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永安紫云书院

来源:神州遐旅

襄城县有座紫云山,山中隐着明成化帝下诏赐名的紫云书院。曾几何时,紫云书院著称中州,名响全国,成为继宋四大书院之后又一知名大书院。如今,立于山中院内,四周风景如画,访者心静如水。而紫云山下,浸淫书院余韵500余年的襄城县人,从乡干部到县领导,从平民百姓到文人墨客,著书立说者,已属司空见惯。

 

紫云书院的大成殿。

紫云书院的宣圣殿。

漫山遍野的槲树将浓浓的清香慢慢地散开;大片大片的修竹,托一方高远与清静在心;汩汩流淌的清泉荡漾着跳动的音符;夜莺的歌声唱出最自然和谐的音乐。假如是秋天,槲叶红了,似海若湖的红叶会红出醉人的画;而到冬天,雪落了,又会落出海海漫漫的诗。

500多年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明代户部尚书建了一个书院,就是紫云书院。

■寻梦

2003年仲夏时节,我踏上了寻访紫云书院的路。

寻访这里,缘于18年前的一个梦。

18年前,还是在刻苦攻读,从书里寻找"黄金屋"、"颜如玉"的时候,很偶然地,我来到了襄城县,所到的地方就在紫云山下。当时,有人告诉我,山上有个紫云书院,读书人不能不拜,拜了也许能沾上些灵气,没准儿能考上个北大清华,没准儿能成大器。

但第二天,由于特殊原因没能成行。

这就留下了一个缺憾。

到后来,我成了"过来"人。"过来"之后,回头再看前面的路,我很是惆怅,假如我当初拜了紫云书院,假如我上了北大清华,假如……天啊,一切都太晚了。

车行到襄城县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大幅标语--襄城县一高,许昌、平顶山两地市高考五连冠,下面详细列举了入围国家重点多少个,北大清华几个,进入本科多少个等。

这标语从城外拉到城里,拉到居民的门前。看得让人眼热。

陪同我的襄城县旅游局局长刘树建说,襄城人都把这归功于紫云书院。

从县城向西南行十多公里,便到了紫云山。

紫云山属伏牛山余脉,主峰紫云寺山,海拔375米,一峰秀出,状若紫云,所以有此称谓。因为山中有书院,又称书院山。

据记载,此山林木葱郁,苍翠可爱。又有泉水涌出,溪流潺潺,四时不绝。水中产小蟹,重九蟹肥,临溪捕捉,顷可盈筐,其乐陶陶。槲树遇霜,红叶满山,状似深秋枫林;每值雪后放晴,红妆素裹,蔚为壮观。山林深处,嶙峋石畔,春夏之交,犹有残雪未消,碧绿丛中,时见白雪皑皑,风物如画,人称"紫云残雪",乃襄城八景之一。

自槲坡口(又名书院口)沿小溪上山,行半里左右,有一座小石桥,桥的北面,两大片苍翠的修竹,穿过修竹掩映的狭道,古木包围着的,就是紫云书院了。

■由来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资政大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邑人、字公勉、谥恭靖),因为母亲故去,回乡守孝三年。

守孝期间,他常常漫步紫云山,见山色秀丽幽静,就建了三间书屋,读书讲学。

成化十八年皇帝下诏赐名紫云书院,就扩建殿宇堂斋,最后建得跟文庙一样。成化十九年,因为身体有病,李敏上书乞归,养病于紫云书院,与诸生讲习程颢、程颐等所著之书,立为条约,其在躬行实践,彬彬有理学之风,一时著称中州。

此后,文人学士春吟残雪、夏避炎暑、秋赏红叶、冬观雪景者络绎不绝,竟也成了大气候。到清代初叶,书院周围又有"莲沼"、"观澜桥"、"辞君亭"、"槲栏"、"吉祥洞"、"药圃"、"南屏"、"墨香泉"等景物,至今遗迹尚存。

"次第东风槲叶香。""我乃看山坐山隈,黄花紫蕊缀苍苔。""静听清泉疑雨过,闲看红叶待来还。""潭光万丈玻璃皱,岭上千重碧玉梯。"数百年来,文人留下的诗句描绘了紫云书院宜人景象。

