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大同什么凉粉出名

大同凉粉好吃,成为了大同一道地方名小吃,外地人来大同必吃的食品之一。于是,有商家为营造凉粉的神秘性,给企划演绎了一段故事。

说唐朝李世民平服山西省境内叛乱,途径浑源州,人困马乏,腹中饥饿。随军卫士,浑源城中购得凉粉献上。李世民吃罢大汗淋漓、通体舒畅、心神具醉。连呼,痛快也。浑源凉粉由此而名扬天下。

每次,漫步于大同城内街头,小喇叭播出的这则演绎故事,让人有种吞吃了苍蝇的感觉。不知这则故事谁给编撰的,如此看来,这大同凉粉的历史大约已经有近千年了,外地游客相信不相信这则故事,反正我是不相信。

大同凉粉以土豆粉为主,具资料显示,土豆约明朝传入中国,普及约在清初。土豆磨成粉面估计也就500年的样子。那么凉粉起源到底多久?没人说的清。早在土豆没传入中国时,中国各地已经有以豆类及谷物做的凉粉历史。

关于吃凉粉这方面历史无人关注,也没见到过相关专辑。我在阅读明清艳情小说时,在书中曾看到一句话说:女人的乳房如同凉粉一样,软颤软颤。

后来努力回忆这句是在哪部书中看到的,总想不起来,估计也就是记下这句话了。

大同凉粉成为街头小吃,我记忆中也就四十多年历史,久远的事儿没经见过,也没听闻过,解放前不知街头是否有凉粉摊子,无图也无真相。

凉粉早期就是个家庭普通吃食,这也是好人家才有的饭。打个粉面疙瘩用来烩菜的,只有在端午或八月十五时才会打些凉粉来吃。

普通人家的凉粉吃法,也就个油盐酱醋,炝点葱花儿。油金贵,红茹茹辣椒油那是不可能有的。

大同的凉粉初期是在饭店卖的,叫旋粉,也叫青粉。打一大洋瓷盆子粉坨子,冷却后头迎下倒出,放置案板上,上面淋些水显得光亮。人买时,用一铁皮做的粉旋子,在粉坨子转圈的旋转。粉旋子是形似勺子,带着窟窿眼儿,在粉坨子旋挖;旋出的粉粗细如筷子,长如面条。服务员抓粉于碗,浇上些盐水,洒上黄瓜丝,用筷头在熟油缸子沾上几滴油淋入碗中,一碗凉粉即可食用。一般案台有醋壶和辣椒钵子,顾客要时才给添加,辣椒干渣渣的,没丁点儿油花。

大同城初期买旋粉的饭店,我记忆中有新建路三中门口知青饭店,西街独一处烧麦店,大西街大同饭店几个店面,这是文革刚结束时大同城里卖凉粉的记忆。

大同凉粉的兴起,功劳应记在临时户妇女头上。临时户妇女多居住于煤矿,有各自家乡打凉粉儿的手艺,有活泛的妇女,文革后打击投机倒把松动,就开始盘算着做点儿小买卖。

在家打好粉,吊好粉皮,各盛于两个水桶中,用水渍泡,担着去矿中心地带去卖。家中老汉会用28自行车,拖着木板、长条凳,车把上挂着调料桶,后坐带着水卡子,木板较大,一般支在脚蹬上,也无法骑行。小心意意跟着老婆去支摊子。

凉粉摊子大都支在矿上日粗台下,何谓日粗台?这是煤矿一种粗俗的叫法,一般是商业文化经济集中的地方,也是煤矿人口聚集的场所。人多在一起嘻哈吹牛地方,大同吹牛方言日粗,故叫日粗台。

凉粉摊子兴起,一排一溜。日粗台的闲汉们有了做像,调戏撩逗下卖粉的二老板,刮涮刮涮吃粉的汉子,有姿色且嘴头子不绕人的卖粉二老板生意总是最好的。

当年的凉粉二毛一碗,大夏天半下午,闲汉们日粗累了,总会打豌凉粉伴饥。人多时有人起哄,打赌吃凉粉,有饭量大的与人赌,十碗或五碗赌输赢,赌者双方,一人吃,以碗为单位,吃不完为输,吃完赌者付费。

凉粉好吃,吃多肚沉,后也有赌到医院的,吐出的粉儿还是整棱棱的,输者多为日粗台笑谈。

卖凉粉摊子支的多了,衍生有不同版本,浑源版的柔软、应县版的筋颤,以及大同版的白生生软棱棱。各家之长,如同高家庄的地道,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道。在吃法上浑源版叫吸溜、应县版吸喝、而大同版叫打。

