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大闸蟹 黑色

在一个展览中目睹

三千只“黑色大闸蟹”

是什么样的体验?

近期在Prada荣宅呈现的

艺术家 Michael Wang 展览

《太湖》中,

就有这样一件作品,

让大家从这些日常常见的物品中,

感受到我们所处的时代

以及我们这一代人

对环境的影响。

艺术家 Michael Wang

关注气候变化、物种分布、

资源分配和全球经济。

在此次展览中,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

着眼于太湖湖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同时探索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

⬆️艺术家在展览现场

太湖湖区分布着众多

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园林,

是中国园林传统的精神中心。

中国园林艺术推崇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但在当下这一气候剧变、物种灭绝、

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

开采自然资源的时代,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太湖湖区自身即印证着这一转变。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

湖中藻类大量繁殖,

清澈的湖水变绿。

但在过去几年里,

经过密集整治后,

湖水已经大范围变清。

苏州河衔接太湖,

穿过上海市中心并最终流入东海,

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之一。

这条水路的历史也与

荣宅的前主人、成功的企业家

荣宗敬先生的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荣宗敬生于太湖之滨的无锡,

他的棉纺厂和面粉厂依苏州河而建。

他还与弟弟荣德生在无锡

建造了一座毗邻太湖的园林——梅园,

这座园林至今仍是该地区

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Wang 创作这一项目的部分灵感

来自 Prada 荣宅的装饰,

特别是日光室的彩绘玻璃窗上的图案。

它们描绘了荣宗敬生活中的传奇故事,

包括太湖和苏州河的场景,

保留着对遥远过往的记忆。

彩色玻璃上的景象

和艺术家的作品相得益彰,

诉说着“太湖”和“太湖人”的传奇故事。

太湖最出名的产物

必然有“太湖石”。

“太湖(太湖石)”系列作品,

得益于艺术家与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

合作进行的研究。

他们在现场勘探、材料收集、测试

以及制作方面为 Michael Wang 提供了支持。

大概很少能有观众看出来,

这些展厅里的太湖石,

实际上是利用以有机物和工业废弃物

制作的全新可持续材料进行创作。

其实不乏艺术家以从太湖湖区的水道中

提取的藻类、纤维素和

甲壳素(例如大闸蟹的壳)为原料,

并运用 3D 扫描和铣削技术,

将这些生物原材料塑造成“太湖石”的形状。

说到展览中最扎眼的作品,

必然是那三千多只

“太湖大闸蟹”。

作品“太湖(大闸蟹)”是一艘

装满湖中天然名产大闸蟹模型的渔船,

而船中所有“大闸蟹”

都由湖中产生的水藻制作而成。

(吃货们可以猜猜看

这三千多只大闸蟹是雄蟹还是雌蟹?)

装置“上海沼泽”

在 Prada 荣宅花园中

再现上海市建成之前存在

而如今已经遗失的部分沼泽生态系统。

一片浅水池中种植了芦苇等

曾经生长在上海至太湖周边沼泽中的湿地物种。

喷薄而出的状态,

或许也就是这些生态在人类“席卷”之前

本来的样貌。

Michael Wang 展览 《太湖》

展期:2022年11月10日- 2023年1月8日

地点:Prada 荣宅 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

撰文、编辑、摄影:大倩

审核编辑:贺雨程

《申》报热销商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