紫云书院于清嘉庆年间更名为李家祠堂。而人们仍多以紫云书院之名称呼它。现存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各三间,门楼一间。(图1)

襄城县的民间有一个关于紫云书院的美丽传说:明朝时候,有一个叫李敏的人,从小就很爱学习。可家里很穷,上不起学。村旁有一座长满槲树的山,他靠上山砍柴为生。他经常想,我一定好好干,等攒够了钱买书读。可是,有一年,天旱不下雨,槲树不肯长。槲柴也砍光了,怎么才能攒够买书的钱呢?一天晚上,李敏睡不着觉,一个人在外边走来走去,想了好久,仰天大声说:"要是老天爷能下场大雨,让槲树快快生长,也许我就能上学了。"这句话好像感动了上天,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雨一连下了几天,槲树可着劲儿往上长。从那以后,李敏上山打的柴多了,慢慢攒够了买书的钱。他就一边砍柴一边学习,后来李敏中了头名状元,被当朝皇帝封为户部尚书,帮助皇帝治理国家。李敏的母亲死后,他要为母亲守孝三年,看到这里秀丽幽静,又想为家乡做点儿贡献,就建了书院,读书讲学。后来告老返乡,就居住在这里讲学,皇帝给书院赐名"紫云书院"。

■丽景

明代有个画家沈周,拒不参加科举,长期从事书法绘画和诗文创作,山水画笔墨坚实豪放,形成沉着浑厚的风貌,同时兼作细笔,于缜密中仍具雄厚之势,人称"细沈"。沈周兼工花卉、鸟兽,善用重墨浅色,别具风韵。

他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后人把他和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

沈周爱游历华夏名山,一路作画一路书,一山诗文一水歌。公元1468年前后,沈周听说理学名臣李敏在紫云山中建书院教书育人,研究宋明理学,并且书院被皇帝亲赐院名,便奔赴紫云书院讲学,与众师生共研华夏文化。

2003年夏季,我走进李敏建的这个紫云书院,此时的书院,虽然环境依然幽静,山色依然很美,但这里已不再是读书讲学的地方。

站在书院里,真是心静如水,了无杂念,远远地,仿佛又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片刻,那读书声化作了激越的辩论;再瞬间,书声没了,辩论声没了,只留下虫声、流泉相和鸣。(图2)

那个大书画家沈周,用自己的笔留下了这历史的瞬间。

"石腹中空发彩霓,窗同仙府少人栖。"这里说的是,在紫云书院旁有一洞穴,称吉祥洞,俗称水帘洞,洞是在石腹中产生的,因常有水则时发彩霓,虽如仙府但少有人住,只有远古时期的大隗仙人在这里出入。这个偏僻的古洞,存有尚书公勉的足迹,还有游客凿题的诗文。红石洞在葱绿中掩映着总未关闭,丹光紫气常从这里发出,如今千年幽深的树林里不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是因李公所创书院近在洞西。

"司徒于水爱涓涓,终古长流似国泉,宛宛微波托深意,冷冷清溜浃高弦。在阴鸣鹤声相和,出听游龙夜不眠。耳目都来空两观,湛然独有性中天。"这里说的是紫云书院大门前绕翠竹园有一条涧渠,渠上迎大门建有一座桥叫"观澜桥",后也称为"二柏三石一孔桥"。渠水涓涓,长流不息,溪水微波托出深沉的意境,清水流过发出高雅的弦音。流水和着鹤的鸣叫,非常和谐,听游龙奔腾的欢歌会使人夜不能眠,它奏出的是古香古色的情调。

