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小黄米凉糕

闲话黄米糕

闲暇的时候,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一起吃个糕,解解馋,顺便聊一些话题,磨叽的生活便会呈现出一些乐趣。

北方人说的糕,是那种只有在晋北大同地区一种俗称黍子的植物经脱皮而成的颗粒,也称黄米。黄米糕是由黄米经粉碎成为黄米面,再蒸熟加工而成的,黄米糕在晋北民间俗称为黄糕。

糕的做法十分特别,既需要老道的经验,也苛求十足的功夫。做糕的第一步就是和面,和黄米面是颇有些讲究的。和面时,水要温热的,每次加入水的量不能多,一定要控制好;每添一次水,用手把黄米面与水反复推拨,待面和成不超过黄豆大小的颗粒,类似润湿的细沙且不粘手时,上好的面就和好了。第二步就是蒸糕了。事先准备好大口蒸锅,再把火烧大,腾起的水蒸汽要有足够的力度时,有经验的师傅就站在蒸汽朦胧的大锅旁,待笼屉底部整块笼布经蒸汽湿润后,先均匀的撒一层和好的糕面,一层糕面经蒸汽烫熟后,才能撒下下一层。每层撒糕面的厚度和时间也有讲究,厚了容易夹生,薄了白白浪费了火力不说,还容易失去蒸汽腾腾的最佳时机;每层撒糕面的时间也一定要紧凑,否则糕面蒸的时间不一致,糕的筋道免不了要打些折扣,口感就差了些。蒸糕的过程中是不能盖盖的,糕面必须由直冒的蒸汽逐层烫透才是绝好的。

蒸糕确实是一个技术活。逢年过节或家里有喜庆的时候,那些有足够经验的师傅才敢应承去蒸糕,也见机露露自己的绝活。此时,糕面全部撒好后,看看蒸气烫糕的火候已到,师傅才把锅盖盖好,十几分钟后再揭开锅,师傅把笼布的四个角攒捉在一起,奋力一提,蒸汽腾腾的糕一起出锅放置在一块面板上,下一步就是採糕了。蒸熟的糕面一出锅,就立即乘糕面处于最高温的时候开始採糕。採糕必须要有手劲,反复快速柔搓、摔打、碾压,最后成为一个椭圆的形状;採糕的时候,有经验的师傅在面板旁放些凉水,手在柔搓烫手的糕面时,适当蘸一点凉水,免得烫伤手,也最能发挥师傅揉搓技艺的力道。採好的糕既柔软也有足够的弹性,用筷子夹一下不粘筷子,採糕的技艺就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在糕的表面均匀涂一层胡麻油,一块泛着金黄色的黄米糕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时只有黄糕特有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说起黄糕的吃法,採好的黄糕蘸些糖或者熟豆面,就可以直接食用,北方人称为素糕。正式的场面却是要吃油炸糕的。因为糕的谐音“高”,有步步登高之意,孩子结婚办喜事油炸糕那是必不可少的,邻居也会在娶媳妇那天清晨意外享受到一份油炸糕的祝福。

油炸糕是把採好的糕分成一个个均匀的、手掌大小的面团,再在里边包一些馅料后用油炸后食用的。晋北炸糕所用的馅以豆沙馅和素馅为主,豆沙馅就是超市中常见的那种,有经验的师傅对超市的豆沙馅不太如意,他们会亲手制做风味独特的玫瑰豆沙馅,而素馅则蕴含着师傅们金典的智慧。用恻好的熟土豆丝、胡萝卜丝及切好的韭菜,与由胡麻油炝好的葱姜蒜沫,再加少量盐拌好,就是鲜香诱人、口感地道的素馅了。炸黄糕的油一定要用当地的胡麻油,眼见油高热后,把包好馅料的一个个或圆或半圆的面团放在油锅里,用竹筷翻几个来回,待糕的表面炸出一个个气泡,面色略显金黄时即快速捞出,否则炸过了火候,炸糕不仅外观有些难看,吃起来也没有了松软、酥脆的感觉。用胡麻油炸好的糕,有一股扑鼻的香气,路过的人闻到,也免不了要噎一下口水。

