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素食的美味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食礼之邦”。在地大物博的地理环境、“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环境、儒释道思想文化环境等多重背景交融下,民间饮食以理解包容的姿态、用料来源广泛的特点,铸就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成就了具有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民间素食文化。

从内容来看,民间素食有清素、仿荤、杂素三类。清素是原料、菜名、形态皆素;仿荤是食料为素,菜名、形态为荤;杂素是原料以素为主,间用荤料。

杂素与清素共存

古代中国的民间素菜对世俗口味包容理解,没有宗教素食细节的禁忌。既采用“清素”制法,满足礼制斋戒需求;也采取“杂素”的做法,使用五荤,乃至肉汁,满足民众不忌荤腥的口味。

关于清素的制法,《东京梦华录》记载“及有素分茶,如寺院斋食也。”所谓素分茶,“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此即说明,北宋便有开设专营素食的大店铺,出售和寺院一样规制的斋饭饮食。

又有《梦粱录》记载:“又有专卖素食分茶, 不误斋戒 。如头羹、双峰 ……杂辣羹、白鱼辣羹饭。又下饭如五味熬麸 、糟酱 、烧麸……。”当时斋戒的社会风气,催生了民间清素类型的素菜。

关于杂素的制法,《齐民要术》记载了十一种素菜的制法,用到葱和韭菜等荤料的菜品,有“葱韭羹”、“油豉”、“薤白蒸”、“缹瓜瓠”、“缹汉瓜”、“缹菌”、“缹茄子”共七道素菜。

取“缹茄子”法为例,书言:“擘葱白与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姜末”。缹瓜瓠、菌者两道菜,还用到猪肉。作者这样作解:“缹瓜瓠、菌,虽有肉、素两法,然此物多充素食”。在这本北魏时期指导人民生活的农学著作中,可以看出民间素菜的定义包括杂素的制法。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 记载了东坡豆腐之作法:“豆腐葱油炒,用酒研小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 这部关于乡居粗茶淡饭的家常菜谱,亦有葱与酒的荤料身影。

▲香厨妙供-东坡豆腐

仿荤菜品

在古代的民间素食文化里, 出现不少以“假”命名的仿荤或象形荤菜。

如《梦粱录》便列举了“鱼油炸、夺真鸡、两熟鱼、炸油河豚、大片腰子、鼎煮羊麸、假炙鸭、干签杂鸠、假煎白肠、葱焙油炸、骨头米脯、大片羊、煎假乌鱼”等仿荤菜。

又《山家清供》对“假煎肉”的制作,写道“瓠与麸薄切, 各和以料, 煎;麸以油浸煎, 瓠以肉脂煎;加葱、椒油 、酒共炒”。以此看来,民间仿荤菜在制作过程中,不回避五辛等调料的使用,以此来达到形神兼备、味似荤菜的要求。

风味多样化

民间素食文化在不同地域、多民族口味之别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合发展。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大量迁徙,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原有北方汉族文化、中原文化融合,带来了饮食结构的改变。

少数民族畜牧业发达,提高了汉族肉食的比例;因地域条件不同,互相之间带来更多蔬菜和水果的品种;民族文化的交融,带来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的交融,让民间菜肴口味更加多样完善。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中国自古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人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造就了民间饮食文化上南北口味之别,乃至形成了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丰富了民间素菜的风味。

现代发展趋势

中国民间素菜顺应时代契机,逐渐向清素、繁荣的主流趋向发展。在太虚法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下,居士多活跃在素食餐厅的经营中,将其视为弘法与修行的道场,引导素食往积极“入世”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中医中药学的理论指导下,素食的健康理念渐被普及。大规模工业化养殖和畜牧业威胁生态,呼吁起国民的环保意识。素食餐馆的消费层次各异,提供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和体验,打破大众“素食是清苦修行”的传统固化意识。以上因素在各种维度上强化着民众对素食价值的认可,推动民间素菜往“纯净素、无蛋奶、无五辛”的方向欣欣向荣发展。

民间素食以低平的姿态,在历史沉淀中,吸收着宫廷菜、寺院菜的特点。在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中,容纳着各民族烹饪文化和技艺,应时应需而变,适应着不同圈子、不同层次的饮食群体,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绽放着独特灵活的艺术魅力。

| 来自 珠海市普陀寺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