如今,"二柏三石一孔桥"还在,水帘洞却已不知在何处。

我们走出书院,不远处有一中年男子在山脚下奋力挖掘,他说是附近孙庄人,叫关宝鼎,在这里已挖半个多月了,他要挖出传说中的水帘洞。

这个洞,襄城县旅游局副局长姚都峰说,就是《西游记》里的水帘洞。

听着美丽的传说,赏着眼前的胜景,不觉间情思飞扬,心旷神怡。一个多么美妙的读书地方啊。

如诗画集灵气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顶峰,1901年后改制为学堂。

书院一般为私人创立,与官家学堂相对应,它选址很少选在闹市,一般在风光秀丽的名山、清溪、竹林等幽邃佳境,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效果。它选择"无市井之喧"的地方建立校舍,然后广收门徒,讲学著书,切磋学术,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

作为中国书院文化一部分的紫云书院也不例外。(图4)

美丽的山色湖光,如诗如画的四时胜景,文化与自然,人文与山景,紧密相连,互为依存,让你感受到一种庄重和人文氛围。尤其是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致趣闻,给人一种舒适、爽朗的感觉。

2003年仲夏的一个夜晚,我留宿紫云山,在紫云书院不远的地方,和襄城县旅游局姚都峰副局长行走在夜色覆盖下的紫云山。在虫鸣泉荡的氛围里,精通襄城历史的姚都峰带我走进了古往,走进了过去和传说。

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在紫云山是再恰当不过了。

上古时,黄帝在紫云山东部的首山采铜铸鼎,迷途于首山西麓,拜童于七迷店及紫云山,问长生之道于大隗(传说中的古之仙人),被记载在《史记》、《庄子》典籍中,显示了紫云山五千年的文明。

商周时,姜太公在紫云山追寻黄帝圣迹,悟出了治国之道,后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天下,死后按礼制和他的遗愿葬在了高阳山下,至今,他的墓冢和墓门犹存。

春秋时,老子在去洛阳求官的途中拜谒紫云山,看到山上紫云缭绕,钟灵毓秀,顿生一种"不事王侯"、"雅厌城阙"的情怀,而后弃官修道,修成了天、地、人三道,成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据传,老子得道时,练得一团紫气笼罩,他的精神和"道"也感动了上苍,于是把卧牛山化作一头青牛,让老子驾着,冉冉由东向西而逝,这就是"紫气东来"和"青牛西逝"典故的来历。

老子本是楚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姓李,名耳,字聃,自幼聪颖好学,年长时志向远大,博览群书,四处访贤求教,有经世治国之才。当时,正值王室衰微,邦国林立,他们不听周天子号令,割据一方,大国争霸,小国受凌,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李耳决定离家求官,想改变周王朝的局面。他离开故土,向西到东周的都城洛阳去求官。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走了一大半的路程,来到了楚国北疆重镇--襄城。老子首先拜谒了首山,感觉首山虽不高峻,但因是昆仑山余脉伏牛山之首,加上黄帝曾在此山采铜铸鼎,显示出其山的灵气与尊贵,特别是黄帝所拜的牧马小童,小小年纪,竟然语出惊人:"治天下如牧马,把害群之马除掉罢了!"这些都令老子惊诧不已。在首山之阳,老子又参拜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之地,愈觉首山的不同凡响。在首山南3公里、高阳山脚下的姜太公墓前,老子沉思良久,顿感自己治国之才的浅陋。守墓之人、姜太公之第十代玄孙姜隐的一席话令老子若有所悟,这位高人说:"伴君如伴虎,明君亦有失察之时,何况当今之乱世?不若修身养性,悟道自乐,明哲保身,如天空之闲云,空谷之野鹤,优哉游哉,谁能与之相比呢?"之后,老子又游览了尧王城、八士岗(冢)、八士故里等,这里到处都留有美丽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到处都有贤人雅士警语相迎,令老子感奋不已,使老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飞跃。原来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才识过人,天下无人能比,通过几日襄城游览,老子逐渐觉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自己各方面才能还远不能治国、救世,遂决定暂不去洛阳求官,在人杰地灵的襄城觅一隐身之处,修炼救世治国之道,待修成之后再去不迟。

在哪里寻找一处修道的灵悟之所呢?在拜谒天下八大名山之一的首山时,他发现首山西南山区,被一团神秘的祥云包围,祥云呈紫色,瞬时万变,捉摸不定。他向当地的一位长者打听,原来那山叫紫云山,上古时黄帝拜访的"仙人"大隗就是在那里修炼成仙的。于是他决定次日到紫云山去打探一下。

