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在河南人的饭食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让喜欢的人爱不释口,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芫荽能成为饭菜最佳配角的原因是什么?为啥对待它的态度这样两极分化?
梁永刚 | 文
王小米 | 编辑
芫荽是乡下的常见蔬菜
下班回家途中,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中午吃饺子,让我顺便在路边买些芫荽回去。
中午吃饭时,我让儿子也吃些芫荽,可他一个劲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儿子告诉我,他最讨厌芫荽的那股怪味儿,闻到就想吐。
看着儿子夸张的表情,我不禁哑然。其实,幼时的我和儿子一样,也是不吃芫荽的,甚至是反感至极,连闻都不愿闻一下。
如今想来,当初之所以抵触排斥芫荽,主要是服不住钻鼻子的怪味儿,总感得那股子浓烈的味道,像是从臭板虫身上散发出来的,闻一闻肚子里就会翻江倒海,止不住想吐。
小时候,纵使母亲再三劝导,我宁愿啃干馒头,也绝不尝一口芫荽。随着年龄增长,大概是二十岁以后,我对芫荽没有了强烈的厌恶,相反却喜欢上了那种浓郁的独特香味。
我对自己口味的变化也有些惊异,当年曾经是那么厌恶芫荽,没想到现在却是如此喜欢。世间有些东西就是如此奇妙,你越讨厌它就越觉得它难闻,你越喜欢它就越觉得它清香。
如今,芫荽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蔬,每次遇到路边商贩卖的新鲜芫荽,都要买上一小捆,回去后放入冰箱,每次吃时就取出一些,放上一星期依然青翠欲滴,绿汪汪的好像能拧出一兜水来。
在昔日的乡间,门前屋后的小菜园里,院内的空闲地上,庄稼人或多或少都会种上几畦芫荽。
平日里无论做什么菜肴煲什么汤,切几根芫荽,往出锅的菜上一丢汤里一撒,饭菜格外出味。
因芫荽茎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故而民间将其俗称为香菜。芫荽是颇受农人们喜爱的家常菜蔬,也是居家巧妇和宴席大厨的调味佳品,称之为香菜,可谓是实至名归。
乡下人种芫荽有个习惯,不喜欢单独种上一片,或将芫荽套种在蒜地里,种蒜的时候顺便撒上芫荽种子;或与菠菜混撒,浇上水再覆盖一层薄薄的草木灰。
芫荽与蒜苗、菠菜比邻而居,不仅互不干扰,反而能够充分吸收肥力和养分,使其茎叶格外鲜嫩。
记得在老家庭院西侧的一片空地上,母亲每年总要种上一些芫荽。母亲爱吃芫荽,自然对那片芫荽地照顾有加。阳春三四月间,一垄垄芫荽就郁郁葱葱起来了。
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用炝锅刀把芫荽连根挖出来,洗净切碎后放入油盐凉拌,作为一家老少佐餐的美味。
万物皆可芫荽化
芫荽的吃法很多,生熟皆可。
凉拌芫荽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好菜,为芫荽提供了一次当主角的难得机会,其香气浓烈,容易激起人的食欲,很能下饭;生调芫荽还是爽口味佳的下酒小菜,喝上一盅酒,就上一口青嫩的芫荽,满口清香,别有风味。
菜蔬的家族中,芫荽与葱韭齐名并重,很多时候却不是独挑大梁单独成菜的主角,只能屈居配菜,甘当陪衬。
老家一带,过年吃饺子必用凉拌芫荽佐餐,杂烩菜里也必然有过油的豆腐。
老辈人常说,芫荽寓意着“延岁”,豆腐寓意着“都富”,一顿稀松平常的除夕年夜饭,让远离大富大贵的乡下人,对朴素简单的庸常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待。
芫荽作为调味配菜,荤素皆宜,热凉均可。当然,爱吃芫荽的人,芫荽还是火锅的经典涮菜,只需在沸腾的火锅里涮几下,断生即食,香嫩可口。
凉拌菜中,无论荤素,很多都离不开芫荽。生拌莲菜是一道清脆爽口的小菜,加入切碎的芫荽,不仅口感好,看上去也美。
凉拌牛肉更是少不了芫荽的参与,带筋的五香牛腱肉,或切片或切块,拌以芫荽、葱花,淋上少量芝麻香油拌匀,红和绿绝妙搭配,牛肉的醇厚掺杂着芫荽的清香,让人满口生津,齿颊留香。
《饮膳正要》上说:“香菜与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气。”烹制腥膻的羊肉、牛肉、鱼肉等热菜荤菜时,放上一些芫荽,能把肉食的鲜味提上来,将腥膻压下去。
农家宴席上的蒸碗是乡村一大特色美食,也是一道百吃不厌的佳肴。蒸碗所用的食材五花八门,有荤有素,以荤为主,譬如条子肉、小酥肉、排骨等。