糕的吃法在我却别有一番思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之时,黄糕不多,即使偶尔吃糕,但为了节省粮食,糕也是那种黍子不脱皮直接磨成粉食用的,至于菜也就是一些少油的蔬菜。黍子糕吃起来很涩,下咽的时候有些剌嗓子,葱花鸡蛋糕一年难得吃一回,黄糕泡肉更是奢望。我家在矿区,七八十年代随着家里哥哥姐姐相继开始工作,家里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黄糕炖肉才逐渐摆上了餐桌。记得那时我母亲蒸的糕十分筋道,一上午忙活,喷香的葱花鸡蛋或者是香气四溢的炖猪(羊)肉和蒸好的糕一起端上桌,全家人围坐在炕上,喜气洋洋地吃一顿糕,那温馨的场景给我的青少年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记。我喜欢吃素糕的习惯就是那时形成的。

吃素糕最能体现糕的色、香、味,糕和菜结合起来,所拓展出来的那种入眼的愉悦和舌品的奇妙,夹、吞、咽干净利落的感觉最令人难忘。吃素糕必须要有几个菜,葱花炒鸡蛋是必须的;其次要有炖肉;还有就是大烩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吃素糕最有讲究的就是层次,先吃葱花炒鸡蛋的,鸡蛋里放一点山西的醋,用筷子把糕夹成适合自己大小的块,在鸡蛋里蘸一下,直接放入嘴里,再乘势夹一点葱花鸡蛋,稍微嚼一下,囫囵着吞咽下去,放开吃一阵,那感觉不吝于登山及顶、气吞山河的曼妙了。下一步就是肉泡糕了,盛一些炖好的肉和汤,把一小块夹好的糕在碗里来回蘸一下,一口糕,一口肉,仰或再添一口雁北应县的大蒜,心里畅意的那个劲儿就会成为另一种难舍的回味 。吃到八成饱的时候,大烩菜泡糕是最后收尾的。北方的大烩菜,以土豆、粉条、白菜、豆腐用肉汤或胡油在锅里蒙熟即可,糕的筋道与菜的爽口结合在一起,只有吃糕的人才会体会到那种圆满的感觉。

吃黄糕对南方人却是一种十足的考验。北方人吃糕在嘴里一般只嚼一下即咽,糕在喉咙里滑动的感觉是饱满、圆润、舒爽的体验,但南方人总怕整块糕会粘在喉咙里,糕在嘴里反复嚼,此时的糕会逐渐失去弹性,滑爽的感觉顿时也不复存在,经过折腾的糕确实难以下咽,吃糕成了另外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如今在北方吃糕,人们也不似过去那般不讲究了,生活好了,吃糕也渐渐有了品味。过去吃素糕狼吞虎咽的场面没有了,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赋予了黄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丰富的精神向往,吃素糕更能体现当代人的文化涵养,生活质量。

一旦有空,几个人便聚在一起,大家想急切吃糕的意念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吃糕也十分讲究氛围,意气相投的人对吃糕也有相同的预期,当然一定要选一个纯正的老店,鸡蛋是柴鸡蛋,炒出来要含有浓郁的葱香;炖野猪肉、柴鸡肉二者兼是必不可少的,而冬季更缺不了来自山区的炖羊肉,炖好的肉讲究色香味俱佳,烫香油清;大烩菜必须要有土豆、粉条、白菜、豆腐,缺一不可,烩好的菜土豆要酥软,粉条则要筋道,白菜却要滑溜,豆腐必然要饱满;还有地道的红油松根丝,炭火烧茄子也是格外惹眼的点缀。只要菜一齐,顿时夹糕的夹糕,盛菜的盛菜,个个动作麻利,大家也不必客气,先鸡蛋后炖肉,再大烩菜的顺序每个人都自然天成,吃糕的过程惬意而顺爽,夹、吞、咽一气呵成,每个人都在品味着其中圆润、饱满、顺爽的感觉。当然,在品尝黄糕美味的同时,大家也不忘聊些时事的话题,讲些生活的感受,不一会儿,大盘的糕就会不见了踪影,大家吃的饱嗝频频,此时各个肚子溜圆,乘兴而去,岂不快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