第二天一早,老子就打点行装,离开城区,向紫云山进发。刚一出城,就见西南山区有一道紫光直冲天空,照得白云呈紫,满山呈祥。老子马上意识到此为风水宝地,难道真是他修道养性之所吗?他不顾疲劳,匆匆忙忙向着那片紫光跑去。跑到山脚下,附近的村民都在争观这一奇异景象。老子急忙打听上山的路径,翻山越岭走过了两道山沟,登上山颠,他被眼前的仙境惊呆了。但见眼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涧,山涧内长满了野生的芙蓉花,正是芙蓉盛开之际,清艳的芙蓉花把山涧装扮得分外妖娆。天上的紫云与涧中的芙蓉相互映照,融为一体,简直成了紫色的海洋。眼前美景尚未看够,突然,祥云变成一缕紫烟,轻盈地飘入一山洞,刹那不见。老子循迹而觅,在山涧断崖处有一个天然古洞,上刻三个大字"归云洞",字迹飘逸,非凡人所书。老子眼前骤然一亮,放声高呼:"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修道的佳处啦!"

后来,老子才得知,他所修道的山叫卧牛山(老子得道后称灵悟山或领悟山,如今叫令武山,这是后话),是紫云山中一山脉,归云洞在卧牛山的腹地,第三道山沟(涧)的中心区,此涧因遍生芙蓉名芙蓉涧,百姓俗叫三道沟。从此,卧牛山之芙蓉涧(三道沟)与老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子的千古名篇《道德经》就是伴着归云洞的紫云与芙蓉涧的荷花而著就的。

老子在归云洞、芙蓉涧修治国和救世之道不到三年,在襄城望族姜太公和周八士后裔的极力推荐下,周平王碍于脸面,让他在朝中做了"守藏史"之官职,相当于现在国家的图书馆馆长,其实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他的一腔热血抱负及才华无以施展,特别是他看到奸臣弄权,周朝衰微,群雄争霸,战争频繁,深感无能为力,于是,他逐渐打消了为官求道的思想,决心弃官终身修道,颐养天年。在一个霪雨霏霏的日子里,老子在朝中突然"失踪",秘密回到了卧牛山的芙蓉涧(三道沟)继续修道,并发苦誓:道不修成,不离此涧。

经过十年的艰难困苦,他根据卧牛山的清清细流经过千万年的冲刷形成三道山沟的自然规律,延伸开去,演绎成天地之间人与万物的三道,即天、地、人三道,人道中,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演绎成治国、救世、养生三道,并精辟地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终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图5)

由于老子是在紫云山中卧牛山的归云洞得道,据传,得道时,练得一团紫光笼罩(按道教说法,紫色、紫光是最高境界,是高能量物质),直冲云霄,方圆几十里地都能看到。他的精神和"道"理也感动了上天,于是上天把满目青山绿水的卧牛山化作一头青牛,命老子骑着这头神牛,赴西天王母那里去讲道。于是,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老子身带紫气,坐骑一头青牛冉冉升空向西而逝。

战国时,庄子在紫云山追寻黄老二圣的足迹,备受启迪。于是首山"梦蝶",并在紫云山写下《逍遥游》的瑰丽篇章。更具传奇色彩的当属赵公明了,赵公明不过是紫云山北麓马赵村的一名医生,由于不爱钱财,灾年时开仓济贫,普救众生,受到老百姓的尊爱,加上《封神演义》中着力宣扬他的缘故,成了老百姓心中真正的财神。至今,在令武山的三道沟内还留有他和他的三个妹妹修道的洞府呢!

