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高邮干拌面酱油

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麦面为主。南北的饮食在长江沿岸还有个过渡地带,以稻米为主食,麦面为辅。这片地域把面点称为小吃,制作极为讲究。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传到江南,发展演变成的“小笼馒头”,是吴语通行的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的乾隆年间著名女点心师、仪征真州“萧美人”,以善制面点而闻名,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新俗语“扬州包子包打天下”是说扬州包子的味美,他处远不能及。

面条的讲究在于生面条的制作和汤(或拌料),面馆根据食客不同的口味和要求,做出各具特色的汤料,形成各自的风格。总体上分为以酱油为作料的“红汤面”和以鱼、骨头(高邮还有麻鸭)熬出汤料的“白汤面”。“红汤面”也好,“白汤面”也好,各面馆有各自的特色。扬州共和春的虾籽饺面,虾籽取自高邮湖的虾。虾籽产地高邮,传统小吃“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味道也非比一般。

之所以称为“酱油面”,因其主要调料是酱油。酱油是店家自己做(或再加工)的。扬州制酱历史悠久,从扬州西湖胡场汉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可证,早在西汉时,扬州就能做酱。过去农家庄户家家自己制酱,每年从农历清明制酱曲到加盐水发酵,再经盛夏头伏、中伏、末伏的日晒夜露(俗称受“日月之精华”),再以浸出法提取(抽)酱油(称作“三伏酱油”),一直要到中秋节后。

扬州的水好、盐好、气候好,做出的酱油自然优于他乡。运河之水清澈甘甜,过去大户人家的饮用水多取(运)河水;海盐味比岩盐、井盐鲜美,而淮南盐又是海盐中质量最好的。江淮间从清明到中秋这段时间温湿度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丰富的微生物为曲块提供了种类繁多而又丰富的酶,形成了扬州酱油的独特风味。

从明中叶起,出现了专业酿造酱、酱油的“酱园”,但多数农家庄户还是自家做酱,提取酱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能见到农家门口大多都有一口做酱的小缸。近二十年来随着交通的发达,制酱的人家已不太多了。做酱的主料是面粉、黄豆和盐,不过选用什么样的黄豆,豆、面、盐各放多少、加不加其他材料(如虾籽)、何时放等等,都有诀窍。酱油味道基本相同,细品之还是有区别的。

刚抽出的酱油通常称为“生酱油”,用来烧菜。用于做凉拌菜或下面条的酱油还要再加工为“熟酱油”,否则就会有“酱瓣(口语中讹音成‘帮’)味”,至于怎么加工、制作就各有讲究、各有配方了。即便是市场上买回来的酱油,多数人家还要再加工,叫做“钓鲜”。

做酱油有讲究,下(煮)面条也有讲究。高邮面馆很多,有大有小,连酒楼、饭店也供应面条。背街小巷里也有不少面店,这些面店多是沿街住户破门而开,门面一般都不大,通常是连家店、夫妻店,前店后作。店堂一般只有几张桌子,工作间里有炉火熊熊烧着的两口大锅。一口称头灶,一口叫二灶(高邮话里说成“奥灶”,过去都是砌的锅灶,现在虽用炉火,一般还沿用过去的说法);头灶用来下面,二灶用来烫碗(把配好佐料的面碗在微微沸腾的开水锅内走一下,这样熟面条才会入味)。

高邮酱油面,没有任何辅菜(或浇头)而香味纯正,下面的师傅把水面放在头灶的开水锅里焯上几分钟,随后用笊篱(方言叫“搭笊子”)撩起,在二灶的沸水中过一过(叫“过面”去,以掉面条中的碱味),再甩一甩、翻一翻,面条就齐整整的了,放入烫过的作料碗里,洒上细碎的葱花,看上去就像春日刚发芽的柳条(阳春面之名盖源于此),食客用竹筷稍一拨弄,松散开的面条仿佛春风吹散了的柳丝在碗中随风荡漾,热气拌着扑面而来,好似春风拂面。

作者:黄继林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