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关于研学旅行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困惑:纳溪推进素质教育路在何方?

从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地扎根生长。

但我们在推进过程中,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国家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安全压力等现实都考量着我们,制约着素质教育的落地生根。

为突破这些瓶颈,纳溪区提出“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2012年从合面镇开始试点,打开校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四育”整合育人,2014年全区整体推进,让领导重视、学校主体、社会助力、家长参与,完善素质教育实施的长效体制机制。

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教育实践,走向研学基地,走进劳动基地,走进工厂社区,参加生产劳动, 认识社会, 体验职业,“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四育合 一”研学旅行纳溪模式。

二、思考:不忘初心,坚定走“四 育合一”研学旅行之路

(一)思考一:研学旅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研学旅行在古今教育史上曾留下诸多辉煌的印迹,古代就有“游学”之说,如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周游讲学及带领学生四处游学。

然而在现代社会,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制度以来,便忽视了学校之外学生原有的生活,弱化了“知行合一”。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教育的改造》中说:儿童进入学校之前有他自己的生活,进入学校之后应该继续他们的生活,如果只关闭在教室里,只让他诵读书籍,等于强迫他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而“这种适应和深谷里的鱼变为盲鱼一样,是一种消极的倾向”。

陶行知的 《我之学校观》指出:“学校要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 生活为中心的学校是活学校……”

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举目一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研学旅行,美国过去有童子军活动,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日本的中小学设有修学旅行活动课程。我国从2012年起,山西、安徽、重庆等地纷纷开展试点实验,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二)思考二:研学旅行的核心是什么

纳溪区推进“四育合一”研学旅行,其核心在于 强调“研行合一”,真研真游。

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强调其研学旅行的计划性、集体性、研究性和体验性。

为防止研而不旅或旅而不研两张皮现象,我们着重在“合一”上下足功夫,推进“研”与“行”的统一,在研究学习中行走,在行走中学习合作、求真、修身、启智、尚美;

推进“教”与“学”统一,问需于学生,制订贴近学生、满足学生需求的研学方案,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集体活动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获得生存、做事、为人的能力,获得个人丰富的体验感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探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思考三:我们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

纳溪区自然资源丰富,水、竹、森林、农业、旅游等特色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灵山与秀水;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让学生传承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新兴科技产业体系建立,呈现新业 态、新气象,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现代化变革,提升民族自豪感,并且教育事业基础扎实,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以上是纳溪区的优势资源。不足之处在于素质教育实施中实践性教育薄 弱,保障研学旅行实施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基地、课程、线路等需要及时建立。

三、行动:构建“四育合一”研学旅行体系,破解实施难题

纳溪区建构了“四育合一”研学旅行体系。体系 包括“目标、操作、评价”三个维度,为研学旅行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如图1)。

图1 “四育合一”研学旅行结构图

(一)目标维度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二)操作维度

1.实践三载体

一是建立“1 N”研学基地网络群。 “1”指一个组团——纳溪“三色”研学基地群,“红色”以红军长征川南游击队战场旧址和护国战争纪念馆为核心,包含16个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突出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绿色”以合面太山农耕文化基地为核心,包含16个区级社会综合实践基地,突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和自然育人特色;“特色”以大渡酒镇酒庄为核心,包含11个区级新兴产业基地,突出人类生活与生产相结合的知识与技能教育。

“N”指 158个镇级研学基地、161个校级基地,构成区、镇、校级三级基地网络,供学生时时处处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二是建构了“1 N”研学课程。“1”指 一套“三色”精品课程,将“红色、绿色、特色”课程资源整合编写于《四育之旅》,设计了体验型、实践型、研究型 三种研学活动类型(如图2)

图2研学活动类型

从任务驱动、课程资源整合、活动设计、研学指导四个方面注重“研行合 一”,注重学科之间的跨界整合。

“N”指各校以此为蓝本研发了100余门校本研学活动课程、1000多个微课程方案。

三是设计了“1 N”研学活动线路。“1”指“三 色”精品线路,红色线路以学习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为内容设置研学2天; 绿色线路以研究农耕文 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内容设置研学5天;特色线路以研究学习科技人文、现代产业、智能环保为内容设置研学3天,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研学线路根据年龄段学生特点而选择。

当前,绿色线路开展年接待学生2万人次。“N”指以学校周边地域资源为主要内容设置的常态化研学活动线,根据镇域实际而制订。

2.推进四策略

一是由点到面实践推进策略。试点镇合面镇成立了以区域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教育名镇”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建设“四育合一教育名镇”的意见》,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进行了精心规划设计,形成了高规格的“四育合一”试点镇的整体规划和核心区太山生态中心区规划。