晋代著名道士葛玄、葛洪二人都曾在紫云山的高阳山结庐炼丹著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葛洪的名著《抱扑子》就是伴着紫云写就的。唐代尉迟敬德在李靖的建议下巧修紫云观,后李世民改"观"为"寺",抑道扬佛,并在首山建乾明寺以弘扬佛教,笼络民心。岁月荏苒,到了明代,紫云山更是祥云普照,人才辈出,营建北京功臣、兵部尚书许廊,反贪惩腐的刑部尚书辛自修,楚国公古奉宁等均生于斯,长于斯。

正是在这样厚重文化文明的熏陶下,曾经开"一条鞭法"之先河的户部尚书李敏,抛却城市的喧闹,在此结庐读书,并引来众多学子求教。于是一个名扬天下的理学弘扬地--紫云书院应运而生,成为当时明代书院复苏的里程碑式书院。

重学术声名显

■槲栏

住在书院的第二天早上近5时,我和姚都峰副局长就起床了,姚说,这个时候在这里可以看到"紫气东来",这让我很是兴奋。最佳的看点在丹霞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登上了丹霞峰顶。此时,我们眼前是茫茫苍苍的山、浩浩荡荡的雾,太阳还没有露面,紫气当然不会出现,我们就耐心等待。

此时,不觉中耳边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一群明代名士,簇拥着李敏,款款而来。他们站在山顶极目而望,多美的山啊,山下的湖犹如勺子星座,闪着银银的光。

然而,这里并非总是胜景,也并非"世外桃源"。

"你知道那个'槲'字吗?"站在一块突兀而起的石头上,姚都峰副局长自言自语说。"一个'木'字旁,加一个勾心斗角的'角'字和'斗'字。槲树以曲为美,树干弯曲如龙身,树叶硕大似虎爪,你看那扭动向上腾飞的造型,是不是有一种龙虎之气呢!特别是到了深秋,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如荼,一幅'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醉人图画。古有'紫云红叶红胜火,赏秋不必到得山'之说。"

"但正是在这样诗意的美景中,也产生了斗争。据传,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大司徒李敏在此建书院期间,朝中奸佞诬陷他种植槲树已逾万亩,据说槲树超过一万亩,就可以当皇上了,这样岂不是越君犯上、篡权夺位吗?皇帝闻言大怒,派朝中大臣亲赴书院山察看(当时为槲坡山,谐音虎爬山)。然而,使者看到的只是九千九百亩,待使者回宫禀报只有九千九百亩时,李敏才得到宽恕。随后皇上下诏说虎爬山槲树林只许九十九顷,不得超出万亩,否则为欺君之罪。因此,李敏在槲林周围植上了红石界碑,称为'槲栏'。槲栏为紫云书院八景之一。"(图3)

据资料显示,朝廷赐李敏万亩良田时,李敏拒绝说:"万亩良田虽好,但为身外之物,若后世有贪享者定会将它输掉,我不要良田百顷,单要槲树一片,请皇上恩准。"皇帝准奏。李敏大喜,说后代如果不成才可卖柴为生。由此可见李敏的清正廉洁了。

听罢槲树的传说和李敏的故事,不觉想起一句古语"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人生于世,淡泊于世外只是理想中的境界,所能做的只能是在世俗的尘埃里,留一份内心的清静。

想起紫云书院旁有一辞君亭,这亭建于公元1496年,是李敏为送宫中人及大臣而建的,有副古联描写辞君亭:"分袂辞君处,揖别玉宇亭。"书院主人送客到此为止,然后拱手道别,各奔前程,少不得一番感慨、几许伤感。然而别了此山,便可能是一番豪言,壮哉厮杀。

清静是为不"清静",不清静最终也要归于"清静",这是人生的宿命。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户部尚书李敏在任浙江按察使期间,母丧归乡守孝,开始建茅舍三楹,用于传授程朱理学,教书育人,若永远如此,那李敏就不是李敏了,李敏是皇家的官,李敏的志向绝不在三间茅庐。

于是,1482年,李敏被召入朝中任兵部侍郎,便请皇上为书院赐名,成化帝下诏赐名:紫云书院。

一时间,开封府、许州、襄城县官府派工匠将茅草屋翻修成砖瓦房,把土墙建成石墙,又建起了左右明伦堂。紫云书院初具规模,各地学子纷纷讨教于此,当时著称中州,影响全国,成为继宋四大书院之后又一知名大书院,紫云书院也由此走向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

