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喀什噶尔古城简介

手机拍摄《喀什噶尔古城》 图文:新疆小玉石

古老的喀什噶尔是新疆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喀什噶尔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并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喀什噶尔古城是国家认证的A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据《汉书·西域传》记载,2100年前,疏勒国都改称盘橐城,前身即西汉时期的疏勒城。疏勒城原址位于喀什吐曼河流域西南部的土崖上,至今还有居民在城中生活。90年代初期,玉石在喀什上学时,有一位维吾尔族同学的家就居住在老城里,每到周末,他总会约我去他家做客。

老城的房屋极具特色,到底错落,户户相连,窄巧的小路,坡陡有级,拾级而上,时而可见头顶两侧房屋互通的走廊。而今的喀什噶尔古城风景区,是近年来刚刚改造的原有居民区,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

古城区内有纵横两条路,一条是喀赞其亚贝希巷,喀赞其,维语是铁锅的意思,亚贝希,意为河崖,因其地处吐曼河崖上,故而得名“喀赞其亚贝希”。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吐曼河里有一个河妖,每年春天,它都要求处于吐曼河周边的村庄贡献年轻美貌的女孩祭祀它,否则,所有的村庄都会被洪水淹没,有一年,村里有个青年叫素来曼的男子,他对于这样的要求十分气愤,于是便勇敢的站出来反抗河妖,他听取了一位长者的戒训,并得到长者的授意,跋山涉水取来玉雪昆仑山上神铁之石,锻造成一口铁锅,将河妖收服后,筋疲力竭而死去。后来,由于地势的变迁,铁锅所处的位置地势上升,变成了高高的土崖,并有了村庄。于是,村里便延续了制作铁锅的传统工艺,久而久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把村长边上的巷子命名为“喀赞其亚贝希”。

一条是阿热亚路,据说,疏勒国时期,喀什老城曾遭遇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城里的居民纷纷涌向老城的高处,眼看城区就要被洪水淹没时,突然,地面神奇的裂开了一道数丈宽的大裂缝,洪水从缝隙间流过,才使得老城得以保存,城中百姓得以幸存,之后,人们就将裂开缝隙的地方称为“阿热亚”,即中间有河的地方。

老城居住的都是维吾尔族居民,顺势而建的水泥路,平坦干净。两旁商铺林立,兜售的商品也是新疆本地的特色产品,美食类,干果类,玉石类,丝织品,手工艺品等。他们有些人平时除了经营自家的生意外,有时也会组织居民开展歌舞表演。家住喀赞其亚贝希西巷的热曼古丽,23岁,经营着一家民族餐厅,客人多的时候,她便忙前忙后的招呼客人,偶尔也会在自家的餐厅里为游客表演新疆歌舞。穿着一身维吾尔族特色服装的热曼古丽走在老城的街道上。

32岁的其曼古,身穿一身大红色的裙子,迎接喀什电视台记者的来访。其曼古经营的是一家两百多平的丝织品专营店,她家的店位置优越,在进入景区大门不远,客源很多。店里的丝织品琳琅满目,色彩斑斓。平时来她家做客,都会选购几款漂亮的丝巾或围巾,送给内地来的朋友。

路两旁店铺的老板形色各异,卖手工艺品的长发帅哥在专心的玩着手机,很有一种文艺范的味道。卖玉石和小饰品的老板手里盘着一块老玉,如此专心致志,一脸爱不释手的神情。

从一家铁匠铺走出来一位四五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白色的衬衣蓝色的牛仔裤,配上一件红格子褐色条纹的小马甲,左手扶门而望,一脸童稚的表情,萌萌的,可人至极。估计是这家铁铺老板的儿子。门两侧,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铁门鼻,铜门鼻,和一些生活常用的铁制品,花样精美,工艺精湛。

经营新疆挂毯的商铺里,看的目不暇接,图案多为新疆民族特色的挂毯,也有山水画,动物,花鸟类的图案。不过价格很贵,都是纯手工编织而成。不过欣赏还是可以的,要是想买,也有价格便宜的,但一幅也要好几百大洋。

进入景区大门口的一家专卖新疆乐器的店铺。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新疆手鼓、萨塔尔、艾捷克、弹布尔、都塔尔、热瓦甫等民族乐器。当玉石走进店内时,热情的巴郎子操起手鼓激情洋溢的表演起来。

这是一家以新疆元素为主题的小展厅,主要是运用新疆的艾迪来丝绸制作各种实用型商品,比如雨伞,服装,陶瓷、手提包等。

最后,玉石当然要说一说具有新疆元素的饮食文化了。新疆美食实在太多,玉石就不一一介绍了,今天就单讲这新疆的疙瘩馕,这也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最早,最爱吃的一种馕。玉石小的时候,80年代初期,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吧,那时候上小学,学校离家很远,中午不回家,父亲每天都会给我一块钱买午饭。那时候的疙瘩馕2毛钱一个,买三个5毛钱,凉粉一小盘也是两毛钱,一般我只买一个馕一份凉粉,只花4毛钱就能吃一顿午餐,还能省下6毛钱买一些学习用品。而且一直吃了六年,所以说,我对疙瘩馕是情有独钟,很有感情的。而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如今一个疙瘩馕已经卖到一块钱。

其次,就是新疆的羊肉。新疆各族人民对于羊肉的钟情,那是铁铁的食客,无论在哪里,但凡要吃饭,一满地必点羊肉席,烤肉是新疆人待客必不可少的。不过还有一种烤法,是用戈壁滩上的红柳枝做钎子,这种做法我们新疆人叫红柳烤肉,烤出来的羊肉串,有一种天然独特的原木味道,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岑,这样是新疆远古时期,因物资匮乏而想出用红柳串肉的手法,一直流传至今。新疆人的剔肉手法,相当精湛,一头羊,从头到尾,留下一副完整的骨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