建基地实行政企合作,建成1000亩国家级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合面太山基 地。合面镇的基地建设探索,为区域推广提供了基地建设的实际操作经验。

2015年12月,纳溪区委区府将合面镇太山村小升格为泸州市纳溪区太山“四育合一”实验学校。该实验学校与太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其1000亩实践基地,承接、管理全区中小学生“绿色”研学旅行线活动,试点探索“学校 基地”“学校 企业”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

二是“1 N”科研课题全域研究推进策略。全域课题研究以区教育局申报的省级课题《区域推进 “四育合一”教育改革实践与研究》为引领,主要解决理论问题和区域实践问题。

在省级课题统领下,全区各学校申报了15个市区级子课题,主要解决研学实践难题。今年此研究成果获省政府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家长参与”四维驱动策略。在整体规划、制度推进、学校建设、人才配置、发展基金、督导管理等方面,以政府为主;

中小学作为育人主阵地,将研学活动课程列入学校课时计划, 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科知识和家庭、社会、自然研学旅行的共融共生;充分调动村社、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学生的教育, 鼓励学生通过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活动,以社会之力支持研学活动。 组织家长参与到研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基本家庭礼仪、生活技能、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教育。

四是“组织、经费、安全、督导”四项保障强力推进策略。建立立体育人组织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下设七个职责明确的工作组。设立专 项发展基金提供经费保障:区政府设立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教育专项发展基金,其中每年补助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经费为100万元。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包括区、镇、校三个层面的安保领导组,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具体负责。活动管理分别制定了严密的安全管理流程,制订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定制购买了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保险,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五年来,没有因为开展研学活动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建立三级督导网络提供督导保障:在督导评估方面,建立了区、镇、校三级督导网络(见图)。

区政府设立专职督 学负责全区督政督学工作,各镇设置专职督学负责全镇督政督学工作,各校设置兼职督学,负责督导学校工作。 对“四育合一”改革开展督导评估,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评价维度

“四育合一”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包括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体系。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对研学旅行的实施需要通过评价进行引领、校 正、考核和督查;学生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参加研学旅行活动需要通过评价检验。

一 是编制了《纳溪区学校评价细则及办法》;

二是建立了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10A ”评价体系,包含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四、收获:“四育合一”研学路上教育自然花开

(一)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可喜变化

研学旅行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时间、空间、内容及研究学习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革,原有班级授课为主变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 原有固定时间空间变为行走的时间和空间,原有的学科知识为主变为综合性学习为主,原有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变为全员全程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随着“四育合一”素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尤其是研学旅行的推进,学生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个性特长百花齐放,全区涌现出上百名十佳一星少年,有孝心、爱心、诚信之星等,全区有一百多项科技、艺术、德育、文学、体育等素质教育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

研学旅行还带来了文化指标、体质健康指标、情感能力指标的变化。

(三)区域育人格局发生改变

“四育合一”研学旅行的实践,构建了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四方联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改变了曾经政府不太重视、学校办学单一、家长社会不介入的格局。区上建立了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任召集人,定期组织部门研究教育难题,目前该会议已召开13次,协调解决教育难题97个。

近三年来,政府投入7.5亿,组建教育基金、教师发展基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5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企业提供实践场地137个,家长参与学校管理5万余人次,社会满意度达98.3%。

(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基础更扎实

校长管理观念转变,治理能力提升,逐步向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和行为靠拢,“一校一品”育人特色形成,全区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转变。从过分看重 分数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关起门来进行教育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协调家庭、社会、自然的力量合力育人;教学方式已在悄然发生变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内容得到最大化展现。 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都发生改变,浓厚的家教家风正逐步形成。

(五)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各级领导、专家270余人次关心指导“四育合一”改革,接待各级参观考察团队80余批次。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先后指导我区研学实践活动。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有专家认为, 纳溪“四育合一”研学旅行实践,契合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探索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为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一种范式。

来访的各级领导认为,纳溪区“四育合一”研学旅行改革真正解放了孩子的身心和手脑,还孩子成长的自由,在融家庭、社会、自然、学校为一体的大学校中,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创造、学会做人,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家长和社会认为,“四育合一”研学 旅行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家庭更和睦、 社会更文明、 孩子们更阳光自信,感恩诚信的道德风尚更浓厚。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