紫云书院自建院至清末,曾走出不少杰出的理学名人,明代大书画艺术家沈周、费耕亭,清代学者李来章、耿介、冉永光等,都曾受教于此,从教于此。又传,太子祐樘(弘治帝)也曾在此求学,当他离院回宫时,李敏特为其修建了辞君亭。

■兴衰

客观而言,紫云书院在历史上是该占有重要地位的。

在它之前,书院发展不敢说衰亡,一直处于低潮。

中国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发展到明代时,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所以无论在数量、规模和内部建制上都有了相当的积累。这种积累使得明代书院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但明代的前半期(从洪武到弘治)书院的发展并不理想,在天顺以前(包括天顺)的100年中,书院的发展极其缓慢。

明代书院的发展与当时政府对它所采取的态度密切相关。根据记载,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曾经下令重设尼山、洙泗二书院,各设山长一人。尼山、洙泗书院是专门为祭祀孔子而设,它们的设立,乃是明代统治者尊崇孔子的结果。同时期,朱元璋还下令"改天下书院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洪武五年,朱元璋再次下令革罢书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 。这一命令等于将书院置于国家整体的教育部署之外,任其自生自灭。

专家认为,朱元璋采取这一做法,缘于洪武三年全国开始普遍设立儒学,洪武元年改山长之后而成为官方教育机构的书院,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已经受到了挑战。由于地方教育的任务可以由各级儒学来承当,儒学设立之前而承担地方教育任务的书院,就显得不必要了。

正是由于缺乏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明初的书院建设极度萎缩。据统计,洪武年间,全国新建的书院只有37所,重建、重修的也仅有15所。这表明,在明初的三十年中,书院的建设处在一个倒退的阶段。

洪武时期对于书院的态度,对以后几个皇帝都有重大影响。从建文到宣德时期,书院的建设尚且不及洪武。其中跨时较长的永乐时期,新建书院仅统计到21所。并且,不少新建的书院并不再以聚徒教学为目的,而是为了祭祀先贤。因此,在明代前期,书院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减退,而且在性质上也有所变化。

直到成化、弘治时期,明代的书院建设开始从以前的低谷期走向复苏。表现在书院建设的数量上,成化时期新建书院70所,弘治时期新建书院78所,40年中,新建书院的数量乃是洪武时期的4倍。而且,书院建设覆盖全国各大政区,而不是像此前较多局限于一些具有久远文化传统的地区。

在这个时候,襄城县紫云书院,能够"请于朝,赐今名"。这些做法,虽然谈不上很大支持,但它却显示了中央政府在书院建设上的思想导向。而这种思想导向,无疑为书院的复苏提供了前提条件。

李敏的书院,说到底是有着政治教育功用的,我们可以设想,若没有李敏之类的学术探讨及后来王阳明等的书院立命,哪里会有中国学术的广泛发展?

2003年的夏天,在紫云书院,李敏等的诵书声淡去了,但他们的足迹还在,书院还在,李敏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在,李敏和他的弟子们栽的修竹还在。

更重要的是,李敏们还给襄城县人留下了一种好的风气,一种读书的好风气。

襄城县人才多,著书立说在襄城县人看来很平常,从乡干部到县领导,从平民百姓到文化工作者,很多都有自己的著作。

一天在襄城县吃饭碰上一个作家,他是襄城县某所的所长,长篇历史小说正在我省一大刊物连载。旅游局局长刘树建说,实际上,像这样的人物,襄城县人不感到奇怪。

这,也许就是李敏的影响。

接近早六点的时候,太阳终于露出了一点头,起初那只是一线,它出来之前,我们的头顶开始有紫色的云霞,紫得祥瑞,紫得辉煌,紫得让人感动。这难道不是紫气东来吗?这难道不是吸引着老子等诸贤先后光顾紫云山的紫云吗?

