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你独特的味道在我心中围绕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台湾美食油葱粿和糕渣,希望能满足大家的味蕾。

油葱粿

水湳洞北侧海湾的海水呈黄褐色,同远方蔚蓝的水域形成强烈对比;沿山路弯行不久即抵金瓜石“黄金瀑布”,台金旧矿场。停车下来散步,鸟瞰刚才经过的阴阳海。再蜿蜒上山,片刻就到了九份。曲曲折折的巷弄、阶梯,构成了这座充满历史感、沧桑感的小山城,好像每一间老屋、每一个转弯都叙述着故事。

早年淘金热,小小山城涌进新移民,随之出现许多酒楼,供应大量昂贵的山珍海味,福州菜,粤菜和闽南、客家料理汇聚;进口的鱼翅、鲍鱼,从鼻头角担来的龙虾、白鲳、九孔和双溪的竹笋、鳗、蛙;这里往昔是闻名的销金窟,每天得宰三四头猪才够。金矿停采后,人忽然都走光了。现在涌现的是观光人潮,小小山城忽然冒出许多各地的风味小吃:芋圆,牛肉面,油葱粿,芋粿,草仔粿,肉圆,鱼丸,烧烤……

当年焦妻接了台北县政府的案子,我陪她来调查采访九份、金瓜石。基山街邮局正对面就是“邮局前油葱粿”,我们买了一盒,走在矿业没落、观光兴起的老街,边走边吃,经过“阿云鱼羹”“阿妹茶酒馆”“古早丸”“阿兰草仔糕”“阿柑姨芋圆”“赖阿婆芋圆”……昔日热闹滚滚的升平戏院,如今大门紧闭,墙上仅存《恋恋风尘》巨幅看板,诉说过往。

油葱粿的用料简谱,工序却繁复费时:用在来米(籼米)掺太白粉调制米浆,选用隔年的在来米口感更好;加入油葱酥、虾米丁、香菇丁、萝卜干,用盐、胡椒粉调味,充分搅拌均匀。磨好的米浆先薄薄注入一层在模具内,稍蒸令它凝固成形,再注入一层,复蒸;如此这般反复注蒸九层,一次又一次地进出蒸笼,一层又一层地炊,故又名“九层炊”。浇浆炊浆过程的火候最见功力,必须准确掌握时间,层层凝固的完美。有人做油葱粿胡乱添加澄粉、五香粉、鸡粉,真是多此一举。

这种台湾的特色米食,外观像萝卜糕,口感像碗粿。台湾人往往糕粿混淆,如年糕称“甜粿”,发糕谓“发粿”,萝卜糕呼“菜头粿”。笼统来讲,糕的组织较蓬松,粿则相对严实。无论糕粿,皆为米食点心;米食之为用大矣,除了油葱粿,台湾另有许多庶民米食小吃,诸如碗粿、芋粿翘、粽子、麻糬……虽是米食加工品,却有一定的时令意含,如冬至吃汤圆;发粿、年糕、萝卜糕乃过年必需品;元宵要乞龟;清明时节多以红龟粿、草仔粿祭祖……皆为农业社会的寻常点心。

厦门亦有油葱粿,做法迥异:米浆放在碗中,加入肉、香菇、栗子、油葱蒸熟,吃的时候再加酸辣配料。整体看起来类似碗粿。

也有人不加配料,直接蒸熟米浆,吃的时候再切块,撒一点油葱酥,蘸酱料;如基隆庙口夜市六十六号摊“油粿·芋粿”,摊上是一块硕大雪白的油粿,上面撒了油葱酥,卖的时候切片,淋酱油膏。油葱粿一般都是冷食,煎热了吃亦佳,嘉义公明路“火婆煎粿”的煎油葱粿、菜头粿清晨即在东门圆环边播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早餐之一。

前几天阿聪带来油葱粿,说是购自三水市场。我说是的,现在卖油葱粿者日益稀少了;偶尔在南机场这样的老社区或传统市场会见到摊车,不过都是老先生在卖,我不曾见过年轻人贩售油葱粿。台北市迪化街二段早期是台北最大米食集散地,形成粿粽市场,全盛期曾经聚集了上百家米食加工、批发商家,被昵称为“粿仔街”“粿穴”。

那是一种台湾的老食物,堪称消失中的传统美味,表现小吃中的老灵魂。布袋戏大师黄海岱嗜食油葱粿,并和西螺那家油葱粿店三代成为好朋友。

我怀念那次和焦妻一起去九份,连接着油葱粿气味,撑伞缓步走在世界上。晚近几年,山城结合山景、古迹、民宿、茶楼,变身为婚纱小镇。奉劝年轻人来这里拍婚纱照时,不妨品尝油葱粿,体会其简朴美学,并认真创造回忆的味道。那熟悉的味道,随着记忆蜿蜒曲折。

