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度过一群鸭

2021年8月23日5时35分,我们迎来处暑节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隶属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有躲藏、终止之意。立秋未能带走的炎炎暑气,将在处暑后逐渐散去。此时处于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正是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的好时节。

处暑关键词之一:秋老虎

新一周的工作日,天气并不是那么宜人,最高气温在34℃左右,闷热难耐,只能说“非典型”三伏天的后续,必然是“秋老虎”反扑。由于空气湿度大,气温又偏高,空气中的不稳定因素大,本周午后局地性阵雨或雷雨将要排排坐,周三还有一次较明显的雷阵雨天气过程。晴好的天气只能是周末限定。防范对流天气的思想还是不能松懈,同时防暑降温的工作也要抓牢哦。

处暑关键词之二:处暑吃鸭

民间俗语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之说,从北京人吃的处暑百合鸭,到上海人吃的八宝鸭,再到广东一带的烧鸭,熏烤派、炖煮派、卤制派,可以说各地区的食客们用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将鸭子吃出了新高度。

这夏秋之交的节气,究竟和鸭子之间有着怎样微妙的感应?

此时吃鸭的魅力: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富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能给人体补充大量营养;

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秋季进补不宜食用肥腻、燥热之物,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最适合拿来适量秋补;

提前吃点鸭子,才能有好的体力来迎接马上要开始的秋收工作;

看看古人如何优雅吃鸭

炙 鸭

明代宋诩编写的《竹屿山房杂部》中,介绍了炙鸭的做法——“炙鸭,用肥者全体,燎汁烹熟,将熟油沃,架而炙之。”唐代诗僧寒山在《诗三百三首》中描述了其吃法:“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这里的椒盐,也是指将烘焙过的花椒和盐碾碎制成的调味品。这难道是现代椒盐鸭架的雏形?

蒸 鸭

宋代陆游写的《书怀四首其四》中有:“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xī 本意指醋)也自珍。”蒸鸭一直到清朝还流行,清代陈曾寿写过一首诗《谢陟甫馈蒸鸭》。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录了真定(今河北正定)魏太守家做蒸鸭的方法:“生肥鸭去骨,内用糯米一酒杯,火腿丁、大头菜丁、香章、笋丁、秋油、酒、小磨麻油、葱花,俱灌鸭肚内,外用鸡汤放盘中,隔水蒸透。”被多种食材加持的鸭子,充分吸收了鲜香味道,难怪一直流行。

酱鸭、板鸭

清代陈作霖撰写的《金陵物产风土志》中介绍了酱鸭与板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淡而旨,肥而不浓,至冬则盐渍日久,呼为板鸭。”

烧 鸭

清代曾廉写的《定风波·小集十刹海酒楼》中有:“共道市坊烧鸭美。”清代葛虚存撰写的《清代名人轶事》写道:“都城风俗,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烧豚相馈遗。”清代蘧园撰写的《负曝闲谈》中提到一种“兼着甜咸两味”的“西瓜烧鸭”。能把这两种食材搭配到一起,古人在饮食上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杨 鸭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不用水,用酒,煮鸭去骨,加作料食之。”由于这道菜是高要令杨公家做鸭子的方法,袁枚便简单粗暴地取名——“杨鸭”。

此外,还有要“火煨三日,才拆得碎”的大块鳗鱼煨整鸭,这道奇异的菜也是出现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放到现代妥妥一道功夫菜。

处暑关键词之三:品酸 秋乏

天气刚刚转凉时,不宜急于增加衣服,适当“秋冻”可激发人体防御机能,为应对秋冬寒冷做足准备。一般着装以感到凉爽、不觉寒冷为准。

酸味食物能够收敛过于旺盛的肺气,调节身体内脏对于冷热交替的适应能力,像山楂、葡萄、橘子等这些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不宜多吃,以免肺气更加旺盛。

处暑后,夜间气温开始有凉意,应在晚上10点前入睡。“早卧”调养人体阳气,“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睡觉时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以防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此时中午气温偏高,仍要避免室外运动,可在早晚进行适当锻炼。锻炼项目以慢跑、做操、打拳、散步为宜,避免锻炼强度过大,伤到阳气。

暑去秋来,登高望远

愿你在这个秋天

收获满满,继续前行

-END-

综 合:德清气象微博、环球气象、央视一套、央视新闻

编 辑:何丽丽

执行主编:归李喆

愿你拥有一个收获满满的秋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