红尘间云破处

■变迁

进入21世纪,作为过去的一种教育形式,紫云书院还保留着一种物态化的存在。现代人赋予它更新的内容、更丰富的涵义。

远去的书声代之以热闹的游览项目"中状元",激烈的理念思辨也被好奇的驻足观望替代。现代社会的发展,就连冷清的月球也开始变得热闹,所以再想到荒僻幽静的山野读书,那也只是痴人说梦了。

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文化,未来有未来的发展形态,这就是历史。

步入存留至今的紫云书院,错落有致的殿堂、韵味十足的楹联、龙飞凤舞的碑刻,都给人以强烈的古典文化韵味。

大成殿是紫云书院的主要殿堂,高大宽敞,廊下龙柱刻龙凤兽。联曰:对晴雪紫云领略春秋风景,读诗书经典纵风中外古今。殿门吉祥图并配对联:紫气昭天地,云霞映斗星。殿内梁柱之中镶嵌着儒家创始人孔夫子和理学名臣李敏的巨幅画像,匾额为:理学真传。柱联为:读尼父诗书受敏公惠典,拜大儒至圣祈鸿业即成。两侧壁画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画像和书画珍品。左为"宣圣堂",右为"诸贤堂",是师生等人居住的地方,现为展览大厅,有书画艺术精品展出。宣圣堂对联是:紫云红叶添风雅,书院文光射斗牛。诸贤堂对联是:入院追思贤御史,望云觅取好文章。

左厢房"崇德"、右厢房"广业"门额重刻于清乾隆年间,其意为师生要崇尚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仁义道德,先有德再有才,德才兼备,能官者则官,能艺者则艺,通六艺者更好。左右厢房为师生授学处所。室内现陈列着李敏的部分著作,明代大书画家沈周所写的《紫云书院诗》十首,明代襄城县籍文人王襄、王锦、辛溉等人的诗词。崇德殿的墙壁上镶有河南省唯一的一块明代钦差太监题咏书院的诗,内容是:"紫云书院构山隈,汩汩寒泉绕涧回,花放四时联锦障,晴峰高捧太阳开。"

书院内,李敏亲手所植的两棵古柏还在,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一棵挺拔直立,一棵弯曲向上,据说,它们还寓有深刻的内涵,古人所植一草一木,都包含有情感,在书院更是如此了。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简而言之,其实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意思。与柏树相对的门楼北面刻有"酌古"二字,意思是深入研究古代,以史为鉴,博古通今。

书院外,门前有十亩翠竹,这翠竹和书院一样古老,为书院师生所栽植。明代大书画家沈周在咏书院十景之一的《竹亭献秀》诗中写道:"一个丘亭竹数杆,何尝一日不平安。"

隐藏在竹林中的钟鼓二楼现只存四根青石柱子,昭示着它以前的荣耀。青石柱是封建社会等级的产物,是身份的象征,只有朝廷大员才能有此规格。钟鼓二楼高两丈多,左为钟楼,右为鼓楼,晨钟早报,暮鼓晚击。

但紫云书院也并非总是这样被现代人宠爱。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像其他地方的古文物遭遇劫难一样,紫云书院也未能幸免。

紫云书院附近的老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形。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激动"的人们"破四旧",书院的很多碑被砸烂。所幸的是,当时附近"五七"干校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知道这里的很多碑是宝贝,拼着性命偷偷保护了其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在紫云书院的石碑被砸烂的时候,紫云书院附近的百姓有很多值得"荣耀"的事情,紫云山马涧沟村成立了我省第一个村级革委会,那个时代的"无名英雄"也出在这个地方。

一个很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地里送粪,打算明天撒的,第二天肯定被人撒好了;地里有草,需要锄的,第二天你到地里一看,草没了。

当时紫云书院附近还有一奇,有一个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能把"老三篇"倒背如流,正背反背,让人听得目瞪口呆。

20世纪90年代,一个命题摆在了襄城县领导面前。

襄城县,一个古老的城市,一个有浓重文化氛围的城市,要发展,就要开发旅游资源。

实际上,这样考虑有一个基础条件,但凡襄城县人尤其是学生每年春游,哪个不到紫云山?因为学生们都知道李敏,想从那里沾些灵气。而其他人呢,虽没有升学的压力,但到这好山美水来一遭,附庸一些风雅,饱吸一些新鲜空气,也是一种收获。

1995年,紫云书院进入了开发的轨道。

■双奇

说到开发,除了满山遍野的美景、有古老文化内涵的书院,由书院而及的两个项目是襄城县旅游局局长刘树建津津乐道的。一个是竹香茗茶,据说这是紫云书院的特色,这茶是由紫云书院门前的竹叶制取,喝来特别清香可口。在紫云书院时,刘树建请我喝茶,果然有股异香,仔细品来,仿佛还缭绕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呢!

