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贴饼子熬小鱼图片

在四舱或六舱的木船上搭上圆拱形或的框架,盖上篷布,前边可挂一个帘子,后边用芦席封严。这个棚子连同这条船就是白洋淀渔民的家——水上之家。当它泊在岸边的时候,渔嫂把耳子锅在河水里洗净,放在船头特制的炉火上,炊烟即刻袅袅升起。有了这炊烟和夜幕降临后点亮的油灯,那不是家能叫什么呢?

白洋淀是华北明珠,我的家乡就在白洋淀边。对于家乡,可能几代人即使不在那里出生、都不曾在那里居住,甚至都不曾去过那里,但就是不会淡忘这个血脉流经的地方,这个有家的地方。家是劳作、收成和创造的地方,哪里有劳作、收成和创造,哪里就有家。“船家”就是这种自然的结果。他们的一日三餐当然是自给自足的。在计划经济和生产队时期有这样一个家,就算得上村里的富裕户了。

日夜捕鱼的船家自然少不了吃鱼,与顺德鱼饭不同,从早至今,不管什么鱼都只是菜,另有主食相配。贴饼子熬小鱼即是典型的白洋淀渔家饭菜的标配,如今著名的菜肴了。

当炊烟散尽,耳子锅里升腾的蒸汽飘散出浓浓的渔家饭特有的芳香。搬两只小木凳,围着耳子锅面对面坐下,掀开锅盖,拿起筷子,向锅里歪头吹散浓浓蒸汽,用早已备好的勺子盛一碗熬小鱼,再用铲子把金黄的饼子从锅沿铲下盛到碗里,左手把碗一托,胳膊肘往膝盖上一撑,耳中听着远近的布谷和蛙鸣,眼中看着落日余晖映照的“半江乌蓬半江芦,半江波鳞半江平”,夫妻二人开始家里的野炊。

家、妈妈、一家人,成为了家的味道三要素。家的味道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这是留在血液里的味道,就是多少年不吃,只要想起,它的回味就会被唤醒而久久不散。其他的美食你都可以说不喜欢,唯有家的味道只有思念、久久地思念。美食加入难以割舍的情愫,才得以有更众多的食客,久而形成众多的人们的情怀,进而逐渐形成泱泱饮食文化大观。

美食不一定都是名贵食材,反而越是普通的食材,凝聚了越多的厨师技艺和心血。各大菜系的经典菜谱,大多是当地一般性食材或特产,有的甚至是下脚料加工而成的,经过多少年的品评传承下来的,让食客尤其是当地食客无法忘怀。如老北京炸酱面、陕西羊肉泡馍等都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而后才走向全国各地。贴饼子熬小鱼就是如此。

小时候就特别爱吃家里的贴饼子熬小鱼,后来爱人也特别爱吃。为了解馋,我们就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做,越做越想吃越爱吃。尽管和妈妈做的比怎么也算不上好吃,但每次都要细细品味那种苦苦追寻的味道。因此从很早开始,我们的餐桌上就不曾断过熬小鱼,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从不灰心。偶尔还要动员老太太亮一下手艺,我们每次都啧啧赞叹、自愧不如。眼看着学、手把手的教,就是做不出那种味道。看来,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只可继承而不可复制。

白洋淀的“船家”很多,贴饼子熬小鱼就是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形成了白洋淀独有的风味名菜。如今这个地方大大小小的餐馆几乎都有这道小菜,了解白洋淀的人是每到必吃的。每一个船家虽然早已不必住在船上了,但是陆地的家里也是必不可少的菜肴。喜欢这个味道的人们,哪怕远隔万里、顿顿山珍海味,这个小菜也总能在家的餐桌上想到、看到、吃到,从未断过。

好像好多文化都有雅俗之分,而饮食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都是非常丰富和深厚的,其最核心的东西恐怕还是那句话:食色性也。贴饼子熬小鱼在文化方面的简洁性和填饱肚子的基本功能,本身就是来自大众服务大众的。另一方面,从美食的角度,这个菜也具有多个鲜明的特点。在船上的家里做贴饼子熬小鱼用的是淀里的水,和面的熬鱼的都是。在岸边的陆地上挖一个坑,用芦苇把坑口掩盖好,半天的功夫就能渗满,可谓天然的净水器。做饭时直接把坑里的纯净河水放进锅里煮鱼,放进面里和面,最大限度地保留着河水的腥鲜和泥土的本味。小鱼小虾就是出水入锅,鲜活的鱼虾只需在船头用网兜直接探进河水简单的涮洗两下,就活蹦乱跳地跃入了耳子锅。等锅里的水沸腾了,鱼虾也不蹦了。啪啪几下,围着锅沿贴上饼子,盖上锅盖加火。大火收尽汤汁,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然后香飘整个河面,散发出传说中野生的味道。调味的也只有盐和醋,其他的都变得多余了。

白洋淀里的小鱼小虾是有几种的,熬菜的极品是小杂鱼。这个食材的选择就分出了菜的档次。所谓小杂鱼,主要包括小麦穗、小山根儿等当年生长、过季就没有了,而且又长不大的小鱼,也有指甲盖大小的鲫鱼豆、小指长的白条和大鱼的幼崽,更有小草虾和青虾的幼崽,蜻蜓的幼虫等不下十来种。各种鱼虾相互调味,构成了最鲜的特有口味,富含油脂,与粗粮的玉米饼子同出而食,即使在如今注重养生的时代也堪称绝配了。一口饼子一口菜,岂不美味至极了吗?如果再有小香葱、生菜叶、苏子叶之类的鲜蔬佐餐,那———

食髓知味,吃到髓,贴饼子熬小鱼就再也忘不了了。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极品,时间、技艺、文化和人性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白洋淀的小鱼有季节性的,他们随水而生,好像没有母体。有人说是草籽变的,只要有草的地方遇水即生且数量惊人。也有人说是多年遗留的鱼籽遇水而孵育出来的,因此,鱼籽存放多年是不会坏的。所谓鸡吃骨头鱼吃刺,极言骨刺本身即是美味。小鱼小虾肉很少,但熬小鱼却熬成了白洋淀的美味,入口骨酥肉烂,丝毫不用担心扎嘴卡喉、口感粗糙。鱼骨能用河水熬软是白洋淀贴饼子熬小鱼如此盛名的最大秘密,别的水或别的鱼都不行。

春夏季节是贴饼子熬小鱼最好的季节。所以好是因为小鱼小虾这些食材大都是自开春而生的季节性食材,别的时候也有,但品质就逊色多了。有的小鱼是只有春天才有的,如小屎包等。初夏季也有特别的鱼种,即黑鱼籽,黑鱼籽就是极品美味,可以比美著名的鱼子酱。黑鱼籽孵化出小鱼之后成群结队地游进锅里和贴饼子结缘,把贴饼子熬小鱼推向了自然生化的高度。大自然的无私和慷慨使白洋淀人的餐桌一年四季从不缺乏美味的丰富。如今,贴饼子熬小鱼虽然有了很多的变化,这应该是时代的产物,但不变的是白洋淀人的自然、率性、简单和纯粹。

一锅出的菜和主食本身就有鲜明的层次,各有各的味道。贴上饼子后盖上锅盖,汤汁沸腾着,在熬小鱼的同时,浸漫着贴好的饼子,饼子也就和小鱼熬在了一起。等到汤汁收尽,锅里的饼子也吸足了味道,被铁锅煎成一面焦脆一面松软。内行的人是先要吃这一块饼子的。不同层次的味觉刺激,吃出了贴饼子熬小鱼的沧桑、质感和高雅的艺术元素。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