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养殖清水鱼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葛志军 通讯员 彭健 文/摄

【人物名片】

方进林,开化县长虹乡佳艺家庭农场业主,农民高级技师,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开化清水鱼产业农合联理事长、开化县首届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衢州市乡村振兴讲堂讲师、衢州市首届乡村百师,入选浙江省标准化专家系统库,荣获衢州市美丽新农人、浙江省科技示范户等称号。

群山环抱,泉水叮咚,鱼翔浅底,鸡犬相闻,细雨绵绵中透出的那种恬静舒适的山区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6月2日,记者走进佳艺农场,业主方进林正挨个巡查鱼塘,了解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下清水鱼的生长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方进林辞去新闻单位的工作“下海”,吃苦耐劳,掘得人生“第一桶金”。2012年,他回乡开始养清水鱼。一晃十年过去,从当初的9口鱼塘、年产4000公斤清水鱼,发展到现在的32口鱼塘、年产四万多公斤,并带动周边一百多户农户一起养鱼,户均增收3万元。

聊起十年养鱼经历,他淡淡一笑:“人生一辈子很短,能把这条带着乡愁、有文化的鱼养好,让更多乡亲们一起致富,足够了。”

探索规模古法养鱼技术

方进林是土生土长的长虹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在门口挖口小塘,引进山泉水,养几条鱼,偶尔喂点青草。每逢重要节日或有贵客上门时,捞一条鱼当主菜。那鲜美的味道,成为方进林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乡愁。

传承千年的古法养鱼技术,再加上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化清水鱼迎来了一个好时代,在外闯荡多年后的方进林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规模养殖清水鱼,没有现成的经验。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方进林花了七十多万元钱,在星河村找了个靠山临溪的地方流转了63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为王。

第一期挖了9口鱼塘,开始用古法规模养殖清水鱼,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甚至有人笑话他:有钱没地方花,瞎折腾。

尽管方进林认真研究了古法养鱼技术的原理,整个养鱼水系的设计也模仿了农家养鱼的方法,但随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还是让方进林始料未及。“鱼塘大、鱼的数量多,容易染病,而且是流水养殖,病菌传播快。”方进林回忆说,2013年5月,第一批鱼苗下水后不久,就出现了一次小瓜虫病大暴发,结果一下子死了四千多公斤鱼。这次意外给了方进林不小的打击。他开始反思:“老把式”遇到新问题,规模养鱼不能完全照搬古法养鱼技术。于是,他开始潜心研读相关养鱼知识,向水产专家、大学教授请教,参加各种培训班,还自学了病死鱼解剖和诊断。“现在我每天只要看看鱼游动的方向、鱼尾巴摆动的情况就能判断出鱼的健康状况。”方进林说,他现在与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清水鱼病虫害防治和标准化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总结出了规模古法养殖清水鱼病害防治方法。

十年过去,方进林达成了当初定下的“小目标”:入行、懂行,被当地人称为“养鱼师傅”,并开始带动农户增收。2017年,他当选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

保护农业非遗“金字招牌”

从当上会长的那天起,方进林就开始不停地奔波。从星河村到长虹乡、从长虹乡到整个开化县、从自家农场到全县六千二百多户清水鱼养殖户,方进林心中的那个“小宇宙”所关注的事变得爆棚。

2020年3月,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衢州市唯一。随着开化清水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和市场品牌知名度的日益提升,“标准化”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2020年10月,佳艺家庭农场制定的清水鱼养殖标准获得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办批准,并列入省级清水鱼养殖标准化试点。随后,在方进林的推动下,结合原有的开化县清水鱼养殖标准,2021年11月出台了开化清水鱼养殖协会团体标准。“协会标准高于县标准,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开化清水鱼这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让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古法养鱼技术保持原汁原味。”方进林说。

为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的效果,开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建立了智网监控技术平台,除动态视频抽查外,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水质抽检。目前已有三十多家养殖大户联网。

在佳艺农场会议室里,记者发现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牌匾,除了荣誉牌,还有“人才培训”“现场教学”“函授大学”等牌子。其中有一块“博士工作站”的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方进林解释说,顾兴国和何梓群两位博士是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专家,他们设立工作站是为开化清水鱼古法养殖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做具体的指导。

有了“标准”的引导,再加上行业协会成员单位间的互帮互助,如今开化清水鱼年产量已达到了两千多吨,成为当地实打实带动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

为从源头开始把控清水鱼的品质,方进林正在谋划鱼苗培育基地的建设。“补齐这一环节,清水鱼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标准管理就完整了。”作为会长的方进林,心里想的已远远不止他自家的农场。

【赛“经”】“标准化”让传统农业走得更远

常言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一家企业如此,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同此理。

养殖业作为传统产业,低小散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道瓶颈。开化的清水鱼养殖实践证明了一点: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传统农业现代化。适应需求侧变化,不断调整生产标准,以标准化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取得好效益,并在转型升级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标准落地,强化行业监管推动标准实施,也是持续擦亮特色品牌、保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两股重要力量。开化清水鱼的不断做大做强,高要求制定标准、严管控执行标准、重引导推广标准,是其中一条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