说到紫云山香竹茶,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李敏官至户部尚书后,紫云书院的名气也如日中天。太子祐樘(后来的弘治帝)听说紫云山钟灵毓秀,便慕名前来读书。太子的父亲成化皇帝封李敏为太子少保,回紫云山伴太子读书。一天,太子偶染风寒,好几天高烧不退,急得李敏茶饭不思,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他哪担待得起啊!

一天夜里,太子梦见一位美貌的仙女脚踏紫云翩翩而来。只见她手握一枝青翠欲滴的竹叶,轻启朱唇对太子说:"殿下,我是王母娘娘的一名侍女,因违天规下凡到紫云山。今闻殿下有病特意奉献此物。"说罢,飘然而去。当太子醒来把梦告诉身边侍奉的李敏后,李敏大喜,因为他知道竹叶有败火祛病之功效。于是赶紧命人把书院前的秀竹叶制作成茶水让太子服用。说也奇怪,太子服用不久病就好了许多,又连续喝了六天,健康如初。太子登基后还念念不忘此事,特御笔亲封紫云山香竹茶为:"天下香茗--紫云仙茶。"(图6)

紫云山香竹茶历史悠久,制作也十分考究。竹叶最好是选自春天谷雨以前的鲜叶,其次是秋天第一次霜降后的竹叶。接着,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再用温火在铁锅内熏制,烘大半干以去青气,然后把叶子完整地剪下来,把细梗剪成3到5厘米的段和竹叶混在一起掺匀,这样干茶叶就制作成了。泡制茶时,把茶叶倾入茶壶中,接着倒入紫云山泉水,放至火上煮,水开后大约10分钟取下,放温即可饮用。若把香竹茶倒入宜兴紫砂陶的壶杯中品尝,味道则更为鲜美。你端起茶杯啜上一口,慢慢品味,那甜丝丝、香津津、清爽爽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一杯入怀,芳香满腹,面对着那飒飒的翠竹与青山秀水,你会有种今夕何夕的慨叹。

刘树建颇为得意的另一个项目是登高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拨动着人们金秋登高的心弦,激荡着人们野外觅秋的情怀。

阴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始于战国,流行于西汉,唐代正式定为民俗节目。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

紫云山九九登高古会始于东汉,盛于明朝。因东汉皇帝刘秀曾在紫云山躲过敌兵追击,加上跟随他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四将出自襄城,东汉建立后,紫云山登高会备受推崇。到了明朝中期,邑人户部尚书李敏在紫云山闲居并创建紫云书院,慕名前来读书、观光者甚众,紫云山登高古会盛况空前,形成了九九登高拜尚书习俗。每逢重阳日,成千上万人相聚奇秀幽古的紫云山,此时,槲叶满山红遍,红得如诗如画如酒,那个时节,人会有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

"叠嶂奇峰春冉冉,瑞云晴霭气溶溶","乱石何处访东西,回首烟霞咫尺迷。怪石倚岩皆虎踞,苍藤无树不猿啼"。

"山影依微接素秋,高阳佳处夕阳留。一封紫翠开斜照,满眼桑榆托晚收。鸦背乱翻林杪处,羊群初下麓西头。"

自李敏以降,历朝历代文人都要到紫云山紫云书院一游;自李敏时代"襄半朝"的辉煌到如今襄城县人才辈出,仿佛有一条连线,那是文化的传承。

紫云书院,一个凝固化的符号,一代历史的缩影,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文化的象征。

紫云书院,一个现代襄城县人展示自我的舞台,一个现代襄城县经济新发展的起点。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