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榆林镇川干炉做法

子洲馃馅入口烂,

绥德油旋人人赞。

米脂油饼天下绝,

镇川干炉到海南。

——《赞榆林》

在榆阳区镇川镇有一种烤饼类食品――“干炉”,它与绥德黑粉、米脂驴板肠等陕北名食齐名,而且只要一提“干炉”,陕北人都会想到镇川,使小镇之名顿生光彩。

陕北人一般习惯将烤饼类的动作称之为“打”,比如打馍馍、打饼子、打油旋,干炉的制作过程叫“打干炉”,要经过和面、上压杆、分剂、放面盐、手托、上鏊、划线、入炉翻烤、出炉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中拓小红印,内空外脆,吃着带劲,最宜贮存或上路作干粮,久之不坏;若和面时加油可制作油干炉,则又酥又脆;壳内涂以白糖则称之为糖干炉;壳内涂以盐巴则称为盐干炉,至于哪一种更好吃,就看个人的口味和喜好了。

走南闯北的镇川干炉

据《镇川志》记载,明清时期的镇川,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西至宁夏、武威、庆阳,东至太原、北京、天津,都有商贾行走于此,镇川也因此成为了“四会五达”之地,跻身陕北“四大名堡”。民国初年时,单是河北、山西、京津地区设在镇川的皮毛店栈便有130余家。

而镇川干炉的命运,也便与镇川经济的兴衰系于一线。光绪十二年(1886年)编撰的《榆塞纪行录》记载:“镇川堡、榆林城等街市肉饭铺店接踵开设,惟镇川杨氏饼托(即干炉)甚美。”《延绥揽胜》则记载镇川堡内饭铺满街,而干炉就是供街上大小几十家饭铺招待外来客商的主食,也自然是客商们返回故里时馈赠亲友的礼物。

干炉专用小红章

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镇川人以贩卖杂货为生,新疆、西藏、东北、内蒙古,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在旅途中,干炉不仅是他们的应急干粮,还是他们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最好寄托。由此,久而不坏宜贮存的镇川干炉走南闯北行遍全国。

镇川干炉的传说

传说明朝末年,镇川堡中一人在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帐下做了大厨。由于战事不断,将士们或为捕捉战机,或被明军追击,常常几天几夜都不得停息,根本没有时间埋锅造饭。

高迎祥深知,军需补给是军中的头等大事。于是,他找来大厨商议此事。选择一种既可充饥顶饱,又便于随身携带,还要能够经受风吹雨淋而不腐坏的食物。

起义军将士多为陕北人,喜欢面食,于是,大厨呈请高迎祥在军中广征各地面食,选出石子馍、锅盔、馃馅、烙饼、油旋、马蹄酥、火烧、煎饼等面食供将士们试吃。而出自大厨之手的干炉,最终成为了兵士们最喜欢的食品。或许后来这位大厨回到故乡,将干炉的制作方法也带了回去,此后又经过长期的改进并代代传承,这才形成了今日我们所见的干炉。

镇川干炉就是当地人的情意

在镇川当地有一种民俗,即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赠送拴有红绳的圐圙(【kū lüè】,干炉的一种,圆环形),女方则要将这些干炉赠送给亲属,作为自家女儿订婚的“信号”(类似于子洲订婚送馃馅)。圐圙上拴红绳,意思是双方已经“拴定”,不能反悔,也有希望日后婚姻圆满的含义。而圐圙以炉火烤成,上有红绳,则是希望结婚后生活“红红火火”。

旧时,干炉是镇川人走亲戚常带的礼品。十个八个也有,三个两个也行,甚至还有拿一个干炉就去走亲戚的。乡下农户来镇川赶集,卖点农副产品,换回盐、油、火柴、针头线脑等日用品,手头稍宽裕点,再花三两角钱,买几个干炉,回家后老人娃娃分着吃,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好东西哪能往饱吃,这叫少吃多香”。

做 法:

打干炉要用温水和面,讲究面硬,以面剂包一撮干面粉(加盐),手压成形,置炉鏊上先烙后烤而熟。

1.盆内加油、适量水搅匀,放入面粉350克和软,搓成块,揉光后盖上湿布静饧,待面团回软后将剩余的150克干面粉陆续掺入,用力搓揉成块,用湿布盖好;

2.和好的面块,按量分成小块,揉圆拍平,将少许的盐放在面团中心,包住收口,擀成小圆托,上面可刻印一个花纹,即成"干炉馍";

3.干炉馍放在火熬上,烙至面皮发硬略见火色时,用针在馍皮中间扎几个小孔,翻两次身,待两面皮黄有缝裂时即成。

要 领

1.和面的水可根据季节的不同有所变化;

2.面团要和成硬面团,越硬越有韧劲;

3.烙制时要在馍中间扎几个小孔,以防馍鼓起;

4.烙制时鏊子加热要均匀。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