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苣荬菜幼苗

苣荬菜又名苦荬菜、取麻菜、苦菜、奶浆菜等。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普遍生长的山野菜,所含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茎叶含水分88克、蛋白质3克、脂肪1克、胡萝卜素4.36毫克、维生素B2 0.27毫克维生素C 33毫克,还含有维生素P、维生素K以及多种无机盐。据测定,全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以精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总量的43%。全草人药,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开脾健胃、清心明目、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痰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还能快速分解尼古丁,更是吸烟者的良菜佳肴。苣荬菜以其嫩叶供食,凉拌、炒食皆宜。但其食用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每年过了春夏之际即开花,其叶部纤维老化,食用品质很差。为了满足食用及市场需要,现多进行人工栽培。

1.形态特征

苣英菜株高30~80厘米。茎中空,外有棱条,上部分枝,茎无毛或上部有腺毛。叶羽状深裂,无毛,绿色,边缘有不整齐的刺状尖齿,干燥时叶片边缘呈紫色,叶下部叶柄有翅,抱茎生长,中上部叶无柄。折断的茎叶可渗出白色浆汁。头状花序,在茎顶上又排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暗绿色,花冠舌状,黄色,两性。瘦果,椭圆形,冠毛白色。花果期6~11月。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苣荬菜性喜温暖的气候,也较耐寒。在地温10~ 15℃的条件下根芽即可出土,叶片生长旺盛。喜湿,土壤水分充足时,生长良好,叶片脆嫩;干旱时,则纤维老化,品质差,但水分过多容易造成烂根而致死。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房前屋后,沟边田梗皆可种植,但以种植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中易获得高产。野生苣荬菜主要生长于野外的路旁或岩石上。

3.栽培季节与方式

苣荬菜原是一种早春生长的野菜,人工栽培一年四季皆可进行。栽培方式有两种,一是移根归圃,二是播种繁殖。苣荬菜可多次采收,一年栽种,连年受益。

4.栽培技术

(1)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质田块,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2000千克,深翻20~25厘米,耕耙均匀,做成1.2米的平畦或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

(2)移根归圃

在种源多的地方,于4月初到野外挖取野生苣荬菜的根茎,按匍匐茎上菜芽的分布截取5~10厘米的短节。采集的根茎要及时栽植,来不及栽植的可放入湿土中假植,保持新鲜,提高栽植成活率。栽植时按3~5厘米的行、株距顺序摆于床面上,覆土5厘米左右,稍镇压,浇定根水即可。

(3)播种繁殖

在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到野外适时采集成熟的苣荬菜种子,种子变褐色即为成熟期。种子有休眠期,可当年秋播或翌年春播。春季播种的,种子采后晾干,揉搓,除去杂质,与种子3倍的湿润细沙拌匀,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埋入深30~50厘米较干燥的地下,使种子休眠,翌春解冻后取出种子即可播种。播种采用条播,畦床按8~1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约2厘米。苣荬菜的种子比较细小,对于未与细沙混拌的种子,可用3倍种子的细沙或草木灰拌匀,均匀撒入沟内,覆一层细土,镇压,浇透水,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3~0.4千克。播后,畦面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湿。秋季播种的,气温较高,畦面水分蒸发快,土壤容易干燥,可视旱情早晚洒水降温保湿。幼苗出土后,及时撤去覆盖物。2~3片真叶时,间苗食用,保持株距3~5厘米。

(4)田间管理

苣荬菜幼苗时,杂草生长旺盛,要及时拔除。结合拔草进行中耕,一般需要进行3~4次。第一次中耕可深些,以利于促进根系伸展,以后随着地下茎匍匐延伸生长,中耕宜浅,避免损伤根茎。大雨过后,要加强排涝,防止烂根,待土壤稍干后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植株生长。苣荬菜喜湿润,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灌溉,否则产品品质变劣。肥料供应以氮肥为主,移根栽培的,当菜芽出齐后,播种繁殖的,则在幼苗2~3片真叶时,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液1000千克。以后每采收3~4次追肥-一次,以促进植株萌发新株。

5.采收与利用

苣荬菜萌芽力极强,既可采收嫩苗,又可采摘嫩梢。收嫩苗者,当嫩苗长至8~10厘米时,从苗基部割取,采大留小,一年可采收3~4次;采摘嫩梢者,可保留基部的3~4片叶采摘梢部,待萌发新株后又可再采摘,如果肥水及病虫害管理得当,再加以保护设施保温越冬,可连续周年采收。一般667平方米产量750千克以上。苣荬菜叶中含有苦味物质,食用前可将嫩茎叶洗净,浸泡在水中数小时或用沸水烫过,能减少苦味,使风味更佳。苣荬菜可凉拌、做汤、炒食。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为大家解惑。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