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苋菜种植日记

2022.7.30. 古老的苋菜

说起小时候的饭食,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在夏天常常做的酸汤面。面擀得薄薄的,切成一堆小菱形,临潼人俗称燕切面---口口相传的叫法。西红柿、豆角、韭菜,切成小丁,用菜籽油炒熟,和煮熟的燕切面混合 ;黄花菜和仁黑洗净直接放到汤面里,佐以醋盐辣椒面,那一碗酸汤面真是好吃啊。

那时候,面是自家种的麦子磨的,蔬菜是自家菜园的,纯绿色,无污染,这些食材做成的酸汤面红黄紫白绿,养眼又可口。黄的是黄花菜,母亲在菜园边上种了几丛, 长长的茎端总有艳黄的花,很惹眼。紫绿的是仁黑,却是菜园里野生的。偶尔,母亲也用仁黑做凉拌菜,什么味道,想不起来了,印象中没有凉拌黄瓜好吃。

对仁黑的印象就停留在小时候,此后几十年似乎再也没有见过,更没有再吃过。仁黑仿佛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

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临潼人口中的仁黑其实叫苋(xian,四声)菜,陕西人把苋读做han(三声),口口相传,传成了“黑”。至于陕西为啥读成han,鉴于十三王朝古都的身份,大概有古雅典雅的渊源吧!我说不上来。但据专家考证,苋菜的原产地在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苋”字的古体。古人还把苋称为“篑”,辞书之祖《尔雅》中说:“蒉,赤苋。”《诗经.豳风.七月》有句:“七月亨葵及菽。”据说“葵”即为野苋的另一品种。

不起眼的苋菜,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都有精彩呈现:唐杜甫曰:“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唐韩愈云:“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南宋陆游是“野苋”的忠实拥趸者 ,反复写诗吟诵:“奇葩摧败等青苋,嘉榖漂荡随浮萍。”“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土塯竹为挟,盐酪调藜苋。”宋王安石:“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元代仇远:“窗户莫嫌秋色淡,紫苏红苋老生花。”清代诗人鲍桂星:“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呼儿共脱粟,一饱有余清。”

野苋也是中草药,味甘,性微寒;鲜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千金食治》、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等均有记载。清代名医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苋通九窍,其实主清盲明目,而苋字从‘见’。”意思是苋菜汤能治疗目盲呢!

小小的仁黑---野苋,其用途可谓多哉!草木尚且如此,人活一世,该当多思考。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