应县版的凉粉,是用粉旋子反檫于碗中,虽细而不断,用筷子捞不起来,只能采用端碗喝,所以叫喝凉粉。而浑源版凉粉,虽说比应县的劲道些,用筷子捞似有似有,只能吸溜进食。大同版的叫打,不管是圆粉坨子还是方粉坨子,都可用刀从中切开,切开后在案板上,用刀噔噔噔、噔噔噔有节奏的切细条,打在碗中,故有打凉粉一说。凉粉的口感,一般多在辣椒油上做文章,用油用料精致,据说炝油时有人用了葱胡子、罂粟壳子之类,凡是能形成固定摊位的摊子全是有自家绝招的。

凉粉火了起来,雁北各县区到处设立有摊点。摊子的雏形,长条木凳子,长条板子支的桌子,四周立几根杆子,用面袋子缝结起来的白布,围裹三面和顶上。这种经营模式一直持续在90年代初,到现在这种街头模式有些地方还存在,比如新荣区区委街头虽然有店面,还习惯于在街头经营,觉的在街头吃凉粉才算正宗,才算是正宗吃法。

记的改革初期,云冈石窟景区前有凉粉摊子,最早在供销社门前,大庙戏台东侧。门前也是车站,当时作为大同的窗口,凉粉摊子很是跌大同人的脸。人们吃罢凉粉,摊主将碗先在一个有洗洁精的盆子里洗涮一把,再投入一个清水盆里涮一次,捞出后用抹布反复擦摸半天,洗碗的水满是红油。外国人看摊位好奇,多喜欢拍照,其实并不是专门照洗碗的盆子。于是有读者给日报写信,说丢国人的脸,不卫生诸如此类。后有将碗套个塑料袋,免去了洗碗的程序,也不见有多么的卫生文明。

浑源作为旅游窗口,凉粉摊子也是很早兴起,而浑源的凉粉是早有品牌意识的,在新世纪2000年后转入门店经常,注册有自己商标。做大做强了,凉粉的价格也攀升了。曾有友去浑源喝粉,粉就只给打了个碗底子。问店家:这粉给的少吧?店家说:尝个鲜的行哩,这这还要是吃饱呢?

友无奈无语了,浑源人精,凉粉也精。评价浑源老乡有句叫:“嘴似蜜钵,心似辣椒”。就此打住吧,要不有地域歧视嫌疑。

大同城里的凉粉,最早的摊位全摆放在红旗商场南侧,后被赶到红旗广场图书馆门前,地势算隐蔽些,不跌城市的脸,后又被推到师校街口。九十年代初期大西街改造,凉粉摊子全进迎泽市场经营。

大西街红火时,大同女女喝凉粉是一景。大同女女时髦,头烫大波浪,涂抺鲜红口红,喜好街头吃凉粉。摊位长条凳子一坐一溜,醋使劲往碗里倒,味精使劲的往碗里筛,辣椒使劲往碗里挖。吃罢红红的嘴唇沾满了辣椒籽子,用劣质餐巾纸一摸拉,口红质量又差,涂抹成满嘴的红。按大同话说,像刚吃了死孩子似的。

初期凉粉没什么品牌,人们吃粉全是看人下菜。如眼镜凉粉、胖老人凉粉、黑女凉粉、瘦女人凉粉等等。人丑俊不说,主要说自己习惯口感。

九十年代初,胖瘦白黑有了品牌,命名方式也显的土气,城里的凉粉店多起个玉兰、秀秀、美兰之名,矿上凉粉店起个四女、大嫂、兰兰妈之名。价格二毛一路升至五元,苦苦经营二十年凉粉的全掘到了第一桶金。能延续做下去的,在大同好像寥寥无几的几家,春叶和郝记做的最长久,估计有30多年的历史。所谓的百年老店,全是坑蒙的伪命题。

新世纪2000年后,大同城内有三家凉粉店最火,两家位于鼓楼东街,东头的顺意,西头的少东家,南关的萍萍。鼓楼东街改造后,独留顺意凉粉店在经营,后成了旅游打卡网红店。因三家还在大同经营,不做评论。

而煤矿各矿的凉粉店,随着两区改造,统一搬迁在棚户区区域,有继续经营的,店名总习惯叫某矿某某凉粉店,方便于各自老顾客的识辩。

大同凉粉虽说有明矾加工制作,有往愣吃人的嫌疑,但人们还是好这一口。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