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辽宁家乡的风俗

饮食风味 饮食 人们的饮食喜好因时、因地、因民族、因信仰而异,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地方风味。当地汉族人,饮食品味以咸为主,居民四方杂处各有所嗜,一般人不分荤素诸肉都吃。满族人忌吃狗肉,回民人忌吃猪肉。解放前居民平时节衣缩食,粗粮淡菜,甚至吃糠皮和橡子面。东北沦陷时期,大米、白面为日本人控制,吃粳米、白面就成为所谓的经济犯。  解放后,当地居民主食主要是高粱米、玉米和小米,以及其它杂粮食品种。副食以咸菜、大酱、大葱、盐豆为常菜。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季多数人家吃白菜、土豆、黄豆芽等。并采食野菜,有苦麻菜(曲麻菜)、山菜(小根菜、大脑甭)、荠荠菜。东部山区有蕨菜、猫儿瓜、毛管菜等。夏季大部以豆角、黄瓜、南瓜、茄子、辣椒、韭菜等蔬菜为主菜。秋季以后大部分是白菜、萝卜、土豆等,有的人家还用荠菜根、茎、萝卜丝等制作辣菜,吃时别有一种风味。每家都渍酸菜、淹咸菜,备冬季食用。夏秋季大多数人家将南瓜、茄子、豆角、萝卜等切片或丝晒干菜,备冬春季食用。  饮食习惯,春、夏、秋三季,农村家庭多数一日三餐,早午吃干饭,晚吃稀饭;冬季天短,农活轻,一般都是两顿饭,早吃稀饭,晚吃干饭。干饭有捞干饭,焖干饭区别。夏季一般喜吃高粱米水饭。做高粱米干饭、稀饭时,适当加些小豆,香甜适口。城市一年四季基本是一日三餐。  贫富饮食差别很大。富者饮食多样,酒肴丰满,蔬菜适时,专人备餐;一般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或来人会客才吃些大米、白面和肉、蛋、粉条等。贫苦人家,半年糠菜半年粮,甚至闲日将三餐改为二餐。粮食不够吃,就把高粱、谷子或稗子磨碎或磨成面,撒在开水锅中煮熟喝,这就是喝破拉子和糊涂。当青黄不接时,把野菜炸熟攥成团,滚上一层高粱面或糠面上锅蒸熟,称为吃欢心团。有的为了活命,沿街乞讨,卖儿卖女,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外逃(即逃荒到黑龙江、吉林)。  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互间虽然尚有差别,但差别不大了。自实行粮食统购销以来,城镇居民和国家干部职工,食粮按工种质量统一由国家供应,品种比例完全一致,细粮(大米、白面)约占40%—60%。食粮实行定量供应,每月在15公斤左右。1960—1961年夏天,几乎所有居民一天只能吃到0.15—0.4公斤带皮粮食,居民多用柞树叶、玉米棒外皮制“淀粉”代食品充饥。1963—1965年,饥饿情况基本消除,但1967—1976年粮食减少,温饱问题突出。1980年后,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并开放粮食市场,有议价粮油市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从1982年后,城镇居民很少食用玉米与高粱米,多以麦面和大米为主食。豆油、蛋、鱼等也由国家统一供应,为自由选购。农村人则按各地统一标准(数量、品种)由生产队分配粮、豆油、酱豆,逢年过节,国家统一供应一定的数量的粮。自留地生产的蔬菜一般是自给有余。  塑料大棚暖室蔬菜生产普遍发展,新鲜蔬菜长年不断,解决了相当数量的城镇居民淡季蔬菜需要。日常每家每户都能吃到相当数量的肉、蛋、鱼。六十年代境内修浑沙、红光两个灌区,七十年代修灯塔灌区,大量开发水田,栽种水稻。东部旱田地区则以粗粮(高粱、玉米)与水田地区自行串换水稻,水田地区则以大米换白面。境内城乡居民以吃大米、白面为主,全市约有80%以上人家全年吃细粮,粗粮只是作为调剂粮种。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农副产品不再由生产队分配,同时大搞商品经济,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风味 粘食。