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蝴蝶的爱

图片中这个像领结一样的结构,叫做“蝴蝶榫”。 在我的工坊里,神奇的“蝴蝶榫”随处可见,小小身姿蕴藏着无限智慧。

在我的印象里,传统家具中很少见到“蝴蝶榫”结构。我听我当学徒时的两个师傅说:在他们二十多年的木匠生涯中几乎都没有做过这个小东西。

▲身无彩凤双飞翼,家有“蝴蝶”翩翩飞

可在我所创作的原木作品中, “蝴蝶榫”被充分地理解和应用,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可能是全国做这类榫最多的木匠了。

那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制作和使用蝴蝶榫的心得。

第一章——蝴蝶榫的形状

“蝴蝶榫”正如其名,它的常规形状就像一只蝴蝶结,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巧妙抵抗木头开裂所形成的拉力。

这些都是标准的蝴蝶榫,与这些原木风格的家具交相呼应,看起来既和谐又极富创意。

▲看,“蝴蝶榫”变形计

▲被拉长了,它也是蝴蝶榫

蝴蝶榫可以在平面上分布,也可以在曲面上不规则分布,两者功能上没有区别,主要用于拼接缝隙。

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是我们在做两个木板垂直拼接时才会用到,这时的蝴蝶榫看起来像被折成了直角,但它是被切割后形成的视觉效果。

把一块完整的原木板折过来,一部分作桌面,剩余部分用作桌腿,这在原木家具的设计中比较常见,但它有一个难点,就是对折部分的制作。

两块板分别被切成45°,如果完全靠胶合,在结构上就会很脆弱。

我在最早期做这种结构时,找到一种巧妙的结合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方法如下:

●把两个端面切成45°

●对折成直角后

●做一个截面是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木条

●也以45°角斜插进去

结构示意图

事实上,这种榫接方式叫什么我并没有查到(欢迎探讨),但它看起来很像蝴蝶榫被折成直角的感觉,而这种结合方式的确大大稳固了桌子的结构。

▲我们脑洞大开时,还会做一些“不正经”的蝴蝶榫

▲看,多像!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蝴蝶榫”了吧……

▲“枯叶蝶”听说过吗?做几个像树叶的“蝴蝶榫”。

▲做一个看起来像鱼的“蝴蝶榫”

太多太多的创意了,什么样的“变形计”都尝试过……

会有人问了:“蝴蝶榫的样子都变了,还应该叫蝴蝶榫吗?”

这个可以讨论。

我先把它们划到 “蝴蝶榫”里,虽然看起来不太像,但它们的做法却基本相同。

来到工作室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想制作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蝴蝶榫,OK,但我会告诉他们,其实做多了就会发现“简简单单才是最美的”。

第二章——蝴蝶榫的功能

“蝴蝶榫究竟该怎样运用?”

以下是我对蝴蝶榫功能的几点理解,欢迎探讨。

●防裂和补裂(基本功能)

●连接和加固

●美化和修饰

●修补缺陷和添补空隙

●等同于“锔”的作用【锔:用锔子(一种两脚钉)连合破裂的器物 】

Tips:通常一个蝴蝶榫可能会同时具备以上多个功能。

01

防裂和补裂

蝴蝶榫最基本的功能:防止开裂、修补木头的裂缝、操作简单、效果美观。

02

连接和加固

蝴蝶榫的第二个功能:连接与加固,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创意作品。

▲这是一种创意设计,把两块木板用蝴蝶榫拼接成一整张桌面。

在自然状态下,这块原木板已经开裂得很严重了,需要用一种结构去加固,我首选蝴蝶榫。

为了修补这条裂缝,我制作了整排的蝴蝶榫,这不仅使我想起在做木匠之前,我还当过几年外科大夫,我也曾这样认真地给伤口进行缝合,不同的手法却有相似的感觉,很亲切。

03

美化和修饰

单调的作品点缀上几个创意蝴蝶榫,便立刻生动有趣起来。

▲这是一个半木桶座椅,后面加了几条鱼,这个椅子就变得有意思了。

▲这些树叶修饰了桌边的裂隙。

▲加上这个枫叶,小书立充满灵气。

▲轻点几笔红点,这团乱纹变成了绽放的梅花。

04

修补缺陷和添补空隙

最近,木工坊做了一把长椅,原始的木板上有条破损很大的缝隙。我们出动了“蝴蝶榫修补术”,用这些木条通过不规则的排列去修补和添充这些大缝隙,最后的效果我们挺满意的。

05

说起“锔”这一功能还要提到一个小故事。

我之前捡到一块快散成三段的木头,用蝴蝶榫通过正反两面结合的方法把它们组合加固在一起,当时邻居开玩笑说这手法有点像老辈人说的“锔锅”。

自此,我便记住了“锔”这个字眼,蝴蝶榫也由此增加了一个神奇的功能,实践证明,它成就了很多优秀的创意作品。

以前在电视里看过,有一种手艺人,可以把破掉的瓷器锔起来,重新使用。

效仿这一技术,我把它用在木头上,比如下面这个作品。

▲这块木头从中间开裂成两半。

用蝴蝶榫从四面把这块木头锔起来,成就了半木座椅这一经典作品。

看下图这个横向切出来的木墩,放时间长了,通常自已就会四分五裂,也需要锔起来。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迷上了创意无限的蝴蝶榫呢?

它的智慧与魅力可不仅限于此哦~

蝴蝶榫还有怎样的神奇之处呢?

想知道答案的就请关注☞格木文化☜下一期关于蝴蝶榫的介绍吧~~~

点击关注“格木文化”为您推送精品原创木艺知识!

作者丨陈大勇

平台简介

格木文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木艺知识传播平台。我们拥有专业编辑、翻译团队,旨在为您精选国内外经典木艺知识、汇聚精品原创内容、分享行业资讯、传递审美潮流及经典创意元素,详情请点击关注。

付费约稿

电话:13810487583

邮箱:gemu@bjkjpress.com

长按扫码可联系我们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研究和交流使用,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邮件联系340986422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原木生活木工坊创始人—陈大勇,沈阳人,40岁后告别医疗岗位从事木艺创作、培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爱上木艺生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