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像豆干的豆腐

懒=豆腐(=,代表该字是同音字,而非本字),想必是很多人对家乡抹不掉的舌尖记忆。出门在外,除了思念故乡的亲朋和山水,估计也就是这些触动味蕾的美食。因此可以夸张地说,记忆中没有故乡的美食,是不完整的记忆。

万年仙人洞

石镇码头

当然,至于哪些是拼接记忆的美食元素,各人自有各人的答案。不过,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的风味,应该是不会缺席的。在万年,懒=豆腐就是这其中之一的地方风味。因此有心人就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把这种风味嫁接到一种历史情节中,使之“名正言顺”地成为地方特产,然后销往内外。比如《不是豆腐的“懒豆腐”》就把“懒豆腐”与朱元璋联系在一起,如下:

时间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鏖战于鄱阳湖流域,湖云乡境内属于双方交战的前沿阵地之一。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冬,朱元璋兵败退至湖云乡均湖,人困马乏,正待休整。忽报军中无粮,连续两日断炊,朱元璋心急如焚。后打听附近有朱姓村庄,便以同族名义向其借粮。当年正值洪灾年,水稻欠收,大米不够,村民为此犯难。但朱元璋治军严谨,士兵秋毫无犯,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族长召集村民想筹集军粮的办法,有村民提议把大米和刚收的荞麦米混合磨成粉,煎成饼,晾干切成丝,送给朱元璋大军。该食物口感好,携带容易,且烹制方便,非常适合当作军粮。朱元璋食后大悦,并好奇地问族长该食物的名字,族长想到该食物吃起来口感有点像豆腐,且一不小心容易煮烂,便灵机一动,回答道“烂豆腐”。三军解决断炊之忧后,情绪振奋,连夜撤离逃出险境。 村民助朱元璋大军脱离困境的事迹在当地逐渐传开,附近老百姓对“烂豆腐”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烂豆腐”从此就在当地传开了。在湖云乡“烂”和“懒”同音,后人可能是觉得“烂”不太好听,慢慢就将“烂”字易为“懒”字。

其实这种历史嫁接出来的故事,用来推广地方特色,有其合理之处,因此可以不必细究这历史情节是否合理,但是如果纯粹从专业考证的角度来看,上面的文段显然是不合事实的。具体缘由,下文会做细致分析。

01 “烂”与“懒”并不同音

上面引用的文段中提到,“在湖云乡“烂”和“懒”同音,后人可能是觉得“烂”不太好听,慢慢就将“烂”字易为“懒”字。”其实阅读这段文字,就知道行文者当时没想清楚,既然“烂”与“懒”是同音的(同音应该是指声母韵母声调相同),那么在听感上,哪里里分得出来哪个好听,哪个又不听呢?我想应该是哪个字写出给人看,哪个更具有消极意义比较恰切,显然“烂”比“懒”给识字的人看,前者是更具有消极意义,这是站在行文者的角度去做的推理,显然他对“懒豆腐”得名的由来分析是错误的。

另外,我们从实际的湖云乡语音角度去考察,“烂”与“懒”根本就不是同音的,二者在声调上存在差异,“烂”是阳去字,“懒”是上声字,既然二者在声调上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把“烂”改“懒”也是难以信服的。

结合来看,我们认为“懒豆腐”不是源于“烂豆腐”,其得名需要再做分析。

02 “懒豆腐”源于“冷豆腐”

《不是豆腐的“懒豆腐”》一文明确指出“懒豆腐”是源于湖云乡,等于就是说湖云的懒豆腐是正宗,但其实我们知道做懒豆腐不仅仅是湖云,其实县域内的梓埠、石镇以及大黄等地也做懒豆腐,因而对于谁才是正宗,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注意到,除了湖云,这些地方都把它叫做“冷=豆腐”,此处的“冷”应该当地的语音来读,音标是[laŋ上声](具体调值,各地不同),采用“=”来标,上文已经说明作用,即该字与“冷”是同音字,所以采用“冷”来记音。但到底是不是本字,是不是可以去掉“=”,以便能确定“冷豆腐”名实相符呢?我们倾向于“冷豆腐”应该名实相符。因为,首先这种特色风味传统制作的时间在冬天,本地称冬天也叫“冷天”;其次这种特色风味需要摊冷之后再切成丝条,中间的“冷化”过程是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认为它应该写作“冷豆腐”。