境内解放前种些粘高粱,脱皮磨成面粉合成蒸熟,卷成薄片再用炒熟的黄豆磨成面做铺面,卷成筒状切成二指宽,称为豆面折,又叫驴打滚。包成菜馅的饺子形状,烙熟称锄板。这些粘食品现在吃的不多。有的还种糜子,碾成米即是大黄米,用大黄米加上小豆焖成黄米饭。每年旧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这一天,一般人家都吃黄米饭,将大黄米磨成面粉,以蒸锅烧成开水,往帘屉布上先撒小豆,然后视其蒸气上升时,均匀撒干黄米面,渐撒渐厚,至足够时蒸熟即成粘糕,也叫切糕。有的在上面加红枣,叫枣糕。  泡米面。夏秋季节,农户把高粱米或小米用水泡上,发酵后,用清水淘净,磨成水面,把面摊在苏子叶上,包菜馅成饺子形,称为苏子叶饽饽,蒸熟剥去苏叶,清香爽口,别有风味,有的用嫩柞树叶子包,叫做菠萝叶饼。  酸汤子。是辽阳东部山区居民四季主食之一。其做法多是将玉米或高粱米浸泡数日(冷天多泡几日)后,用石磨将其磨成汤面,待发酵后,先在大拇指上戴上汤套(出口直径约0.5厘米)的铁套,然后将汤面团握在手中,以双手加压后形成的汤面条直接挤入沸水中,稍冷却后即可食用。酸汤子酸甜可口,有清香味儿,许多山区居民迁入城镇和平原后,仍做酸汤子。  大锅秫米(高粱米)饭。做这种饭要具备四个特殊条件,一、要有封闭式的柴灶,炉灶中要有灰坑;要用柴禾烧煮;三、要有木制的锅盖;四、要保持15℃以上的气温。这种饭的做法是早晨先将秫米放入铁锅中加水煮成稀饭,炉灶里的炭火和草木灰不扒出去,以保持一定温度。然后将饭连米汤盛入泥陶盆中(铝盆也可,但饭的质量差),盖好后继续放在锅内(锅内要添少许水,以保持合适湿度),最后盖上锅盖,封闭灶门,至中午时,饭上边的米汤结成一层薄膜,掀开薄膜后即可食用,这种秫米饭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和酸味。有明显的促进食欲作用,食用者常不及咀嚼便吞咽之。  馇子。是人们用土豆或玉米、高粱做成一种食品。具体做法是首先将经浸泡发酵的土豆或玉米、高粱米等洗净磨成“水面”,接着反复向“水面”中注清水,并用力搅拌,去掉杂物,最后将剩下无异味或微有异味的淀粉,用制作酸汤子的方法做成馇子,这种食品比酸汤子细腻,面条比酸汤子长,食用时需用酱油和蒜泥除去异味。  苏叶饺子。将黄米或其它粘米浸泡后,磨成“水面”,首先把面摊涂在嫩柞树叶上,然后加馅包好,蒸熟后剥去柞叶食用。  饭团子。清至民国期间,境内山区人外出时多带饭团子,这种食品是用秫米干饭加黄豆和菜、盐做成,不能长时间贮存,属临时性食品。  炒面。多是用秫米、玉米、小米、豆类炒熟后磨成面加少许盐做成的一种食品。解放战争时期,担架队员和部队指战员大都有特制的干粮袋装炒面,随身携带。解放前,每逢荒年,一般人家先吃“破拉子”(是一种直接用高粱破碎后煮成的稀饭)后喝炒面充饥。  粘豆包和粘火勺。境内东部山区大部居民在春节前制做粘豆包和火勺。做法是以小豆为馅,粘米面为皮制成的食品。大部家庭在春节前做可食用1-2个月的粘豆包和粘火勺(亦称年豆包、年火勺)。  煎饼。用稗子米或小米磨成水面,将煎饼鏊子烘热,用刮板摊水面于鏊子上刮薄,熟后揭起,可卷各种炒菜,有的包馅烙煎饼盒。  豆腐脑及水豆腐。二者同为豆制品。前者用石膏点成,后者用卤水点成。水豆腐重压出浆割成块,叫大豆腐。冬季把大豆腐冻上叫冻豆腐。水豆腐还可压成干豆腐、豆腐干。大豆腐煮熟磨成糊状,加水用锅熬叫稀小豆腐。  火锅。入冬后生火锅,旧社会上等人家庭逢年过节喜庆时宴席上常见,有的店铺过节也生火锅。如今入冬后,城乡居民家庭生火锅随处可见。锅以锡或铜围成,中间有铜筒为炉突出锅外,下有铁条制成的炉篦子,置入木炭为燃料,将火锅放餐桌中间,火炽汤沸,一般都以鸡成汤。将切好的猪、牛、羊肉(肉片愈薄愈好)下入汤中。汤先以冰蟹、大蚱仁、蟹肉、蛎蝗等海味及各种佐料炖好,再下粉丝,紫菜和酸菜丝,肉可随下随吃,汤鲜味美异常。食者每人备一小碟,随吃随蘸韭菜花、辣椒油、腐卤汤、蒜酱等佐料。  白肉血肠将猪的腰条肉下锅煮熟,切成薄片,肉汤下细酸菜丝,把血肠切成片,与肉一起下到酸菜汤里,煮开锅即可食之,再蘸以各种佐料,别有风味。

来源:《辽阳市志》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