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潮汕传统粿品

在潮汕地区,想必有一样东西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粿了。潮汕逢节必有粿,粿不仅是小吃,还有祭祀和防治疾病的作用。潮汕的文化和生活无不围绕着“粿”展开,潮汕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谓的粿,实际就是其他地方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粿在潮汕地区发展为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小食。

潮汕人以爱吃“粿”而闻名海内外。在潮汕地区有这么一首歌谣:“潮汕人,想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候粿软粿牛肉粿,菜头圆卡壳桃粿”,这也可以看出潮汕粿品种类繁多。潮汕人做粿这项技能,据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在以前可以说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会做粿,逢年过节时,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做粿的记忆到现在都记忆深刻。而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会亲身去做粿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每个潮汕人的生活。

粿品在潮汕小食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潮汕人除把粿当作日常点心外,每个节日都要做不同的粿,即“时节做时粿,时令防时病”如在清明节,潮汕地区一般会吃朴籽粿,据传当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州,杀戮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在这些饥荒年中,潮州人便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大家便在清明节前蒸制朴籽粿,再用于祭拜祖先。沿袭至今,故潮汕地区有"清明食叶"的民谚。朴籽粿蒸熟后的朴籽粿裹着一层青绿色,冒着热气,入口松软香甜,还有一股粕籽树叶特有的草药香味,柔软可口、清香扑鼻,更有清风祛瘀,清脾健胃的功效。

除了“清明食叶”,潮汕还有“五月节食药”这个说法,这个“药”可不是药片的药,说的是潮汕地区的另一种应节粿品--栀粿,又称栀棕,潮汕话“棕”与壮同音,所以,潮汕民间把吃“栀粿”又称为“吃壮”,寓意吃了身体强壮。端午前后吃栀粿,可助消化、增食欲,祛疾病。由于糯米本身的粘性,吃栀粿的时候不能用刀切,只能用细绳去割开,待栀粿放凉后,抓住细绳两端,环绕、往反方向扯,便能切割成片。栀子味苦,所以吃的时候蘸上白糖,苦中带甜,味道独特。

甜粿,它长得跟栀粿有点像,但它们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甜粿的做法有人直接上锅蒸熟,我家的做法一般是将其切片与鸡蛋在锅中搅拌翻炒,煎至今黄色后出锅后香酥可口。

鼠曲粿也称茨壳粿,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 鼠曲粿,是采用天然的野草——鼠粬草做原料的,具有消积健脾开胃之功效。鼠曲粿颜色深绿,柔软香甜,散发着天然鼠曲草的清香。在所有的粿品中,鼠曲粿产生的年代最为久远,是潮汕一种很重要的食俗。

红桃粿又名红曲桃,因其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潮汕人认为桃果象征长寿,红色又寓意吉祥如意,所以每逢时节到,便制作红桃粿以祈求福寿平安。红桃粿作为最经典的潮汕粿品之一,成为每位潮汕人最熟悉的味道。在以前每户潮汕人的家里,都可以看见制作红粿的模具,也可以看到逢年过节一家人包着红粿的场景,蒸熟的红桃粿可以直接吃,可以煎至金黄酥脆,还是比较喜欢粿皮煎烙得有一点微糊,因为我觉得那样更香,一口咬下去,酥脆的皮和饱满的馅料在口中绽放,一般一个就足以饱腹。

酵粿是发酵类的米制糕粿,潮汕人也叫其发粿。一般是在冬至、春节等大节日或者重大祭神活动才制作,寓意“发财”,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发粿大部分为放白糖的白色发粿或放黄糖的黄色发粿,人们习惯在发粿蒸熟后,在粿面盖上“福”、“寿”字样的红色印纹或写上“答谢神恩”、“合家平安”等吉利字句,这时候发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潮汕人称之为“笑粿”,笑嘴”是检验粿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之一,发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征发大财、发好运,即代表运势越好的象征。最后人们还会在酵粿分出的花瓣上点上一点红色,增添喜气。

鲎(hòu)粿

关于鲎粿,它是我较喜欢的粿品之一,鲎粿里有鲜虾、白肉、板栗、香菇等丰富的馅料,淋上店家特制的酱料,酱料与鲎粿的热气即刻飘散开来就让人有食欲,咬一口,与酱汁搭配的鲎粿,外脆里嫩,口味独特,越吃越香。关于鲎粿的传说有很多,有一传闻说是棉城一位媳妇为孝敬无牙的婆婆而创制出来的,用白粥加薯粉制成这种稠而粘的粿品,调入能助消化、祛风的“鲎汁”而做成了现今鲎粿。在潮阳话中,“鲎”与“孝”其实就是通假音,从来源传说中传达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潮汕人孝道的理念。

除了以上这些,潮汕地区的粿品还有很多,以味道的不同来分甜粿和咸粿,或因配料或包馅的不同,有菜头粿、笋粿,马铃薯粿,乒乓粿等等,还有些并非米制品,潮人也称之为“粿”。如草粿、无米粿之类。这些粿品都很美味也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菜头粿

笋粿

无米粿

粿无论是国内还是侨居海外同胞,它牵扯着潮汕人千丝万缕的的乡情、亲情,也贯穿着很多潮汕人的生活,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粿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而潮汕人做粿也体现出潮汕人从平凡之物中穷尽机巧的聪明才智,表现出潮汕人对细致生活的追求。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