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唱片业已死

几年前,宋柯宣布“唱片已死”时,我还不以为然。

而就在前不久,著名音乐人、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音乐总监王厚明先生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又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唱片真的死了!”难道,唱片真的处于难以为继的地步了吗?而曾经依托于唱片生存的音乐人尤其是流行音乐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该何去何从呢?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发生了几件与音乐有关的事情。

一、3月下旬,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的美国流媒体音乐服务收入首次超过CD销售收入,2014年全美流媒体音乐收入达到18.7亿美元,占比27%,而CD销售收入仅为18.5亿美元,占比26.5%。

二、3月底,环球唱片向Spotify施加压力,要求限制免费流媒体的播放,环球唱片的目的是通过限制Spotify让更多听众购买音乐作品。而在几个月前的2014年秋,美国流行女歌手泰勒·斯威芙特发布最新专辑《1989》的同时,撤下了在Spotify流媒体音乐上的所有作品。

三、4月,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在欧洲的音乐流媒体计划进行审查,审查苹果在与唱片和数字音乐公司的合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限制Spotify等竞争对手的行为。

通过这三件事情,我们能看出这几个迹象:

一、流媒体音乐越来越强势,传统唱片继续处于衰退的进程中;

二、流媒体音乐的强势之下,传统唱片公司和拥有大量粉丝的音乐人不甘心成为流媒体音乐服务商的“奶牛”,意图掀起新的反抗;

三、流媒体音乐服务商之间,为了争夺市场的份额和地位,也是矛盾重重,他们的前景难以预料;

四、对垄断深恶痛绝的各国政府不会坐视垄断现象在互联网音乐行业发生,反垄断对它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未可知。

同时我们还不能忘了这一切的前提:到目前为止,传统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依然是音乐的版权所有者和内容生产者;流媒体音乐服务商的绝对优势,是因为他们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时代网民的需求,把音乐内容分发的主动权把握到了自己的手中。

那么,在我看来,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传统唱片行业和音乐人除了做互联网公司的附庸,还有很多选择。

一、像环球唱片那样、像泰勒·斯威芙特那样去反抗,如果有巨大的影响力,应该不发愁唱片的销量。

二、借助社交媒体、借助粉丝的力量、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法去卖传统的唱片,这种做法在欧美已经有成功的先例。

三、参加以音乐为主的综艺活动,在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上,谋求前两种途径。

四,传统唱片公司可以考虑另起炉灶,自己搞流媒体音乐服务,或者创新服务方式。今天的流媒体音乐服务,不正是在颠覆了下载服务后开始流行的吗?

五、一些影响力稍低的歌手,可以抱团取暖,线下合作。比如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音乐总监王厚明先生对我说:“移动互联网音乐正在茂盛,但因为可轻松复制分享的快捷让音乐版权人更加无力去改变,目前我在广州打造了一个100人的小型音乐现场,这个不能复制的音乐会是我目前的主力。”

当然,这一切假想的前提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人要把音乐做好,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或者互联网企业突发奇想,把唱片公司给收购了的话,那音乐或许就会进入另一个时代了。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