蒸碗选用的肉都是隔年的土猪肉,醇香四溢,肥而不腻。将各类肉食配料装碗上笼蒸熟后,端出来的时候冒着袅袅热气,乡村厨子抓起一把翠生生、油绿绿的芫荽碎末,均匀撒到一字排开的蒸碗里,酱色的肉食配上青绿的芫荽,星星点点间,让一道乡土菜肴立马生动鲜活起来,肉食的醇香和芫荽的清香珠联璧合,美味直抵五脏六腑。
有些菜肴则需要整棵的芫荽搭配才出效果,譬如乡村宴席上的一道主打菜肴——红烧鲤鱼,直接摆上几根完整的芫荽作为点缀,很能衬托出鱼肉的鲜亮色泽和诱人香味。
农家地锅烹制的熬炒鸡也是如此,出锅装盘后摆上几根翠生生绿油油的芫荽,一道农家菜肴霎时有了几分雅致之气,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足以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
除了烹制菜肴,芫荽还常用作汤面条、豆腐汤、鱼汤等汤类的提味佐料,丢一把下去白菜豆腐汤是农家改善生活的一道美食,豆腐无需炸制,直接切成小块,和白菜一道丢入锅中慢煮,待白菜豆腐汤将熟未熟之时,抓一大把切碎的芫荽芫荽撒入锅中,鲜香味立马就出来了,直直冲进肺腑。
在中原地区的小饭馆里,无论是羊肉冲汤还是炝锅烩面,芫荽都是必不可少的配料,除了增色好看外,还因其可除腥解腻。
开饭馆不同于居家过日子,芫荽随吃随切,生意人讲究的是效率,通常是提前将芫荽择洗干净切成碎末,置于筐中或盆内备用。
待盛好一碗烩面、冲好一碗羊肉汤或者炖好一锅鱼汤后,顺手捏上一撮撒入碗内,浓白的汤水一下子就被映绿了,顿时有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白生生的面、鲜亮亮的汤、绿莹莹的菜,有红花绿叶之美,亦有画龙点睛之妙。
其实它是舶来品
在我的童年乃至少年时代,只是一遍遍听大人们口中说出“芫荽”,却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误认为是方言是俗称。
幼时在乡间,祖母曾经教我念过一首童谣,里面提及过芫荽:“捣捣,捣跟脚,亚亚葫芦扯笸箩。笸箩东,笸箩南,南地有个大菜园,葱花,芫荽,小脚蜷回。”
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了“芫荽”这两个字的写法。一直以来,我都对草字头的汉字颇为喜爱,总觉着这些字清新雅致,鲜活生动,透着芬芳清香,沾着草木气息,带着古风诗意,仿佛刚刚从《诗经》里走出来,身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呢。
再后来,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走进了芫荽的内心世界,了解了芫荽的前世今生。
作为舶来品,芫荽本是西域之物,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汉代由张骞于公元前119年引入中国,得到广泛种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齐民要术》中专门讲到芫荽的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
据《博物志》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得到了胡人送的芫荽种子,所以芫荽又叫胡荽。
芫荽不仅被凡夫俗子所青睐,就连神仙的菜园里也种有此物。《西游记》在写到五庄观的菜园时,有“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薯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藚,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的描述,可见神仙对芫荽也是颇为喜爱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梁永刚,男,1977年生,河南平顶山人,散文作品《风吹过村庄》2016年4月入围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爱到深处情自浓》,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关注“豫记”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转载”。投稿请发送邮件至 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