确定了正式的写法,就得解释它为何会“冷”变成“懒=”,或者说[laŋ上声]如何变为[lan上声]?我们知道在语音演变过程中,后鼻音[ŋ]变成前鼻音[n]是很常见的,具体不再赘述。

接下要解释既然写作“冷豆腐”,那么在万年“冷豆腐”通行的制作法里面为何找不到和“豆子”有任何关系?这一问题,请看下面小节。

03 时空视角下的“冷豆腐”

据我初步调查,冷豆腐好像在万年县内,只有西部的一些乡镇比较作兴,往东很少有户家会做,离谱点的,甚至都不知道冷豆腐是什么。这样的分布局面,很容易会觉得冷豆腐只是万年特色小吃。但是我们如果把眼光放宽,不纠结于其名是不是只叫“冷豆腐”,而只关注冷豆腐的制作方法,就会发现,该小吃不仅仅万年县才有,其实在省内的鄱阳、都昌、彭泽、湖口等地也有,甚至安徽太湖、望江,湖北武汉、黄冈、安陆以及河南信阳都能发现其踪影,如来自河南信阳余集镇的旅台乡亲詹正曾写一首《晒豆折》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诗如下:

家乡豆折最闻名,每逢年节忙一阵。

绿豆参米泡一夜,磨出粉浆有粘性。

热锅烙成薄薄饼,切成长条宽一分。

只望老天放晴日,晒干豆折好保存。

不厌其烦勤出晒,看守童子最认真。

烹调起来最方便,煎煮烩炒都可行。

总在年前预备好,来人待客受欢迎。

如今偏忆旧时味,但愿早日回家门。

这首诗凝练地把豆折制作过程完全呈现出来,仔细与上面视频对比就会发现,制作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前期磨浆的原料,余集镇选用了绿豆和大米,而湖云乡选择了荞麦和大米。继续追寻上文中提到的这种特色小吃在不同地方的做法,就会发现长江以北地区的武汉、黄冈、安陆、望江和太湖,基本上都是用豆子和大米进行磨浆。而长江以南的鄱阳湖东岸的彭泽、都昌、鄱阳、万年等地,是大部分采用荞麦和大米进行磨浆。

具体情况如下表。

冷豆腐的区域分布

表格中的彭泽现在也采用大米和荞麦磨浆,用大米和豆子磨浆的做法,是彭泽100多年前的做法,如《舌尖上的乡愁——豆折》提到“听母亲讲,我奶奶的娘家彭泽,就是用大米混合绿豆来制作豆折的,口感稍差一些。”可见冷豆腐是为了改善口感,才把绿豆等豆类品换成了荞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其实在万年冷豆腐以前的做法应该也是豆类品与大米混合磨浆制作而成的,如果推理正确,那么“冷豆腐”其实原来是和“豆”有密切关系的,那么为何叫成了“豆腐”呢,我们认为,其实豆腐制作,也是要把黄豆(或者其他豆类品)磨浆下锅逐步制作而成的,所以农人根据同样的磨浆过程,就取了“豆腐”这样字眼放在“冷豆腐”这种特色小吃上。

从“冷豆腐”的时空视角转换,我们就知道这种特色小吃,并非仅是一地之特色,当然我们看待世界从自身角度出发并无什么不对,但往往过度强调“我有他无”并不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往往会陷入片面;另外,名实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地点不同,客体还是那个客体,只有名称换了而已,但不能因为名称不同就因而断定客体不同,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大千世界无不在运动之中,以前的客体也会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演进,但人们为了认识的方便,会依旧采用旧名来称呼这个已经变化了的客体。

立冬已过几天,一年一度做冷豆腐的时间越来越近,笔书于此,突然好想来一碗,可惜离家漂泊,只能待归家之后再来尝鲜。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