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中华倒刺爬

长着四条“胡子”的中华倒刺鲃。 罗蔚之 供图

岩口水库中华倒刺鲃繁育基地。 陈启浪 供图

◀岩口水库收获中华倒刺鲃。 陈启浪 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陈启浪 罗蔚之

11月3日,从长沙出差来茶陵的李亮,特意赶到舲舫乡官溪村购买了两条长胡子的“野草鱼”,匆匆赶回县城,找到一家餐馆加工,和同事美美地吃上了一顿。

“我是吃鱼的‘老饕’,但2014年以后很少吃到这种鱼了,还是茶陵朋友告诉我,目前在官溪村能买到。”喝完最后一口鱼汤,李亮说。

让李亮念念不忘的“野草鱼”正是茶陵著名珍贵鱼类——中华倒刺鲃。这种鱼曾经遍布洣水茶陵段流域,近二十年来一度急剧减少,部分水域甚至不见踪影,直到最近两年才重回餐桌。

中华倒刺鲃从鲜见踪影到重回餐桌,这种变化与洣水茶陵段水生态的变化休戚相关,也是长江流域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缩影。

锐减之忧,洣水发出早期警告

罗霄山下的茶陵,山峦起伏,洣水蜿蜒流过。因河水清澈透明,一种名叫中华倒刺鲃(俗称野草鱼)的珍贵鱼类,选择在此安家。2014年,洣水茶陵段被批准为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我省唯一。

中华倒刺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甘醇,含有多种氨基酸,且有壮阳补中、治疗腰膝酸软之功效。茶陵人自古以来喜爱吃野草鱼,是宴请宾客的上等佳肴。早年间,“到茶陵吃野草鱼”成为一种时尚,主打倒刺鲃招牌的河鱼店,在茶陵有10余家。

食客惦记着,渔民自然“大小不放过”。“我们统计渔民捕获的鱼时,以前有3个加号,如今很难看到。”茶陵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李秋林说。

中华倒刺鲃的锐减之因远不止如此。曾经,洣水河水质优良,清澈,透明度一般在1.5至2米,水中含氧量较高,无污染,特别适合倒刺鲃生长。但近20年来,洣水茶陵段拦河筑坝、采砂淘金等现象层出不穷,水文条件变化频繁,极大地压缩了鱼类生存空间。

中华倒刺鲃是一种“娇贵”的鱼类,不仅对水质要求高,产卵时更需要在河水湍急流域中进行,以保证水中含氧量。随着小水电站在洣水茶陵段上兴建,整个水域变得平缓,中华倒刺鲃的产卵场所被破坏。

其实,消失的不止中华倒刺鲃。上世纪90年代,洣水茶陵段还有土著鱼110余种,但渔政人员巡河时发现至少有近40种鱼类不见踪迹。“不要小看这些‘消失’的鱼类,因为每个生物都蕴藏着生物进化、基因等信息。”李秋林忧心忡忡。

中华倒刺鲃等鱼类的锐减或消失,给洣水发出了警告,水生态资源恶化了。

复活之路,从保护一条鱼开始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从2020年起,长江将全面进入10年休养生息期。湖南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推进常年全面禁捕。

作为中华倒刺鲃生存的水生生物保护区,洣水茶陵段也在常年全面禁捕范围。

从保护一条鱼开始,茶陵县组建班子、细化方案,积极引导渔民上岸,先后4次召开推进会,于2019年8月开展了捕捞渔民情况摸底,同年10月份又开展摸底“回头看”工作,确保精准识别渔民。随后,该县出台工作方案,多次召集渔民座谈,同年11月底在全市7个禁捕退捕县市区中率先完成退捕工作。

问题在水里,办法在岸上。茶陵县不仅将禁捕退捕“明白书”发到渔民手中,也贴到了渔具销售店、鱼馆饭店。2020年6月,茶陵县城最后一家经营中华倒刺鲃的老店闭门谢客。

一边动员渔民上岸,一边开展禁捕巡逻。

2020年8月12日凌晨,由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督察组,在洣水河畔突击执法。借助探照灯强光,一个“背包电”被执法人员逮个正着,并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同年12月10日上午,6名经法院审判的首批非法捕捞人员,在畜牧水产人员教育和陪同下,购买了近200公斤的中华倒刺鲃、鲢鱼、鳙鱼等鱼苗,于次日放流洣水。

在禁捕的高压态势下,鱼儿们迎来了喘息之机。

禁捕不是结束,而是水生态全面修复的开始。这两年,茶陵县加大了放流力度,放流鱼苗多选用“消失”的鱼种;去年,该县开展了小水电站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各小水电站负责人通过放流鱼苗、增设鱼道等措施,恢复水生态环境。

保护与育种同步推进。在岩口水库中华倒刺鲃繁育基地的基础上,2020年初,茶陵县在洣江街道仙源村竹塘水库又布点了一个鱼苗繁育基地,培育中华倒刺鲃等珍贵鱼类,目前已自然繁育中华倒刺鲃万余尾。

“我们还和省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中华倒刺鲃种苗繁育。”李秋林说,特别的保护给了特别的鱼,如今洣水中重现倒刺鲃的身影。

长远之计,不负洣水不负鱼

随着禁捕退捕工作开展,茶陵最大的捕鱼村——官溪村,渔民们迎来了行业的夕阳。

起初,老渔民周运红不同意“收网上岸”。因为他捕鱼认识了妻子,又养起一个家。“不再捕鱼,未来能干啥?”

令周运红想不到的是,上岸后,他居然还是吃上了“渔饭”。

2019年,经历了“三变改革”的官溪村,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山林、草地、滩涂、水域、房屋等资源整合起来,统一流转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借着禁捕退捕的契机,在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指导下,该村走上了挖鱼塘集中养鱼之路。截至目前,该村鱼塘面积达1000余亩,其中中华倒刺鲃的存塘量达10余吨。

昔日的“捕鱼村”蝶变成“养鱼村”。周运红被村里聘用,从事特色鱼销售。“中华倒刺鲃价格高,大多被株洲、长沙等地大餐馆预订,每公斤20元。”他说。

由于中华倒刺鲃对环境要求苛刻,养好这种鱼,就意味着要走上生态保护之路。官溪人比旁人更懂得生态的重要性,不仅投入重资修建设施,更动员村民保护洣水河,一批“捕鱼人”变身为“护河人”。今年,该村渔场还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娇贵”的中华倒刺鲃在此壮大。

其实,在茶陵最早从事中华倒刺鲃养殖的,要属岩口水库。走进岩口水库,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网箱整齐排列,足足有2400平方米,长着4条胡子的中华倒刺鲃扭动鱼鳍。基地负责人沈列强告诉记者,目前中华倒刺鲃已实现自然繁殖,预计保有量在4万尾左右。为了保障鱼儿的生活环境,他们一直对水库水资源进行重点保护。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应了那句话,而今的茶陵人从保护水生态环境入手,让中华倒刺鲃重新“游”上了餐桌。

【来源:株洲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