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农村,毕业后又扎根于城市,对于春节的体验,农村与城市决然是两番天地。农村的年植根于当地一贯的风俗传承,热闹非凡,关键词是“烟花炮竹”、“手工年货”、“走家串户”,而城市的年受政策,移民化及商业化的影响,相对简单化。
农村过年的年味在于有趣的年俗,每每在城市过年,我都会以儿时的回忆去填满自己。小时候,每当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为年做准备,每个时间节点做对应的事,可以说是一项详细的计划。
腊月初,要做的工作就是修缮家里,像家里的窗户坏了,外墙需要涂刷翻新等,另外就是准备过年用的柴火,此时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拾柴者,或是砍树割草,不出几天,就能在各家各户门外看到一个个整齐的小柴堆,寓意来年红红火火,“柴”源滚滚!
接下来,就是对家里进行整理清洁了,各家各户大人小孩齐上阵,擦玻璃,整理杂物,打扫卫生,力求家里井然有序,窗明几净,以全新的气象迎接新年,我记得农村房屋蜘蛛网多,因此每年我最感兴趣的事就是拿上一根长竹竿,顶端绑上扫帚进行清理,孩童时代童气足,干活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扮演古代的战士,持着彼此的“战戟”互相“战斗”,乐在其中。
到了腊月中旬,家家户户开始烫豆粑,豆粑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家家户户年终必备,做法就是糯米磨成浆,烧锅刷油,用特制工具—河贝贝壳舀一勺米浆,摊成圆状薄饼(类似于煎饼果子),撒上芝麻,烫上几十秒后起锅,小时候馋嘴吧,我们常常守在锅边,等待着第一张豆粑出锅,热气腾腾的豆粑,撒上白糖,然后卷成长筒,每一口都软糯鲜香,常常还有路边经过的外地人,看到农家烫豆粑都会过来求取几张尝尝鲜,豆粑起锅后就要拿到外面晒干水汽,然后卷起来切成同等大小的小块,然后再晒干硬化,这样的豆粑,日后可以醒水炒,也可以煮豆粑面,都是十分的营养鮮美。
到了腊月中下旬,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甚至亮到天明,那就是农家开始自备炒货和做甜品了,炒货就是传统的三样,瓜子、花生、蚕豆,甜品多种多样,大家各显神通,必备的有两种,我们当地人叫糖粑和赛司瑪,外面卖的叫糖米果和沙琪玛,但是做法不一,味道更是有所差异,做甜品之前,需要熬制麦芽糖,这也是让我最为留恋的东西,小时候我总喜欢把手指伸到装麦芽糖的搪瓷罐里沾一点然后放到嘴巴里慢慢抿,浓厚的麦香,丝滑的口感,因为偷吃,常常还被大人体罚。
到了腊月二十四小年,预示着年开始了,这一天我们有个传统是“打小孩子过年”,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传统,虽然父母也不会真的体罚我们,但是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习惯性的懂事乖巧,可以说年俗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们的灵魂。
腊月三十除夕,真正的热闹开始了,炮竹声声,烟花灿烂,贴春联,吃年饭庆团圆,到了晚上,全家人放过烟花,就会聚在一起看晚会守岁,家里的所有灯都会打开,而且亮到天明,除夕这一天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全家人都要洗澡,意味着除秽,而且衣服全部要当天洗完,因为初一大兆是不可以洗衣服的,另外,除夕晚上不可以在地上捡东西,老话讲不吉利,手指容易刺东西。
到了初一就开始拜年走亲戚了,初一拜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初二拜外公外婆、舅舅,初三拜姑姑,姨亲,以此类推,拜完年后就是家家户户请春客,也就是亲戚间的相互走动,和感情联络,亲戚多的,往往要出了正月才结束。
中国人讲传承是有道理的,年文化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更是极大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和团结,中国人独有的年文化必须要坚定不移传承下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