放在垫具上装入匣钵入窑焙烧。

叠烧就是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此法也始烧于北宋定窖。

青花艺术瓷经过几百年来陶瓷工匠的共同努力,由唐代的褐彩逐渐衍变发展而来,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绘瓷的过渡,对后来的陶瓷工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影响。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