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沈阳满族文化旅游线路

孩子放假,地道的沈阳人却从来没去过故宫,早上做222直接到了故宫西华门,天气虽热,但是孩子热情很高,一路走一路冒充导游给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满清文化之旅。先从吃开始普及吧!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发糕;高粱米面甜饽饽(加上许黄豆磨水面蒸制)。形成了春做豆面饽饽,夏做苏叶饽饽,秋冬做粘糕饽饽的惯俗。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炒面为苞米加沙子先用锅炒,爆成苞米花,然后磨粉。可以干食,也可以加盐或糖以水调成糊状。多为春季儿童的零食或成人的间食;炒米,也称作糊米,是将小米炒熟,再用其煮水饭。用这种方法做饭,米散水清,多为夏季冷食或产妇主食,另以糊米泡水还可以当茶饮用。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萨其玛和酸汤子。

萨其玛是满族的名糕点,民间传说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传下来的。因其好打猎,为携带方便,故制作这样一种糕点。其原料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过油煎炸,再 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条。糕面撤上青红丝,其味香甜可口。

酸汤子也叫汤子,是满族夏天喜欢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质松软,磨成水面,发酵成酸味。然后用特制的汤子套挤压成细条,直接下入沸水中;也可不用汤子套,将面攥在手内从手指缝中挤出。汤分清汤和浑汤两种。清汤的汤条捞出后,再拌以蔬菜或佐料,浑汤则把汤条和汤混合盛出。酸汤子味酸甜,夏天吃起来特别爽口。经常吃汤子的人,多日不吃便觉饮食乏味。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每逢杀猪请客时,都说是吃血肠,不说吃猪肉。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猪肘子的吃法也是白片,即所谓的片肘花。肉食除喜食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

酸菜是秋天将新鲜的青菜在缸中发酵而成,味酸。炖,炒,生拌凉菜,做汤,做馅都行。猪肉炖酸菜是北方满族常吃的菜肴。农村逢年节人们爱吃白肉血肠酸菜。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家家的炕桌中央都有一圆形洞穴;正好能放下马勺,炕桌下放一火盆,就着马勺里的酸菜,寒冬腊月,全家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火锅

满族的传统饮食。通常以猪、羊肉为原料,满洲农村满族喜欢用酸莱、蘑菇、粉丝、虾仁先放火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火锅内煮开后,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猪肉外,狍子、鹿、野鸡、黄羊、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内地广大群众的冬季佳肴。火锅的历史上记载是女真人发明的,它最早出现在满洲的寒冷地区,是满族的传统食俗。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下酸菜丝、粉丝,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还有野鸡、狍子、鹿肉。有的也用各种山磨菇调汤,如榛菇、元蘑、草蘑、海拉尔蘑等。其山珍海味龙其不凡,使火锅味道更鲜美。

节日饮食

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式糕点独具风味。如“萨其玛”就是至今仍受人们欢迎的糕点之一。

沈阳的古老和文化,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是无法一下子理解的,从吃上理解,可能视觉奇怪,但是正是食物的传承才能完整的触手可及的保持了历史原貌,给我们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如此鲜活,如此丰富。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