糕渣

糕渣又名“糕炸”,这种宜兰风味小吃,口感似米制品,其实是将剁碎的鸡肉、猪肉、虾仁用鸡汤熬煮二十四小时成浆,滤清后加入玉米粉、太白粉、蛋,以小火续煮,边煮边搅拌至泥状,倒进抹过猪油的模子中,冷却后切块,裹粉油炸;材料平凡,做工讲究。如今需求量大,供货商、店家已不可能像从前那样繁复地制作。幸亏有调理机先将肉类绞碎成肉泥,再搅匀高汤等其他材料,制为胶状粉浆。

糕渣可谓一种凝固的高汤,或是泥状的萝卜糕,外酥内泥是它的美学形式:表层有一点点酥,里面细而绵,口感像年糕,又似带着肉味的嫩豆腐。

从前,糕渣乃节庆、宴客点心,以宜兰为尊,餐馆、路边摊都吃得到,罗东夜市“小春三星卜肉”即是老字号摊贩,兼卖盐酥鸡、炸里脊肉条。离开宜兰,难觅此味;除非是宜兰菜专卖店如台北“吃饭食堂”“吕桑食堂”。

有些台式日本料理店亦供应糕渣,是日本餐馆所无。罗东“八味”日式料理屋前身为“合河料理屋”“丸八”,原为日本人经营,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才由台湾人顶下,其招牌菜糕渣油炸后,呈白色的面衣宛如裹了一层糖霜,搭配海带和香菜;膏糊混合了蛋白,口感鲜嫩绵密。

宜兰“渡小月”、汐止“食养山房”给糕渣一种时尚感,渡小月的糕渣切得较大块,盘中有酱汁、萝卜泥,肉馅中有虾仁,并饰以三彩甜椒丝。

食养山房一向赋予宜兰菜日本料理的套餐形式,我觉得这是全球最好的餐馆之一,它的用餐情境令人涤尽俗虑,它营造的氛围令天地静好,它的食物表现简单之美。我怀念和好朋友一起在食养山房吃糕渣,刘鉴铨、萧依钊、曾毓林、陈思和、廖炳惠、常玉慧、曾启瑞……当我书写这些人名,觉得他们给了糕渣一种珍惜的意思。

金黄色的糕渣,看似温和,里面的膏糊却极烫嘴,因而常被转喻成宜兰人“外冷内热”的性情。真是令人为难的小吃,一定要趁热吃才美;然而外温内烫,初尝的人易烫伤舌头。

果然如此,则糕渣意蕴深厚,它提醒我们,热情若那么滚烫,难免令人却步。我们通过转喻,它仿佛内心深处的呐喊,有一点点拘谨,流动着压抑的基调。冷,并非傲慢或孤僻;多半是木讷,质朴,拙于言辞,却澎湃着渴望。

我认为糕渣是热水瓶式的美学风格,冷与热所形成的对比,存在着矛盾和悖论;它是一种边缘情境,如爱情的诱惑与困惑,如理性与感性,如禁忌与自由。生命中不免常遭遇类似两难的情境,外面的世界虽然冰冷无情,内心却点燃着温暖的火光,含蓄而坚忍。

糕渣的故事,是节俭惜物的意思。它源于经济贫困的年代。起初,宴席结束后,留下一些鸡肉、猪肉、虾等“菜尾”,先民将这些残羹冷炙混合太白粉、玉米粉,熬煮成胶状,再裹粉油炸,竟变身为另一种食物。

因为俭省,糕渣又表现为一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志。暗示寒冷中的温暖,无奈中蕴涵着深情。糕渣似乎告诉我们:不要盯着那锅菜尾叹息,要懂得珍惜。正如雪莱名诗《致——》所歌咏:

玫瑰花已凋萎,

落英铺成恋人的床帏;

当你离去,对你的思念已萌,

是爱情枕着思念入梦。

Rose leaves, when the rose is dead,

Are heaped for the beloved bed;

And so thy thoughts, when thou art gone,

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

凝视一盘外表冷静的糕渣,里面有忍不住的冲动,像迫不及待的询问;那滚烫的内馅有似曾相识的滋味。已经不一样了啊,容貌。

准此,则糕渣带着戏剧性,它的变身演出离散之后的重逢,经历了风雨变故之后的重逢。毕竟良辰丽景易逝,良友知己易散,它似乎祈愿一切美好的都能长久,压抑着滚烫,诉说挽留。

本期到这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